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两处宴会(下)(2/2)
阿历克塞正左右为难,他当然不会畏惧战斗,他原本就是一个军人,但他不得不考虑杜卡斯或者说他衰弱下来之后会不会被其他人趁虚而入——譬如他身边的安条克大公博希蒙德。
腓特烈一世的到来却让他见到了一丝希望,拜占庭皇帝雇佣这些基督徒骑士为自己打仗,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著名的瓦兰吉卫队的士兵就来自于北欧和英格兰——这次他们也只是借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手去打击自己的敌人而已。
反正腓特烈一世的大军是必然要经过罗姆苏丹国的,除非阿尔斯兰二世能够忍受这份屈辱和威胁,不然的话,一战绝对无法避免。
虽然若是他提出这样的要求,帝国的国库必然要经受考验,但失血总比缺失肢体来得好。只是他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安条克大公博希蒙德的劣势就立即就变成优势,同为基督徒骑士,同为为天主作战的领主,他是他才是那个最有可能获得腓特烈一世青睐的人。
至少在这场谈判中,阿历克塞无法将他排除在外。
为此,他们不得不保持暂时的和平,而安条克大公博希蒙德也终于可以将自己的触手伸入君士坦丁堡,他们讨价还价许久,阿历克塞不得不给予安条克大公博希蒙德“至尊者”的名头。
在希腊语中,至尊者的意思是高贵的统治者,这是由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创造的称呼,为的是感谢他的兄长伊萨克让出了王位,但这个头衔并不具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仅代表持有者与皇帝足够亲密,而且在等级序列上次于专制君主。
阿历克塞虽然只有着首席显贵的称号,却在杜卡斯的家族支持下,掌握着真正的权力。
站在他身后的,当然就是拜占庭的贵族和官员们,同样的,在安条克大公的身后,也有不少基督徒骑士和官员——他们都是在皇帝迎娶了安条克的玛丽后,被逐渐引入宫廷的。
即便安条克的玛丽现在已经成为了石棺中的一具枯骨,但也不妨碍他们继续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斗。
腓特烈一世便在这心怀鬼胎的两人的引领下踏入了厅堂。
原本在宝座上端正坐着的亚历山大二世,相比起前呼后拥的皇帝腓特烈一世,身边只有瓦兰吉卫兵和几个宦官,看起来格外的形单影只,孤苦可怜,虽然他努力抬起头,做出了一副威严不可侵犯的模样,但不要说如腓特烈一世这样身经百战的皇帝,任何一个人来看,都能看得出他的外厉内荏。
腓特烈一世大踏步的走向他,在距离大约十来步的地方注视着这个年少的皇帝。
虽然宝座位于高台之上,而高台距离地面足有四五级台阶,亚历山大二世依然需要仰视腓特烈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所感望到的圣人是著名的圣西奥多。
他曾经就是罗马军队中的一个士兵,而与圣乔治一般,他也有着屠龙的传说,能够感望到他的人,当然也不可能是凡俗之辈,腓特烈一世的体魄,几乎能够与瓦尔特相媲美。
“皇帝无需向皇帝行礼。”腓特烈一世朗声笑道,“而我很乐意在这里见到一个年轻的朋友,孩子,我们是朋友吗?”
年少的小皇帝已经露出了备受羞辱的神色,他再怎么不谙世事,备受宠溺,也能听得出腓特烈一世言语中的恶意,但他无法抵抗阿历克塞,还有他的舅舅安条克的博希蒙德,当然也无法与这头雄狮相抗,他低下头,长袍的紫色刺痛了他的眼睛,孩子几乎要咆哮出声,但又按捺了下来,只能艰难地回答:“是的,我们当然是朋友,罗马的皇帝。”
这个称呼远比他想象的更痛苦,拜占庭帝国根本不承认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这是腓特烈一世的一人所为——每个拜占庭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都认为他们才是最纯粹,最正统的罗马继承人。
但腓特烈一世认为,已经走入衰弱时期的拜占庭根本无力承担得起这样辉煌的称号,他的帝国才应当有幸成为欧亚的霸主。
一个小孩子的别扭根本不会被这些老奸巨猾的政治家看在眼中,腓特烈一世不客气地占领了皇帝身边的座位,对于摆在一旁的叉子和勺子也不看——除了匕首,他的餐具就是他的三根手指。
菜肴不断地被送上来——昂贵香料磨碎后加入醋或是鱼露调制的酱汁用水晶缸来盛装,面包堆积如山,海鱼在葡萄酒的海洋中成群的遨游……
为了款待腓特烈一世,饮宴上除了通常的肉类之外,还多了很多新鲜而又昂贵的菜肴,譬如乌鱼子和鱼子酱,套烤的山鹑、乌鸦、画眉,乳香、薰衣草、康乃馨、肉桂、少许醋和蜂蜜炖煮的蘑菇——但作为一个基督徒骑士,对于这些精致的食物腓特烈一世看也不看,只一味的叫侍从给他加肉。这种行为在拜占庭无疑是招人鄙夷的,拜占庭人同样信奉天主,暴食一样是他们的罪行之一。
他们喜欢美食,但讲究的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像是胖子,胃口大都不算是什么好话。
一时间,整个厅堂里几乎只剩下了腓特烈一世大口咀嚼的声音,几乎被他挤到了一边的小皇帝神情木然,他几乎吃不下任何东西,只能一杯接着一杯的喝酒,而他的酒量又不是那么好,即便他竭力想要听听腓特烈一世是否有答应他们的请求——阿历克塞和他说过这件事情。
但直到最后,他也没听见腓特烈一世的承诺,只能昏昏沉沉地睡倒了过去。
而等他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回到了那个华丽又阴沉的房间,他不太愿意待在这里。因为他的父亲便是在这里死去。
只是没人听取他的意见,阿历克塞虽然认为这是一件小事,却也不愿因此多生枝节。
大皇宫里的那些人也曾经有意无意的提到过皇帝的死亡并不快速,圣洁,哪怕明面上君士坦丁堡的牧首宣称为皇帝做过了全套圣事,但如果那些传闻是真的的话,小皇帝知道——他父亲的灵魂,现在只怕正在地狱的火焰中受煎熬。
还有他的母亲……这时候他多么希望还有母亲的怀抱可以蜷缩,但他的母亲甚至没能回到君士坦丁堡就死去了。人们都说她是悲痛过度,心脏破裂而死,只有亚历山大二世,知道他的母亲事实上是一个轻浮的女人,她嫁给皇帝,不过是为了他的权势和皇后的头衔,从来不曾对他生出过真正的爱情。
而在有了他之后,她更是希望皇帝能够到其他地方去,别来打搅自己。
你要说如他母亲这样的一个女人会为了皇帝殉情,即便他只有九岁,也绝对不会相信,但他又能做些什么?
现在的他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很好了,想到这里,小皇帝便蜷缩在毯子下,呜咽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