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平与乱(2/2)
稍有不慎,
齐国这个海上马车夫,还真有可能被这群二道贩子给取而代之。
吕鹏於是被安慰的更加伤感,对著坟头吹倒的树流下了眼泪。
“齐乃海中之国,距离陆地遥远,咱们现在还用不著担心它的结局。”
交谈之中,有死鬼这样说道,“眼下还是多看看洛阳那边吧!”
中原这片受上帝珍爱之地,诸夏君子们的起源之地,才是真正的重点!
而这片土地上的一举一动,自然也牵扯著整个诸夏世界。
若大汉之后仍旧强盛还好,
若是走向衰落……
那东边的东瀛炸了,乘著船过来骚扰沿海的可不会少。
要知道当年齐鲁海贼王吕母的一支手下,就投奔东瀛远亲去了。
宋国更是不介意跑过来爭一爭正统。
他是玄鸟的继承者嘛!
“可邓太后不是將天下治理的还不错吗?”
有了鬼神的到处补窟窿,
加上邓太后年年賑灾济民的举措,
大汉並没有因为天灾而生出额外的动盪,大体延续了开国以来的平和。
只是世家多有不满罢了。
毕竟邓太后落实了孟子与魏惠王的对话,將北方受灾的百姓大力迁往江南之地,又大把大把的將產自於江南的粮食,运来北方賑灾和填补因年年放粮而亏虚严重的府库。
这给了百姓活路,却是断了豪强们的財路。
但他们武装反抗的心思,已经隨著永初四年的四夷宾服,还有之后几年邓太后兴建军马场,增强將士战斗力,清扫周边戎狄的举动,而少了许多。
忍耐的对象从邓太后变成了豪强世家。
与人斗又进入了新的环节。
就在今年,统治天下的女君甚至在群臣的强烈建议下,带领著皇帝和其他宗室,主持了一场对宗庙的祭祀。
这宣示著她的权势距离“皇帝”,只差了一个称號。
朝野为她发出海啸般的呼声。
“但这不是永恆的。”
“邓太后这样食少而事繁,很难享有长久的寿命。”
“天下终究要交给当今皇帝来管理的。”
“而这位年轻天子嘛……”
仗著自己辖区邻近洛阳,经常跑到那样吃瓜围观皇室生活的鬼神说到这里,便不再言语,只摆了摆手。
听者知晓了他都未尽之意,也跟著说:
“年轻多智,未必是一件好事。”
“希望亲政后的皇帝不要辜负了长辈的心血。”
说罢,
聚集蒿里,向西门宰辅匯报自己近来工作的各地封神们便又散去,继续给上帝糊裱去了。
而在阳世,
有感於天灾逐渐减轻,自己终於能够鬆口气的邓绥,下达了改元的命令。
她希望用这样的行动,来表达內心的喜悦——
这些年来,邓太后每听到地方闹灾,百姓饥荒的消息,就通宵不能入睡。
她减少了自己作为天下最尊贵者的生活供给,还处罚了洛阳中许多放纵的权贵,將攒下的钱拿去救济灾厄。
七八年的时间艰难度过,
去年多地送来丰收的消息,仓库再次被產於淮河以北的粮食填满,天下终於有了恢復平静的趋势。
於是年號也就从“永初”变成了“元初”。
元者始也,
初者首也。
她在选定这个年號时,心里已经有了归政於天子的念头。
不过前几年她忙碌太过,
不断的灾祸也让她不敢將之拿去给皇帝试手:
天子这里出点错误,
毛笔上低落的墨水,便要化作淹没万民的洪水。
国事已经艰难如此,实在不能再给百姓增加负担。
好在,
最苦的日子到底是结束了。
这也是今年春天,一向谨慎守分的邓绥,同意亲自主持宗庙祭祀的原因:
她是个情绪很正常的人,
当辛苦有了成果,肩上的重担也即將交付给后代时,
难免会生出与先人说说话,显摆一下自己功绩的想法。
而现在,
她只需要再累一累自己,补足先前对皇帝教导上的疏漏就好。
等皇帝熟悉了朝政,她便能安心放手。
可惜,
世事总难如人意。
就在邓太后自觉天下大好,还为日益健壮的皇帝选了一批新妃嬪来充实后宫的时候,
先帝仅剩的孩子,
大汉的平原王刘胜,在洛阳城中去世了。
膝下没有子嗣。
他的身体一直不好,
而今汉也有著挽留成年皇子在洛阳居住的例子,
於是邓太后虽赐予了他广阔富足的封地,却还是將之视为需要长辈照顾的孩子,让刘胜一直留在洛阳,直到加冠成婚。
邓太后还期待著他能像先帝那样抖擞精神,传承血脉,谁曾想直接病故。
她因此非常伤心,觉得自己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却是使得先帝血脉断绝,实在辜负先帝。
皇帝起初也跟著伤心。
毕竟刘胜与他一同长大,终究有少年情分在。
但见到邓太后悲伤的样子,他又忍不住想:
这样落泪,
是因为心中对刘胜抱有额外的期盼吗?
她是不是想要更换天子,用刘胜取代我呢?
先前改换年號,是否便有深意?
幸好,
刘胜及时死去了。
他不用再为某些事情担忧了。
之后,
邓太后的精力被平原王的葬礼牵扯了过去,
她还计划著在宗室中挑选杰出的少年,將之过继给早逝的刘胜,让这个自己养大的孩子,不至於断绝了祭祀。
皇帝没有过去打扰她,只在皇宫中心態从容愉悦的行走起来。
途中,
他遇见了一个美貌宫人,於是宠幸了她。
年轻气盛,
这个宫人很快便有了身孕,怀上了皇帝第一个孩子。
自入宫后便得到皇帝盛宠的阎氏对此很是嫉妒。
因为皇帝在床榻欢好之时,早就许下承诺,要立她做皇后,立她生下的孩子做太子。
阎氏因此常以“后宫第一人”自居。
她怎么能容忍一个宫人,夺走生下皇帝长子的荣耀呢!
万一她后面无法生下孩子,又该怎么办?
阎氏怀抱著嫉恨,想要处死那无辜的宫人李氏。
但消息传到邓太后耳中,
刚刚失去一位亲人,心中满是未能见到其血脉延续遗憾的女君,选择了庇护李氏,帮助她平安生下这个孩子。
“不管是男是女,只要能生就好。”
能生,
对皇帝而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这样,
她之后归政於天子,便更加放心了。
只是,
当皇帝为了安抚哭闹的阎贵人,抱怨太后不应该庇护那个怀了自己孩子的宫女时,
邓太后顿时生出了晕厥之感。
她收回了归政的想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