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推测,变化(求月票)(2/2)
“哼!”赵父猛地气道:“这疯子是来向我示威的吗?当年我败他不过如戏孩童,难道他以为如今的功力便能胜我?真是过於好笑。”
赵调在下面闻言不由眉毛微微一挑,父亲的武功这么高吗?中成的四照神功,又在其上勤修十几年,都不是其对手吗?
“我知道了,正是因为他觉得不能敌我,所以才来儿这里耀武扬威,以做试探,想知道我如今修为处在何等境地。”赵父冷冷哼道。
“六弟並非那种行事算计诡诈之人,如果真是六弟前来,不大可能如此行事的。”赵母疑惑道。
“不是他又会是何人,总不可能是十三吧,还是说杨家还有其他人也得知了你我居住消息。”赵父道。
赵母不语,片刻才道:“若是六弟,为何不现身见面?”
赵父道:“他不知我这些年功夫有没有搁下,当年都敌不不上我一招,恐是心中留下阴影,想要先看看儿武道如何,由此判断我进步与否,是不是要前来比试,只不过儿根本没有学武,却叫他计划落空。”
“那为何要前来两次?之前那次打破调儿床铺,不就已经能够试探出来调儿並没有学过武功吗?”赵母道。
“这谁知道,他平常疯疯癲癲,行事往往出人意料,谁知心中都在想些什么,详细的还得问问调儿。”赵父说著从房顶跳了下来,赵母紧隨其后。
“个儿,这黑衣人此番再来,都讲了哪些话语?”赵父道。
“他—”赵调挠了挠头,果然一个谎言得无数个谎言来圆啊,这黑衣人到底说了什么呢?
“他说自己的武功已经世间寡敌,声音十分骄傲,又问我,问我为何没有学武.”
“那你怎么回答的?”赵父追问道。
“孩儿说学武干什么,又有何用处,他再问我那学的是什么,我说学的乃是安邦之策,治国之略,锦绣文章,诗书妙笔,哪个也不比习武要差。”赵惆想了想道。
“他听后什么反应?”赵母道。
“他—虽然蒙著面,但也能看出来十分恼怒,气哼哼不止,最后一掌將屋顶打出个大洞来,跳出去便不知所踪了。”赵调道。
“倒是符合那武疯子的行事风格。”赵父看了赵母一眼,皱眉说道。
赵母摇了摇头:“难道这些年他的性子越来越乖离了吗?等十三过来要仔细问一问才好,不过这房子上面出来一个窟窿,我儿要如何安歇?”
“娘,无妨的无妨的”赵惆急忙道:“现在天气闷热,有这个大洞正好凉快一些,並不耽误睡觉。”
赵父道:“明日我不出门,在家修一天,今晚就忍上一忍吧。”
赵调道:“这样也好,还请父亲母亲回去休息,孩儿也要再睡一会,省得明日上学再无精神。”
赵父赵母互望一下,隨后交代了几句话语,出房间而去。
赵调看著两人离开,栓好房门,心中舒了一口气。
这时天边已经微微泛起鱼肚白,他抓紧上床,打算睡上片刻。
也不知道过去多久,窗外传来赵灵儿的呼唤声音:“大锅,起床了,起床了。”
赵调迷迷糊糊的睁开双眼,爬起来后开门,赵灵儿衝进去瞧葫芦,他打水洗漱收拾一切。
吃完饭后前往州学,就看莫寻又是早到,看见他颇有几分欲言又止。
赵侗笑道:“莫兄可是有事与在下言说。”
莫寻脸皮抖了抖:“確实有一件大事,不过眼下不是说的时机,还是下学后再讲。”
赵调道:“那便放学再说,莫兄不要像每天那般早走。”
莫寻顿时气道:“我是想要早走吗?我是实在看不惯赵兄虚偽面貌,看了就有气!”
赵调知他还记著前几日茶香水榭的事情,摇头笑了笑,並不做解释。
一天无话,等放学之后两人走出州学,往玉江边上而行,赵侗道:“莫兄要与我说的大事..”
莫寻道:“玉州夺宝,朝廷世家江湖齐聚,本来这种事情约定俗成即便彼此探查,但除了官府之外,私下並不动手,井水不犯河水,但华州杨家却有人失踪了。”
“哦?”赵调闻言停下脚步,看向莫寻:“失踪?”
“说是失踪,实际必然叫人杀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此刻还没有找到尸身,不知是哪方势力破坏规矩胆大为之。”
“破坏规矩”赵调道:“又如何?””
莫寻道:“这是自古以来留下的规则,此种事情大抵都是世家江湖与官府朝廷对抗,初时彼此不好爭斗,要默认合作对上官府朝廷,以免被对方一一击破,或者驱逐,等宝物出现之时,才能真正混战,各显身手,乃为有利。”
“原来如此.”赵调点了点头,继续朝前走去。
“杨家之人失踪,自然要行调查,结果此事並非玉州官府所为,朝廷也更否认,毕竟杨家与朝廷乃是同盟,不可能对自己人下手,既然不是官府,那么杨家便怀疑其他世家或者江湖门派破坏了规矩,此刻正满处查找,恐是要有所行动。”莫寻意味深长地道。
“有所行动?”赵调皱起眉头。
“正是如此,这么说乃是好听,恐怕就要於宝物出世之前,在玉州城中掀起一阵风雨了,赵兄与秦家我家都有来往,说不定名称早落入了杨家耳內,可要谨慎行事,最好除了上学下学外都不要出门,对了,我还听说就这一两日间,玉州城將行宵禁,晚上不叫城中百姓出行。”
赵侗沉吟道:“我知道了,多谢莫兄告知。”
莫寻摆手道:“有何谢的,赵兄谨慎便好。”
两人说著继续前行,至玉带桥处分手,赵调往家中走去,边走边想,此事不妥,看来要提早將那周姓老者户身转移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