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387章 新科状元的第一疏

第387章 新科状元的第一疏(2/2)

目录
好书推荐: 同时穿越从尊者大帝开始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猎魔人:基里曼大师拒绝女术士 县令起步,我在仙朝当天官 华娱从流星花园开始 开门啊老乡,自己人 权游:我多斯拉克,不是蛮人 全民修仙:从初级制符师开始 全球影帝:我拍戏就是为了杀青! 从听云轩开始说相声

他问道:

“张阁老不是和高阁老不对付吗?赵阁老可一直都是中立的啊。”

苏泽嘆息说道:

“正是因为赵阁老立场中立,才成了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將他驱逐出內阁,才能放手爭斗。”

罗万化这下子是彻底跟不上这些政治动物的脑迴路了。

苏泽嘆息一声,政治风气就是这样极化的。

所有人都逼迫站队后,就再也容不下中间派。

甚至会出现双方都把中间派当做投机分子,联手先驱赶中间派的事情。

原时空,赵贞吉在高张之爭的时候致仕归乡的,如今这个样子,也不知道赵阁老还能在內阁撑多久。

就在三人閒聊的时候,突然有人通传,有人要求见苏泽。

苏泽疑惑的让人將来人引入报馆,却没想到来的竟然是刚刚三人聊天中谈到的今科状元张元忭。

张元忭入职翰林院后,也是听说苏泽经常会去《乐府新报》的报馆,所以这才抱著试一试的心態来到报馆求见。

却没想到今天的运气不错,第一次就遇到了苏泽。

“学生见过房师,见过两位大人。”

张元忭听完苏泽介绍完两人身份后,连忙向罗万化行礼。

罗万化和沈一贯,在翰林院的同僚口中,同样也是风云人物。

罗万化是上一科的状元,如今执掌最大的报纸《乐府新报》,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肯定,都认为他办报办的很好。

沈一贯同样也是翰林院同僚口中的传奇人物,踏入官场四年来,先后隨同大鸿臚王世贞出使草原、朝鲜,现在已经是京官五品,眼看著也是日后要入阁的人物。

罗万化和沈一贯同样也对张元忭很感兴趣。

虽然大明的状元未必就能成为阁老,但是状元的起点是很高的。

二甲进士还需要馆选以后才能成为正式的翰林官员,一甲官员刚入官场就授职翰林,这起点已经別人快上很多了。

而且状元是有学歷光环的,张元忭无论日后在何处任职,听说他是科举状元,上下级和同僚都会高看他一眼。

沈一贯则意味深长的看了苏泽一眼。

按理说,张元忭的座师是张居正,理应和张居正亲近。

怎么看这个样子,他似乎对苏泽这个房师更亲近?还主动来找苏子霖?

苏子霖这三个字这么大的魔力吗?能从张居正手里抢弟子?

张元忭恭恭敬敬的说道:

“房师,弟子这次来,是想要请您帮忙,弟子想要去做些实务,不想要在翰林院虚度时光了。”

苏泽皱起眉头看向张元忭。

张元忭迎接上了苏泽的目光说道:

“这些日子,弟子入职翰林院,一直都在校对典籍,一想到不知道还要在翰林院熬上多久,就觉得虚度光阴。”

“弟子出身寒门,朝中也没有认识的大臣,后来听说房师的《请罢早朝疏》,也效法房师写了一份奏疏,想要请房师指正下。”

说完这些,张元忭掏出一份奏疏出来。

这下子罗万化和沈一贯都有些失笑。

他们也回忆起,当年苏泽刚入官场的时候,第一份奏疏就石破天惊,竟然被皇帝通过,从此开启了他传奇的官场生涯。

接过了张元忭的奏疏,苏泽仔细看了起来。

张元忭也是在翰林院研究过的。

翰林院中收录有朝臣的奏疏,张元忭专门研究了苏泽的奏疏,这份奏疏也是模仿苏泽奏疏风格所写的。

“臣本寒微,幸蒙天恩,得中一甲,授职翰林院。入值以来,夙夜兢惕,惟恐有负圣眷。然日隨诸臣典校图籍、编纂文书之际,窃有所感,不敢不陈於陛下御前。”

