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1010章 改钞为银,两难自解

第1010章 改钞为银,两难自解(2/2)

目录
好书推荐: 鸾凤还巢:锦绣嫡女倾天下 提前通关,然后进入惊悚游戏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重生之2006 半岛的快乐生活 天龙八部剑气纵横 听死者说 斗二:你邪魂师,但慈善大王? 聊斋之问道长生 护花高手在现代

何子诚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攥紧了拳头,

不用想也知道,这定是这些年的死对头故意安排的!

他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

“够了!本官还有要事,各位请回吧!”

可没人动,反而有更多的人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那就是何大人的儿媳吧?怎么裹得这么严实?”

“嘘你没听说吗?都怀了.”

“啧啧,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何子诚心上。

他再也忍不住,猛地掀开车帘跳下来,对着人群大喊:

“滚!都给我滚!”

人群被他的暴怒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

可很快又围了上来,眼神里的笑意更浓了。

何子诚知道,自己再待下去只会更难堪。

他转身就上了马车,对着车夫吼道:

“快!赶车!冲出去!”

车夫连忙扬鞭,马鞭抽在马身上,

马儿吃痛,猛地往前冲,挤开人群,飞快地驶出了巷口。

何子诚靠在马车里,胸口剧烈起伏,

耳边还回荡着那些人的笑声和议论声,

脸上又热又辣,像是被人狠狠扇了几巴掌。

“老爷别气了。”何忠低声劝道,

“出了京城就好了,以后再也不会见到这些人了。”

何子诚闭着眼,没说话,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马车一路疾驰,朝着城南的聚宝门而去,很快就消失在晨雾里

与此同时,奉天殿内,

晨光透过奉天殿的菱格窗,洒在金砖地面上。

殿中香炉飘着细烟,

将一众穿绯袍的官员染得有些朦胧。

朝会已经开了一刻钟,最先议的是河南治水的工料调度,

因为要准备秋收,治水修河的进度大大放缓。

官员们多是低头听着,谁都知道太子殿下中毒未愈,

陛下这几日脸色素来不好,没人敢触霉头。

朱元璋坐在上首的龙椅上,

大红龙袍垂在踏板上,绣着的金龙在晨光里若隐若现。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着龙椅扶手,目光扫过阶下官员,

落在工部尚书严震直身上时,声音沉了些:

“治水的石料、水泥,何时能运到开封?莫要再像去年那般,误了工期。”

严震直连忙躬身:

“回陛下,臣已令徐州采石场昼夜赶工,本月底前定能运抵开封。

只是只是运费需用白银,民间商户不肯收宝钞。

户部那边拨的钞券,至今还压在府库,

臣怕.怕误了雇工的工钱。”

这话刚落,殿内就静了几分,一众朝臣表情微妙,

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在这等场合,任何一句话都有深意,

尤其是六部堂官,从来不会无的放矢。

朱元璋的眉头皱了皱,刚要开口,

就见列在翰林院队伍里的黄子澄往前迈了一步,躬身举着笏板,声音清亮:

“陛下,臣有奏疏呈上!”

殿内的目光一下子都聚到了黄子澄身上。

他是翰林院编修,官阶不高,平日里多是在殿角听着,

今日突然出列,倒让不少人愣了愣。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手指停在龙椅扶手上:

“呈上来。”

旁边的大太监快步走下阶,从黄子澄手里接过一卷奏折。

封皮上写着“文华殿致仕大学士何子诚谨奏”。

太监将奏折递到龙椅旁,朱元璋拿起,眼神沉了沉,

何子诚昨日刚辞官离京,今日怎会还有奏疏送来?

