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丰厚的收穫(2/2)
也就是说,如果穿越到唐朝之前,就算造船来美洲,也不一定能找到玉米的耐寒品种。
汪大渊他们把阿兹特克常见的一些玉米品种几乎收集了个齐全,什么糯玉米,粘玉米,蜡玉米,早熟的、中熟的、晚熟的、黄色的、紫黑色的、白色的、浅黄的,里胡哨像玛瑙一样的,还有棒子上每圈12排、14排、16排的,排数越大,棒子就越粗,亩產量自然也更高。
后世那种常见的八对十六排,也就是整个棒子周身有16排玉米粒的『高產玉米』,如今已经诞生,但只是雏形,还远远达不到后世亩產600公斤那么高的產量,不过和其他作物相比,產量仍不算低。
汪大渊他们在当地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的玉米,在基本没有施肥的情况下,每亩就有210斤左右的產量,而原歷史上的明朝万历时期,北方的小麦亩產量才120到130斤,到了明朝晚期,北方一些肥沃的水浇地,小麦才达到195斤的亩產。
也就是说,即便这些玉米的亩產不再增加,直接带回去,在大明北方实行小麦和玉米轮作,一年两熟,也能让长江以北半壁江山的亩產量直接增加一倍有余!
就这还是在新开垦,没施肥的生田种植的效果,如果带回大明,用熟田和堆肥的方式种植,產量肯定还能再增加一些。
除了几十种玉米种子之外,其他的还有橡胶种子,大陆长绒、几种菸草种子、生、向日葵、辣椒、番茄、圣女果、灯笼果、西葫芦、菜豆、香草、白肉桂、金鸡纳树种子、树皮和树苗,以及橡胶树的树苗。
当然最重要的土豆、番薯和木薯,也被他们各自收集了十几个品种。
仅土豆一项,就有白芯的、黄芯的、紫心的,脆的、面的,大的小的全都有,这样带回去之后,各种土豆混种,增加基因的多样性,就不容易出现土豆瘟疫这样的灾害。
番薯也是同理,汪大渊还高价从当地商贾手中买到一种白心番薯,味道死难吃,仅从食用价值方面来看,远远不如紫心、红心、黄心的番薯,但这种白心番薯的產量却高的离谱,即便在不施肥的原始种植方式下,也能亩產两千到三千斤。
据说是当地商贾从东海『加勒比海』的岛屿上买来的,原產地不是古巴就是牙买加。
而汪大渊他们从阿兹特克本地收集的番薯品种,亩產普遍只有一千到一千五百斤左右,比这种白心番薯低了一半,但食用的口感却好的多。
不过这种白心番薯,难吃一些也不要紧,毕竟產量在这摆著,哪怕回去种出来当饲料餵猪呢,人吃不惯这种番薯,拿来养猪吃猪肉也好啊,再说如果遇到了天灾,番薯再难吃好歹也能让人活命不是。
最后还有木薯,这玩意亩產更离谱,即便是原始品种,也能轻鬆达到亩產数千乃至上万斤,虽然木薯有毒,但也能用来生產工业淀粉,拿来製造刷墙的腻子粉、纺织纱线的浆料、造纸工业的纸浆填料、瓦楞纸包装箱的粘合剂『天然胶水』。
以往没有木薯粉的时候,古代建筑用的三合土还要用糯米,开採白银矿用的灰吹法也要用到大量糯米,百姓织布上浆就得用大米或者小米等穀物,而有了木薯粉替代这部分工业用途之后,就能把原来的粮食省下来给人吃,这又能变相的增加不少粮食產量。
鲁锦对这玩意同样十分重视,特意嘱咐汪大渊一定要找到,他们也果然不负眾望,一共找到了黄心和白心两个木薯品种,其中的黄心木薯毒性稍微低一些,也是土著们偶尔食用的一种。
不过木薯没有种子,也不靠木薯本身繁殖,而是靠上面的茎秆,把这玩意整根砍下来,切成段埋土里,就能长出新的木薯,於是汪大渊就买了不少木薯茎秆,一捆捆的像是甘蔗一样,也被装到了船舱里。
一直到八月底,最后一批活的货物才被装到了船上,主要是几个笼子的火鸡、番鸭、还有十二只断奶的小羊驼,以及狸猫、狗子这些动物,船上也给这些畜生带了不少草料和饲料。
等都装完之后,九月初一,汪大渊才带著远望號的船员向纳哈出、杨惠等人告別。
杨惠站在码头对他们拱手道,“两位使君此行返航路上多加小心,祝你们一路顺风,下次再来时可別忘了把我们要的那些牲畜和货物带来。”
“你们也要保重,好好经营好此地,在大明下次派新船来之前,不要再购买新的奴隶了,如今香蕈港五千余人口,汉人移民加上土著妻妾也才数百人,万一出点意外,小心那些奴隶暴动,到时候你们这几百人根本无法压制。”汪大渊也对两人提醒道。
杨惠当即道,“这个使君儘管放心,咱们是怎么对待奴隶驱口的,使君又不是不知道,在咱们这干活,待遇可比给那些阿国的地主强的多,吃得饱,不怎么挨打,也不会动輒打杀,干得好,学会说汉话的还给分房子和土地。
“咱们是拿他们当佃户用,阿国地主是拿他们当牲口用,谁好谁坏他们自己心中自然有数,又怎会轻易造反。”
“那也要保持警惕,也不能一味的好,不然叫他们以为咱们这些汉人好欺负,毕竟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道理你应该也是懂得,遇到那不听话的,该打就打,该杀就杀,杀鸡儆猴,赏罚並用,才能压服这些奴隶,这方面有纳哈出將军,你也要多担待一些。”汪大渊再次提醒道。
纳哈出当即拱手道,“先生放心,香蕈港防务方面,我自会多加注意,一年半载之內,绝不至於出什么大事,再说你们还给我们留了兵器甲冑,和四门火炮,就算土著前来攻打,我也能守得住此地,放心吧。”
“嗯,那就各自保重,我们就先启航去金川(旧金山)了。”
“保重。”
“一路顺风!”
“起锚,升帆,先去金川,然后我带你们回家!”
“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