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三界震惊,佛门急疯在谋对策!(1/2)
太上老君无法出面为三妖澄清冤屈,因为如此的话,就会让天庭做伪证被引动,加上等于是直接代表道门跟佛门较量,一旦为其洗冤,则是动摇了佛门的根基。
西游本身就是引动信仰的大势,佛门也必须要站在制高点上,但是这西游如今是三界各方都在关注。
单单一个洗怨的举动,就会产生一系列后果。
因为三妖是实实在在的行灭佛之举了,若是太上老君洗冤,则是认可三妖灭佛,太上老君无法显灵。
但是天道却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而做伪证,一旦天道如此,那么这事就严重了。
可以说,三妖以死为誓,撬动了三界风云,乃至是天道跟圣人都必须做出抉择。
毕竟是量劫之中,仓促灭杀是不现实的,毕竟截教众人都在等着,孙悟空不想这么多,暗中催促孙悟空杀人又会让孙悟空起疑。
也就是说,当双方战力差不多的时候,就丧失了暗箱操作的可能。
故而孙悟空得意的看着三妖折腾,三妖也顺利的一步步先祈求太上老君,最终无奈以死起誓。
天道降下的大雪,如鹅毛般纷纷扬扬,不过片刻,便让整个车迟国银装素裹。
洁白的雪堆积在宫殿庙宇的飞檐之上,将那原本色彩斑斓的建筑装点得宛如琼楼玉宇,街道上的青石板被雪深深掩埋,仿佛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绒毯。
就连那平日里热闹非凡的集市,此刻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雪笼罩,显得格外寂静,惟有雪簌簌飘落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孙悟空瞪大了双眼,满脸的震惊之色,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三个妖怪以死立誓,竟真的引来了如此异象。
此刻,孙悟空内心是震撼,难道自己逼死三人是自己的错?
明明天庭已经给其看了证明,为何会有如此?到底是哪个天上仙神在搞事?
还是妖怪施展法术在糊弄车迟国万民?
此时的孙悟空还理解不了天道的概念。
盛怒之下,孙悟空猛地仰头,对着天空怒喝:“到底是哪个降雪之神,跟俺老孙下来!”
孙悟空的声音如滚滚雷霆,在这雪幕中炸响,然而,回应他的只有呼啸的风声和漫天飞舞的雪,没有任何神灵敢出面应答。
孙悟空气得浑身毛发倒竖,金箍棒在手中被他攥得紧紧的,火眼金睛四处探寻,寻找到底是谁在降雪。
在天庭兜率宫中,太上老君眼神凝重地注视着车迟国的方向。
“好谋划,逼得贫道都不得不做抉择,这猴子大闹天宫,推翻道祖神像,却让贫道陷入了此局中。”
太上老君无奈的摇摇头,所有的一切,根源在戏耍悟空上,却导致为了推进西游,需要不停的堆砌谎言。
纵然是三妖跟车迟国百姓,供奉三清二十年,但是想要让太上老君为其洗冤,这是撬动了量劫,后果太大。
到这个时候属于是越做越错,不做不错。
而在西天灵山,如来佛祖同样被这三个小妖引发的大势所震惊。
那高高在上的面容上,罕见地露出一丝凝重。
原本在他掌控之中的西游布局,因这三个小妖的死,出现了巨大的变数。佛门此前对三妖的定性,如今被天道彻底推翻,这无疑是对佛门威望的沉重打击。
而此时金灵圣母与乌云仙正在交谈。
金灵圣母微微摇头,眼中满是感慨之色:“此三人,有情有义,为了证明自身清白,竟敢舍弃自身性命,博取那一线生机,如此胆识与气魄,理应为我截教弟子。”
乌云仙点头称是:“掌教师姐明鉴,此次他们以死博取天道证其清白,封神有望。若是不然,此三妖灭佛之举,佛门断然不能让其活命,我们硬保其命,反而提前跟佛门决战,并无好处,虽落得个身死下场,然而名声必将传世。待此次封神之后,下次量劫之时,便可让其入我截教。”
