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1012章 国之泉币,其本也

第1012章 国之泉币,其本也(1/2)

目录
好书推荐: 鸾凤还巢:锦绣嫡女倾天下 提前通关,然后进入惊悚游戏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重生之2006 半岛的快乐生活 天龙八部剑气纵横 听死者说 斗二:你邪魂师,但慈善大王? 聊斋之问道长生 护花高手在现代

第1012章 国之泉币,其本也

武英殿内静得能听见香炉火星的轻响,

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一众太监跪在地上,头埋得极低,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一旁的韩宜可初时的震惊褪去后,只剩满脸茫然,

他本是御史,入市易司后虽摸清了些商贾门道,

可陆云逸这番话,却像听天书一般。

他想不通,为何施行一条鞭法会让朝廷先盛后衰?

为何以物易物能撑百年,

定了白银地位,反而只能撑五十年?

不仅是他,上首大太监自忖饱读诗书,

这些年在宫中耳濡目染,对朝廷政令的理解比许多官员还深,可此刻也听得云里雾里。

但他偷偷瞄了眼朱元璋,

见陛下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

便知事情真如陆云逸所说那般严重,连忙又将脑袋压低了几分。

殿内沉闷了许久,忽然传来一阵甲胄碰撞声,

武定侯郭英急匆匆走进来。

他在殿外察觉屋中死寂,担心出事,便进来查看。

几乎瞬间,他就感受到了凝固的氛围,

刚想转身退出去,上首的朱元璋却主动打破平静,淡淡道:

“郭英啊,过来听听,有人要谋逆。”

武定侯郭英躬身行礼,面上没什么波澜,

这些年谋反的消息听得太多,早已掀不起他心中波澜。

等他站定,朱元璋看向陆云逸,沉声发问:

“说你的见解,依朕看,银子是天下人都认的东西,若用银通商,怎么就成了祸根?”

陆云逸深吸一口气,面露思索,轻声道:

“陛下还记得至正二十年的江南盐荒吗?”

朱元璋眉头一皱,指尖的敲击顿了顿:

“记得,盐价从五文一斤涨到三十文,小民买不起盐,只能淡食,还有人闹到府衙去,最后是张士诚派军强行平定。”

“正是此事。”

陆云逸斟酌片刻,沉声道:

“臣敢问陛下,那时江南道真缺盐吗?”

“不缺。”

“陛下英明,依臣所见,盐慌之祸,

是那些大盐商趁天下大乱,联手囤积白银、垄断盐场!

那时正值故元乱世,钱钞早已贬值,民间多以物易物,

只有白银、黄金能正常流通。

而此事从从至正十七年就开始谋划,

起初,盐商控制了江南十六个盐场,

靠降价快速收拢小民、官府、各地叛军手中的钱粮与白银,文书记载,这个过程持续了一年半。

到了第二年,据市易司推算,

江南盐商手中已积了将近两百万两白银。

小民手中的银子被掏空,连官府军队的存银也所剩无几。

市面上的银子少了,盐却依旧充足,盐价不涨反降,又吸引了一些人拿出存银来买盐,这个阶段又持续了半年。

到了后来,因为粮价暴涨以及兵荒马乱,还有盐价持续走低种种因素,

市面上几乎没了银子,盐却越积越多,

一些盐场撑不住,只能继续降价,陷入恶性循环,最后纷纷关门。

这时,先前囤积白银的盐商开始低价收购盐场,

原本的十六个盐场,一个月内就变成了将近八十九个。

盐场被彻底掌控后,他们便开始减产涨价,产能从十成骤降到一成。

这下,市面上的银子没多,盐也越来越少,价格开始疯涨,

从最低谷的两文一斤,涨到三十文只用了一个月。

因为盐是不得不食之物,

民间的钱财被进一步榨干,盐商手中的白银越积越多,

正当他们准备再次收购剩余盐场之时,

张士诚派军队镇压,收缴部分盐场改为官营,才把盐价稳定下来,但也依旧维持到了五文钱左右。

即便如此,那些盐商也早已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掌控了更多盐场,这就是手中有足够银子能够办成的事。”

陆云逸深吸一口气,见众人面露疑惑,又补充道:

“臣想说的是,银子只是媒介,手中有足够的银子,就能掌控定价权。

盐是百姓日用之物,用银子能压低盐价、抬高盐价、掌控盐价,

不仅如此,还能掌控粮食、布匹、铁器、茶叶,这些日用所需之物,哪一样能逃脱?

