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高起点的聚力农业,规划(1/2)
说实话,海水稻还是更适合在沿海滩涂种植,大西北缺水,不是每一块盐碱地都适合种植海水稻的。
方唯接下来会自己培育多种耐盐碱作物的新品种,从育种到种植一条龙。
但他的公司只是一个小公司,这事儿需要慢慢来。
这天上午。
马教授和林教授来到了村里,有些事情需要和方唯好好谈谈。
方唯让杨峰先把客人领到小会客室,他整理了一些资料,稍后带了过去。
“马教授,林教授,我先说说聚力农业的基本情况。”
方唯坐下来之后,便打开了手里的资料,然后介绍了一遍聚力农业的各方面数据。
目前公司在深城有400亩滩涂,全部属于试验田。另外在大西北的夏楚县拥有3万亩盐碱地,主要用来种植耐盐碱作物,兼具培育耐盐碱作物种子。
公司已经在夏楚县投入了500万元,加上之前在深城试验田的投入,投入金额高达800万元。
光是方唯个人就投入了560万元。
“目前1500万斤海水稻销售情况良好,公司按照每斤3.2元和瑶岭销售公司结算,总货款为4800万元。目前已经回款接近3000万元。
当然,由于海水稻是一个新生事物,我这边定价较高。如果今后的产量上来了,利润肯定没这么多,但降价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方唯在营销的时候就赋与了海水稻保健的功能,所以,定价并不是参照稻谷的价格而是参照保健食品定价。
销售公司的卖出价要高一些,不过最终的市场零售价也不会超过8元。
对于保健食品来说,这个定价并不高。
“方式书真的是好手段!我们就想不出来这个办法,物以稀为贵,看来你是掌握了营销的精髓啊。听起来很不错,我们的资金足够发展所需吗?”
虽然听着很提气,这一季就能回笼资金4800万元。
当年马教授显然很清楚商业运行的规则,这些钱可不是净利润,其中包括了全体股东的投入、费用成本都在里面。
而且到今年秋收之前,整个公司是没有收入的。
因此,他担心公司的运营资金能不能维持住。
“很紧张!接下来还要购买节水灌溉技术,我寻思以后咱们单独成立一个部门,专门从事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产品生产和销售。
另外,我们还要成立一个研发中心,专门研究耐盐碱作物、培育新品种。这样一算,咱们的资金真的捉襟见肘,可以考虑进行政策性贷款。”
方唯本来是闲着小打小闹,研究一下海水稻。
但一路走下来,他就像是被人推着在前进,一发而不可收拾。
公司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起点高是因为它掌握了先进技术,但对于资金的需求却免不了的。
所以他考虑申请政策性贷款,毕竟研究、生产耐盐碱作物,治理盐碱地,国家有很大的扶持力度。
“这个可以有!我和农发行那边比较熟,倒是可以通过熟人联系一下。”
马教授和林教授对视了一眼,随即同意了方唯的计划。
虽然他俩不同意也阻止不了方唯的决定,毕竟两人加一起在公司里的股份才有30%。但方唯需要两人帮助的地方还很多,大事商量一下也是对二人的一种尊重。
三人的理念基本上差不多,所以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这都到中午了,走走走,我请二位去县城吃饭。”
这会已经到了中午时分,方唯便带着两人去了林河饭店,请二人吃了顿饭。
马教授和林教授在瑶岭大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动身返回了京城。
还别说,马教授回去之后很快就和农发行取得了联系,大概率能争取到一笔专项扶持贷款。
时间匆匆。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瑶岭农业各个单位顿时忙碌了起来。
方唯没有去各地巡视,而是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蔡桐。
他现在已经把超过一半的工作都交给了对方,对方这个副董事长可不是空挂名,已经掌握了集团公司董事会相当的权力。
方唯移交权力的迹象越发的明显,很多人都看出来了。
三天后。
方唯去了京城开会,回头让杨峰去夏楚县和自己汇合。
这次会议没什么可说的,中规中矩。只不过有不少很熟悉的代表提前向他表示了祝福,祝他能顺利当选院士。
这种事本来就是公开的,其中有一个公示程序,大家迟早都会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