金灵圣母轻轻叹息一声:“子煜好谋划啊。此次车迟国之事,我等截教皆未参与,却巧妙地让这一场劫难,给人教、阐教、佛教都带来了泰山之重的大因果。这三方,怕是都要因这三个小妖而陷入一场混乱之中。”
此时天道之威降临到车迟国这个国界,三界各方顿时也全都关注这件事,来龙去脉各方全都明白了。
对于一个小国家的三个妖怪,本身无关紧要,纵然是整个车迟国抹掉,也无所谓。
但是这车迟国却给捆绑上了一个重要的意义,三妖灭佛。
而佛门在三妖灭佛上,本来让孙悟空去打杀就算是结束了,然而这孙悟空因为乌鸡国的事出现了怀疑,对真相的调查,却陷入了要构造新的谎言。
可以说,若是其他的人,一般的大罗金仙,到了车迟国,直接横扫了,管他什么是非对错,既然灭佛,直接灭掉就好。
但是来人是孙悟空,在某种意义上算是救了车迟国。
这才给了车迟国三妖以玄仙撬动天道的机会,才有了胜天半子的机会,不然的话,这一地的生灵,岂能有跟天庭,乃至佛门讨价还价的资格。
因为孙悟空带来了正义性的评判,导致了制造谎言,让孙悟空觉得自己正义。
可以说,一步错,步步错,这一切,都来自于抽走了孙悟空的本源,往后的事才越发的被动。
毕竟是天道降下应劫之人,又不能强行让其按照他们的意志进行。
镇元子立于那五庄观中,望着车迟国方向,捋着胡须,神色凝重道:“这三妖以死立誓,竟引得天道响应,当真是惊世骇俗。此誓将自身生死与天道公义紧紧绑定,好谋划啊!太上不能洗其冤,却如同子煜所言,信仰终被信徒所牵制,此因果,不入为妙!不过,这三小妖却让佛门逼到了存亡之危,当真是胜天半子。”
对于车迟国的事,每个层级的人有每个层级的看法。
而镇元子的看到的则是,这三妖供奉三清二十年,形成了因果,如今三妖灭佛,却请三清为其洗冤,最终形成了被信徒所裹挟的情景。
试问,当遭受莫大的冤屈,供奉几十年的神都不去为其洗冤,那么众生则会失望,若是为其洗冤又将陷入更大的困境。
这岂不是就是被信徒所裹挟吗?
曾经殷子煜五庄观论道阐述的第二条,就这里得到了验证,就算是太上老君都能遭受其祸,其他人呢?
然而,当太上老君不能为其洗冤的时候,三妖竟然以身死为赌注,立天道誓,此乃是最高级别的自证方式。
那六月飞雪,于盛夏之际突降,则是天道对其冤屈的具象化认证,这无疑是对天庭调查结果与佛门定性的全盘否定,更是将天庭系统的失职暴露无遗。
更是让太上老君因为这件事遭受巨大的影响,天道都响应了,天上都没有为其鸣冤,这件事顿时引起三界的唏嘘。
冥河老祖在那血海之中,发出一阵阴恻恻的笑声:“嘿嘿,这佛门怕是要头疼咯。这三小妖摇身一变,成了天道认证的蒙冤殉道者,西游之路,一路降妖除魔的正义性崩塌了而成笑柄。嘿,有趣,有趣。这信仰之道,也让太上遭受无妄之灾,还好贫道的阿修罗界也算是最纯净信仰,众生的信仰,不要也罢。”
鲲鹏在北冥之渊感叹道:“天庭这次也是颜面尽失。游奕灵官的真被天道证伪,从此天庭之事难辞其咎了。那三小妖供奉三清多年,太上老君却未响应其申冤,嘿,信仰这东西,还是不要为妙,纵然是太上,也被其裹挟,这车迟国三妖,灭佛之后以兴道求生,胆量确实大,竟然掀起佛道相争的因果,这子煜说的对,信仰一途看似风光,一旦信仰崩塌,那些依赖信徒香火愿力维系自身存在的神祇,便可能面临陨落之危,完完全全受制于信徒。堂堂仙神,却要将自身安危系于凡人的一念之间,这是何等的可悲!不过这车迟国之事是不是子煜所谋?”
大神的看法,关注点在信仰本身上,三个小妖的生死,乃至是车迟国众生的存亡并不在意,在意的是影响多大。
正义,邪恶这些东西,只存在于蝼蚁层次,而到了这种准圣层次则有新的评判标准。
这车迟国之事,自乌鸡国而起,量劫之众全都预料不到会有如此演变,而三妖供奉了二十年,因为不能回应却遭受了如此反噬,岂不是让人惊心?