掌控了这些衣食住行的天下命脉,就等于掌控了天下百姓。

到那时,这天下还能是朝廷说了算?

还是那些手握巨银、垄断天下命脉的商贾说了算?”

朱元璋的脸色一点点沉了下来,这等事情他早在乱世的时候就已经有所体会

“陛下,臣再说说市易司的账册。”

陆云逸躬身行礼,语气稍缓,却更显恳切:

“去年河南大旱,朝廷拨了十万石粟米赈灾,用的是宝钞采买,虽有折价,但宝钞不管如何,都是朝廷认可的钱,能买到粮食。”

他话锋一转,语气又沉了下去:

“可若是用白银赈灾呢?

库房里的白银没他们多,

失去了对这些必须之物的定价权,只能任由他们漫天要价。

至于说什么用银后能够让钱粮坚挺,简直一派胡言!

到时候那些粮商说一两银换六石粟,朝廷能怎么办?

最后,赈灾粮到不了小民手里,只会让粮商更富、小民更苦,

这就是钱财不在朝廷手中的可怕之处!”

直到这时,众人才隐约听出些门道,

武定侯郭英诧异发问:

“朝廷就不能把银子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吗?”

陆云逸笑了笑:

“武定侯爷,那为何还要用白银?宝钞不是更易掌控吗?”

郭英一愣,竟无言以对。

陆云逸继续道:

“陛下、侯爷,建设容易破坏难。

如今朝中、地方官员小吏、读书人,还有那些读书人,

他们有人、有地、有权,

不少人还经营商事,想要从朝廷弄些银子,不过是举手之劳。

一年两年,朝廷或许能承受,

可十年、二十年下来,朝廷早晚要被掏空。

到那时,一个鸡蛋敢卖朝廷十两银,也不是不可能。

长此以往,朝廷的财力必然比不上民间,攻守之势就会逆转。”

武定侯郭英脸色严峻起来,

他生在故元乱世,深知那时的混乱,

虽没有一个鸡蛋十两银,但一把刀十两银却是常态。

陆云逸见他沉默,抬头看向朱元璋,沉声道:

“陛下,臣并非危言耸听,

就以市易司为例,若水泥商行不归朝廷掌控,落到私人手中,

应天还修得起路吗?房屋还翻修得起吗?南北商路还能重建吗?

就算能修,朝廷要拿多少银子采买水泥?”

这话一出,众人瞬间醒悟,个个神情紧绷。

应天城外的水泥工坊早已成型,水泥成本不过几文钱,

翻修道路、重建房屋甚至不用朝廷掏钱,只因水泥商行不求盈利,但即便如此还是有盈余。

可若是落到私人手中,商人逐利,哪怕不涨价,

只按现价向朝廷收费,一年下来,

朝廷至少要多几百万两采买水泥,

而现在,朝廷只用发宝钞给工匠付工钱就行,

至于宝钞,不过是户部刊印,同样只需支付刊印工钱。

朱元璋坐在上首,神情微妙,

虽不完全懂商事里的门道,却懂人心,

在这等时候,凡是朝中官员达成共识、一力推动的事,多半是有利可图,甚至是为了谋私利。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严卿、杨卿所言也不无道理,

宝钞虽是朝廷发行,发饷、采买都用它,可在民间却不值钱。

朝廷百官与小吏多有抱怨,说朕薄情寡义,不舍得给真银子。”

陆云逸眼中精光一闪,扫了眼殿内的宫女太监,沉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穿成恶毒师尊,我养了五个反派崽崽 暗恋十年,庄先生他藏不住了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说好的高冷执政官,怎么变宠妻狂魔了? 下乡大草原,娇气知青被硬汉宠疯了 娇软主播一撒娇,神豪血槽已清空 惊棠渡 虫族病弱崽成了五位虫王的心头宝 人在遮天,投影万界 八零宠婚,资本家大少追着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