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27章 大明从此走向开拓

第127章 大明从此走向开拓(2/2)

目录
好书推荐: 漫威:冒牌发明家 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吞噬星空:武神之心 人在斗破,系统却在大主宰 斗罗金铲铲:每年一个海克斯! 妖天子 踢球的时候要称GOAT 兵家第一圣

千古罪人!

李显穆甚至把他的父亲也加入了进来,这更让所有人明白了他的坚决。

“元朝使用海运,从江南出船,到达天津卫和大都,只需要十天,一年能够转运三百多万石粮草!

我大明的船只制造更为发达,一年甚至能够转运五百万石的粮草。

而其路途上的耗费,只有河运的十分之一!

若是走海运,陛下北征岂止一次,便是五次,粮草也绰绰有余!

走海运运粮,顺天才是真正的顺应天命之地!”

运粮时间极短,中途所耗极少,海运几乎是完美的运粮方式。

后世明朝和清朝,却被官僚集团所裹挟,其统治者也畏惧大海,导致一直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才开始改为海运。

“海运当真如此完美?”

朱棣见李显穆言之凿凿,亦不禁再问,他心中如同明镜,当初迁都北京,大多数人反对的原因,就是北京周围太过荒芜,江南的粮草转运过来所耗费极多。

“以运粮而言,的确完美。”

朱棣听懂了其话中未尽之语,“那就是说有不妥之处?”

“若是传递军情等,自然还是从运河而行更快,海运的好处在于,能够将极其笨重的东西,快递转达。

而且,海上是有海盗的。”

李显穆并没有回避海运的问题,“比如说那些从日本国流浪出来的倭寇,就会造成危险。

这就需要郑掌印麾下的下西洋船队了。”

郑和恍然。

他方才还想说,下西洋的宝船,其中很多是不能用来运粮的,那都是打仗的船。

“用西洋船队来为大明的粮船护航?

倒是不错,若是不远行万里的话,其大船靡费并不多,节省下来的钱财,绰绰有余,这便是你的想法?”

“陛下,不仅如此。”

李显穆微微挑起一个笑意,但是说出口的话却冷冰冰的,“对那些倭寇要主动出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呢?

海运的路线是这一条,我大明的船既然要从这里走,那这里自然就是我大明的疆域了。

只不过这疆域在海上而已。

日本离得那么近,还有夷洲、琉球,这些国家都要听话,我大明才安全。

微臣看,我大明有必要在这些地方都安置一些军队,不时巡航,打击海盗,以保卫我粮道安全。”

朱棣很快就意识到了另外一件事,他指着堪舆图上交趾的位置,“朕记得张辅说过,这里是一处上佳的可以建造海港的地方。

按照你的说法,若是朕在交趾这里布置一支军队的话,岂不是能从京城直接南下,不走陆地就直达交趾,从京城到江南十天,从江南出发,到这里也不过就是十天吧!

二十天内,我大明的军队,就能到达交趾?”

这下几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纷纷上前望着那幅堪舆图,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从京城到交趾,直线距离超过五千里,行军的话怕是有七八千里了,现在突然说这么远的距离,竟然只要二十多天?

张辅一直以来在朱棣耳边吹得风,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极强的效果!

“陛下所说自然是没错的,但是海上有风险,当初元朝征讨日本,就两次被海上的风暴导致全军覆灭,不能每次都大军出动,最好的办法是在港口这里驻扎一支数千人的军队,然后按时从江南走海路送粮草过来。”

朱棣本来还有些犹豫海运之事,现在发现了军事用途后,立刻沉声道:“今日之事,内阁给朕上个章程,通知六部五府堂官上殿,朕有大事相商。”

————

廷议下西洋事,语及漕河、海运之利弊。

显穆慨然:“都燕则百官卫士仰需江南,取河运之法,江南之民命竭于输,太府之金钱靡于河道,都燕为害天下。

漕河视陆运之费省十三四,海运视河运之费者省十七八,河漕虽免陆行,而人挽如故,取海运之法,民无挽输之劳,国有储蓄之富,江南之民不废其力,而京都井然,都燕有利天下!”

帝欣然纳之,曰:“显穆之策,功在社稷,利于万世。”——《明史·李显穆传》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这阴间地下城谁设计的! 1980:我有一口灵泉 你不准玩宝可梦!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这个鸣人是玩家 木叶:宇智波的绝对正义 魔法帝国两万年 你越信我越真 从火影开始提前兑现未来 动物神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