“伏见我朝定製,新科进士除一甲三名即授翰林职、二甲选为庶吉士外,其余进士皆分派於各部、寺衙门观政。”

“此举大善!俾新进之士得亲睹衙门运作,知晓钱穀刑名、礼乐边备等实务,体察下情,洞悉政令所出,为他日任职地方或京曹打下根基。数月之观政,远胜闭门苦读十载,诚为培育干才之良法。”

“然反观翰林院、庶吉士,名虽清贵,职司实重文牘。”

“臣等终日伏案,或校古籍,或录起居,所涉者多为字句斟酌、典故考据。於国计民生之要务,如財赋如何徵收、刑狱如何断决、河工如何兴修、边餉如何筹措等等,则如同隔岸观火,茫然不知端绪。”

“长此以往,恐徒有虚名而鲜有实济。”

紧接著,苏泽眼睛一亮,只见到张元忭写道:

“校书十年,不识吏事;观政三月,可悉民生。”

“若使翰林官员与庶吉士,亦能如诸进士一般,得此观政歷练之机,明制度之实操,知政令之推演,洞悉诸部寺职责,则日后无论授职翰林修史备问、科道建言献策,抑或出为州县施政安民,皆能更有实绩,少蹈虚空。”

苏泽看完之后,对著张元忭问道:

“子藎,你文采斐然,这份奏疏写的可要比我当年的奏疏好多了。”

张元忭连忙说道:“房师可是折煞我了!”

苏泽说道:

“你既然称呼我一声师,那我今日也要说两句。”

苏泽看向张元忭说道:

“翰林乃是我大明储相之地,何也?”

“我大明文牘卷宗,皆存於翰林院中,当年高阁老、张阁老在翰林的时候,都是阅尽了前朝名臣的奏疏,知道了朝廷运转的奥秘,这才厚积薄发的。”

“不说两位阁老,当年我在翰林院中的时候,也是常泡在翰林院的书阁之中,两位同年可以佐证。”

罗万化和沈一贯也连连点头。

苏泽在翰林院中的时候,確实泡在翰林院的书阁之中,將歷代名臣的奏议和內阁六部的奏议都看完了。

就连最爱读书的状元罗万化,也不得不承认苏泽在翰林院积累很多。

张元忭有些羞愧的低下头。

苏泽又说道:

“但是子烬你想要贴近实务,我倒是能理解,你奏疏说的也不错,很多翰林整日沉醉於案牘之间,以为这样就是治学,还经常抱怨朝廷不公平,不给他们出头的机会。”

“但论起朝政和实务来,他们又说不出什么,最后只能照搬祖宗旧制来压人。”

“此外,观政制度是好的,能让新科进士熟悉各衙门的运作,但是观政时间比较短,只有半年多的时间,而且进士们都愿意选择六部都察院这些衙门观政,將去到鸿臚寺通政使视作没有前途,这也是不好的风气。”

苏泽说道:“我倒是建议,子烬你在奏疏中,可以再大胆一点,提议改一改观政制度!”

“首先是允许新科进士都参加观政,你们一甲二甲的进士,也可以选择衙门观政。”

“观政期间拉长到一年整,也不要局限一个衙门,而是在几个衙门中轮流观政,视衙门繁简分別观政三个月到六个月。”

“翰林官和庶吉士观政的时候,依然掛在翰林院內,也能丟去翰林本业。特別是庶吉士,如果不愿意观政也不应该勉强,允许他们在翰林院读书准备馆选。”

“但是日后庶吉士的馆选,也要增加实务內容,以选拔能切合国政的人才。”

“子烬以为如何?”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诸天入侵一人之下世界 高武纪元:开局悟性增幅十万倍 龙头至尊 重生归来,冷眼扫渣 疯癫1960:街溜子带偏四合院 同时穿越:白嫖的正確打开方式 我只想熬死你们,別逼我打死你们 英灵召唤:开局一个碗都没人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