“念。”

朱元璋将奏折扔回太监手里,语气听不出喜怒。

太监捧着奏折走到殿中,

黄子澄上前一步,接过奏折,展开时手指微微发颤。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阶下官员,才缓缓念道:

“臣何子诚谨奏,窃惟国之财用,以钱法为基。

自洪武八年宝钞行世,初赖太祖神威,民皆乐用,商贾辐辏,国课充盈。

然近年以来,钞值日贬,渐失民心。

臣辞京之日,访诸市井,

见商贾贸迁,或用铜钱,或易白银,宝钞递出,多遭推诿。

至乡野间,民庶积钞数贯,竟不能易粟一斗,

甚者官府纳赋,亦暗收银铜,宝钞几同废纸。

臣又查户部故册,今岁刊印宝钞,耗楮纸三十万斤、油墨五万斤,工匠数千,费银逾万两。

然钞出府库,民间不纳,徒费国帑而无补国用。

夫民为邦本,财为民命,若钱法紊乱,民必不安,

民不安,则社稷难稳。

今朝廷岁费浩繁,北修官道,南治水患,西固边墙,处处需银。

若仍拘于宝钞旧制,恐致财政日蹙,民生日艰。

臣愚以为,莫若废宝钞而用白银,定其成色,规其权衡,

使银钱并行,顺民间之俗。

如此一则省刊印之费,岁可省银数万两,

二则解商贾之困,贸迁流通自顺,

三则纾财政之困,省出之资可赈饥馑、修水利、养疲民,

实乃利民利国、长治久安之举。

臣虽辞禄归乡,然受国厚恩三十载,心忧社稷,不敢缄默。

冒死上言,伏惟陛下察臣愚忠,采臣微策,天下幸甚,苍生幸甚!

臣何子诚顿首百拜。”

最后一个字落下时,

奉天殿里静得能听见香炉里火星爆裂的轻响。

官员们你看我,我看你,脸上满是震惊,

这何子诚是疯了吗?

废宝钞用白银?简直是胆大包天!

“哗!”

短暂的寂静后,殿内突然炸开了锅。

礼部尚书李原名捋着胡须,眉头紧锁,旁边的詹徽脸色凝重,

还有一些家底丰厚的官员,脸色透着几分古怪,

他们家中多存白银,若是废钞用银,

对他们大有好处,也省得宝钞持续贬值,让家底缩水。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色越来越沉。

他心里清楚,这奏疏绝不是何子诚写的!

何子诚就是个谨小慎微的读书人,

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会在辞官离京后递这么尖锐的奏疏。

定是有人借他的名头,想搅乱朝局!

可当着满朝文武,他不能说破,只能压着怒火,目光扫过阶下:

“傅友文,你说说看,宝钞之事,真如奏疏所言?”

傅友文是户部侍郎,因户部尚书赵勉牵涉炒地案被停职,暂代部务。

他听见陛下点自己的名,连忙出列躬身,声音带着几分谨慎:

“回陛下,奏疏所言确有几分实情。

近年宝钞贬值,民间商行多用银铜交易。

但臣已令各地府库统计,今岁宝钞流通量较去年,还多了一成。

这说明百姓手中的宝钞越来越多,是兴盛之兆。

若骤然废钞用银,

一则违逆祖制,恐失民心,

二则白银产量有限,今岁云南银矿仅得银五万两,

若全靠白银流通,恐致银价腾贵,小民更受其害,

三则官府收储白银不足,一旦改弦更张,国用调度必陷混乱。

此奏看似省费,实则动摇国本,万不可从!”

他说这话时,眼睛悄悄瞟了一眼殿中官员,

废钞用银看似便民,实则更便那些手握白银的大户。

如今宝钞贬值,能促使大户尽快钱、流通民生,

若是全换成白银,只会被他们藏在地窖里发霉升值,反而不利于民生。

朱元璋点了点头,手指停住敲击,语气缓和了些:

“傅卿所言有理,宝钞乃国本,岂能说废就废?

此事关乎重大,需从长计议。

今日先议治水、修路的事,宝钞之议暂搁下。”

他本想就此糊弄过去,

毕竟眼下太子病重、逆党未清,

再闹出钱法风波,朝局只会更乱。

可没等他话音落下,工部尚书严震直就往前迈了一步,声音沉重:

“陛下,臣有本要奏!”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穿成恶毒师尊,我养了五个反派崽崽 暗恋十年,庄先生他藏不住了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说好的高冷执政官,怎么变宠妻狂魔了? 下乡大草原,娇气知青被硬汉宠疯了 娇软主播一撒娇,神豪血槽已清空 惊棠渡 虫族病弱崽成了五位虫王的心头宝 人在遮天,投影万界 八零宠婚,资本家大少追着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