不管是起因如何,结果如何,太上老君的确是被蝼蚁给裹挟了,享受了二十年的信仰却被裹挟遭受如此大反噬,这才是让众多大神沉思的事。
也就是说,原本因果不沾身,但是享受了因果,则因果实质上沾身了,虽然没有要求你们供奉,但是外界的声音会有评判。
现在鲲鹏怀疑这是不是故意拉太上介入此因果?
其实殷子煜并未参与,完全是三妖主动搞得灭佛兴道,企图求三清庇护自己,虽然三妖的确修道,但是如此作为的确带着保命的心思。
太上老君不为其洗清冤屈,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却因此遭受了一些反噬。
西王母此刻秀眉微蹙:“这三妖莫非是子煜棋子?这三妖以命为棋胜天半子,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有些类似于子煜的手段,然而三妖灭佛兴道之事,谋划太明显,若是如此,恐怕授人以柄,太上岂能善罢甘休!”
对于佛门给悟空制造谎言,让悟空灭杀三妖,震慑三界那些胆敢灭佛者,各方都知道,这没什么了不起,现在都在怀疑,这个局是不是殷子煜搞的,未来还会不会借此继续扩大此事。
一时间,各方顿时把目光落到孙悟空的身上。
因为所有人全都知晓,这车迟国所有事的引动,都是来自于孙悟空,没有孙悟空也不会出现这般景象。
而孙悟空会如何引动这个车迟国之事。
此时见到三个国师骤然身死,那车迟国国王双眼瞬间瞪大,顿时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地。
王后亦是面色惨白如纸,娇躯摇摇欲坠,紧接着瘫倒在旁,两人相拥而泣,哭声悲恸,嚎啕大哭在这被白雪覆盖的天地间回荡。
这国王跟王后对这三个国师可是有真感情。
正所谓真心换真心,原本的西游,孙悟空杀了三妖之后,这国王跟王后也是这般嚎啕大哭了整整一天。
从早到晚,如今这个西游改变不是很大,最终结果依旧是身死。
而孙悟空则是被三个国王哭嚎的心烦:“你们哭什么,这或许是有妖怪故意降雪,迷惑于你们,你怎么这等昏乱!他们本是成精的山兽,专门到此害你,因见气数还旺,不敢下手。若再过二年,你气数衰败,他就害了你性命,把你江山一股儿尽属他。幸俺老孙等早来,除妖邪救了你命,你还哭甚?哭甚!不知好歹的国王,快些给俺盖了通关文牒离去。”
国王涕泪横流,悲愤交加地怒视着唐僧师徒,嘶声吼道:“你们这些僧人,究竟为何要逼死国师!他们一心为我车迟国,这些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哪一样不是国师的功劳!”
王后亦是泣不成声,哭诉道:“国师待我们恩重如山,待这国家和百姓更是尽心尽力。你们一来,便污蔑他们带来旱灾,如今逼得他们以死明志。你们于心何忍!如今六月飞雪,你还有何话说?如今国师已死,你们还要坏其名声?你们如此污蔑国师名声,这通关文牒就不给你们。”
唐僧听国王不给通关文牒,顿时慌了,立刻说道:“陛下,贫僧等并非污蔑,全权为陛下一片好心!”
国王指着漫天大雪说道:“和尚,你且说说,为何会天降大雪,这车迟国的事,你又知道多少?”
“这”
唐僧一下子被问的语塞了。
而国王立刻说道:“寡人便给你们说说车迟国二十年前到底发生什么!”
“三十年前,不知为何毫无征兆,忽然从乌鸡国如潮水般涌来一大批和尚。这些和尚似乎颇为富有,他们开始大肆购置土地,一座又一座寺庙在我国拔地而起。从那时起,便与我国本土的道门产生了激烈冲突。那时,寡人尚且还是太子,亲眼目睹这些外来和尚为了在车迟国站稳脚跟,竟与本土一些心怀不轨的僧人勾结在一起,沆瀣一气,不择手段将所有道士逼走。”
“到了二十三年前,全国突然爆发大旱。烈日高悬,炙烤大地,河流干涸,庄稼颗粒无收。可那些和尚呢?面对如此天灾,他们毫无办法,完全解决不了降雨的问题。不仅如此,他们的所作所为更是令人发指!那些和尚暗中豢养盗匪,致使整个国家盗匪横行,为患四方。盗匪肆意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