第538章 繁荣的香蕈港(1/2)
第538章 繁荣的香蕈港
新步枪实验定型完毕,鲁锦当即对陶广义嘱咐加快金陵兵工厂建设的问题,然后逐步把三座铁厂的工人迁过来,今后火器的生產都集中到一处,方便提升效率,控制技术,陶广义也连忙答应下来。
然后鲁锦又问道,“如今蒸汽机有几台了?”
“目前有三台了,全在秦淮河的那几间工坊里,主要用来升级车间的动力,毕竟打铁还得自身硬,没有好设备,也不好量產蒸汽机。”
鲁锦也知道这事急不来,便点了点头,然后又说道。
“还是要儘快量產,然后普及到各个工厂去,还有量產蒸汽机的方法,也可以用流水线的方式组织生產,而不是让那些工匠在一个车间里手搓,想要给那么多工厂换装动力,靠手搓得搓到什么时候?
“你回去研究一下,分解生產流程,卷铁板的只卷铁板,铆锅炉的只铆锅炉,鏜气缸的就专门负责鏜气缸,最后再弄一个总装车间,把各种零件组装到一起。
“还有將来到各个工厂负责指导安装的工程师,你们也要培训几个,別到时候需要用人的时候又找不到人手,儘快把架子搭起来。”
“是,臣一定谨记。”陶广义连忙点头称是。
鲁锦则是想了想又说道,“还有化工厂的三酸两硷,等这边步入正轨之后,化工厂也要儘快搭建起来,到时候还得给化工厂的產品找到销路,烧硷和纯硷倒是不缺销路,但硫酸的用处得提前计划一下。”
陶广义闻言顿时疑惑道,“烧硷和纯硷可以用於纺织,造纸,玻璃,肥皂,这都是实用之物,也是百姓生活的必须之品,可这硫酸,能卖给谁?百姓应该也用不上吧。”
“所以才说要提前计划好用处,百姓用不到的东西,当然是朝廷拿来自己用了,硫酸目前最大的用处,就是拿来开採矿石,还有处理硅砂,给玻璃厂提供大量纯净的硅砂原料,还有铸铁厂的型砂,这都需要硫酸处理。
“对了,说起铸造,现今的铸造工艺也要儘快更改,提升国家的金属铸造能力,从以前的泥范铸造升级为翻砂铸造,这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关係到今后重型机械、火炮,还有其他武器的生產,落后的泥范铸造早就该淘汰了。”
陶广义顿时不解道,“陛下,不知这泥范有何缺点,以前不一直都是这么铸的吗?”
“一直都这么做,不代表就是对的,要说泥范的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工时太长,一块泥范从塑性,到完全阴乾用於浇铸,起码得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哪里等得起?
“而翻砂铸造可以当日成型,当日浇铸,易於大规模批量生產,只要先做出一个模子,就可以批量浇铸,你说哪一种更好?”
“原来如此。”陶广义顿时恍然大悟,然后又问道,“那这翻砂铸造又都需要什么?”
“硅砂,粘土,煤粉,型砂的主要材料就这三样,哦对了,还有水玻璃,又叫硅酸钠,也叫泡硷,这东西是用来让砂型快速硬化成型用的,这个也要加在化工的项目里,到时候和盐酸一起生產,你记下来,到时候別忘了提醒朕。”
“是,臣这就记下。”陶广义当即掏出隨身的记事本就写了下来。
鲁锦则是继续嘱咐道,“然后还有几种金属的开採,温州的鉬矿,饶州府浮梁县的钨矿,湖南湘潭的锰矿和锑矿,这都是我们很快就会用到的金属,就算短时间內不会大规模开採,也要先派人去把矿脉的准確位置找到。”
陶广义闻言顿时蹙了蹙眉,然后为难道,“可是陛下,我们不认识这些矿石长什么样子,又应该如何寻找?”
鲁锦当即转过头看著他,“那还真是巧了,你不认识那些矿石长什么样子,朕刚好也不认识。”
“额”陶广义顿时一阵无语。
“朕是主修机械和材料出身的,又没学过地质和找矿,朕上哪知道那些矿石长什么样,最多也只能將祖籍中记载的大致方位告诉你们。
“至於寻找矿脉,笨人也有笨人的方法,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派几个化学好的学生,带著全套的实验工具,到目標地附近找石头,对样品挨个进行化验,焰色反应你总记得吧?”
陶广义闻言顿时恍然大悟,“臣明白了,用焰色反应来鑑定金属!”
“不错。”鲁锦点点头,“你儘快从理综班里挑几个人,让他们准备一下就出发。”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边记录定型实验的茅新,当即拱手请命道,“陛下,学生不才,化学一道也算初窥门径,学生愿意前往,为朝廷寻觅矿脉。”
鲁锦闻言想了想此人在班內的成绩,確实是前几名之一,要不然陶广义也不会把他带在身边,於是便点了点头,“可以,你算一个,既然你主动请缨,那就多受点累,你准备去湖南的湘潭吧,那里的锰矿和锑矿都归你找。”
“是,学生一定不负陛下重望。”茅新当即拱手应道。
鲁锦点点头,然后才说道,“近期要做的事,差不多就是这些了,你都记好了,该安排的安排,儘快完成。”
陶广义点了点头,隨即又提醒道。
“陛下,还有一事,今年新开办数座机器工厂,陛下还要量產蒸汽机,海军和陆军都要新造许多火炮,这几年肯定还要添置不少机器,这些机器可都是铁做的,每台机器少说也有几百上千斤重,重的甚至能有几万斤重,一座机器工厂没有几十万斤铁,都不一定办的起来。
“可如果把朝廷官办铁厂的铁料,全部供给机器厂,恐怕又会影响火炮和机器的生產,原来的三座铁厂的產量就不一定够用了,朝廷要不要再新开几座铁冶?”
鲁锦蹙眉想了想才说道,“前元在河北遵化,是不是还有一处大型铁冶?”
“遵化確实有一处铁冶,而且在此地办铁厂,还可就近供给河北,辽东,漠南等地。”陶广义当即答道。
鲁锦想了想又问道,“那其他省份呢,你有没有推荐的铁冶。”
陶广义再次介绍道,“山西多煤铁,人口又比较稠密,太原古郡自古就多铁冶,还有山西南部泽州一带的云子铁,十分出名,打造的剪刀最为锋利,可在山西就地招募工匠办厂,这样朝廷就不用再千里迢迢的迁工匠过去了。
“其他省份,江苏已经有了徐州这个铁厂,没必要復设,安徽有庐州铁厂和当涂铁厂,浙江和江西缺煤炭,山东济南府的莱芜,歷来也多冶铁之所,人口也比较多,可以在山东也办一个,还能就近顺著运河销往南北。”
“那就先办这四个吧,河北遵化、山西太原、山西泽州、山东莱芜,再加上原来的三座铁厂,一共七座,暂时就这几座,短时间內不再开设新的铁厂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