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切割(1/2)
第188章 切割
林薇一家,是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成功典范。
但是在林薇成功的背后,却存在着20人参加培训,只有5人脱颖而出的残酷!
小王推着自行车,穿过垡头老旧社区里纵横交错的巷道。
作为一名工作两年的社区志愿者,这片区域的每一棵树、每一块松动的地砖,他都了如指掌。
拐过街角,他一眼就看到了林薇的父母。
老两口正并肩往回走,步履轻快,脸上是那种藏都藏不住的、被喜悦浸透了的红光。
老林手里甚至还提着一个印着“轻松慢行”logo的精美食盒,小心翼翼的,像是捧着什么宝贝。
小王笑着停下车,打了声招呼:“林叔,看你们这高兴的,遇上什么大喜事了?”
“是小王啊!”林妈妈立刻笑得合不拢嘴,“是大喜事!我们家薇薇……她转正了!以后就是‘轻松慢行’的正式师傅了!小锤子还要亲自带她!”
“真的?!”小王也由衷地感到一阵激动,“那可太好了!我就知道,薇薇肯定行!”
目送着老两口兴高采烈地走进楼道,小王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混杂着辛劳与自豪的情绪。
外人只看到了林薇今天的风光,看到了“轻松慢行”给出的惊人待遇,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一个“转正”,背后有多少人、多少环节在默默付出。
他至今还记得之前,当“轻松慢行”联合街道办推出这个视障人士就业计划时,整个社区的忙碌景象。
街道办筛选参训残疾人、通知动员、对接社区场地与后勤;
像小王这样的社区志愿者有3-5人,负责参训者接送、协助盲道引导、培训期间的生活照料(如打饭、饮水)。
林薇,就是小王亲自通知、并负责接送的!
小王推着自行车回到
社区工作站时,一股凉气从门里扑面而来,驱散了身上的暑热。
站里那台老旧的立式空调正呼呼地吹着,同事们正围在办公桌旁,像是在研究什么新奇玩意儿。
“小王,快过来!”李姐一见他,立刻兴奋地招手,“瞧瞧,轻松慢行派人送来的慰问品!”
小王凑过去,只见桌上整整齐齐地摆着几个牛皮纸色的帆布手提袋,袋子上用简约的线条印着“轻松慢行”的logo和一句“致敬基层工作者”。
袋子里的东西不多,但每一样都透着心思。
最显眼的是一个深灰色的保温杯,磨砂质感,线条流畅,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小王拿起来掂了掂,心里咯噔一下。他这种年轻人对这些东西门儿清。这牌子他曾在商场的精品厨具区见过,一个杯子,价格够他一个星期的伙食费了。
杯子旁边,是一管防晒霜。包装是简洁的日文设计,白底蓝字,看着就清爽。有同事正把它拿在手里翻看:“还挺洋气,spf50+,这是啥意思?”
“李姐,这可是好东西!”小王忍不住说,“这是防晒指数,50+是最高级别的,专门给户外活动的人用的。这牌子我女朋友念叨过,死贵死贵的,说是抹上又清爽又不油腻。”
“是吗?那可真送到心坎里了。”同事闻言,小心翼翼地把防晒霜放回袋子,仿佛那不是一管化妆品,而是什么贵重药膏。
袋子里还有一个用防水小袋子密封的方块,摸上去凉丝丝的,拆开一看,是一条高科技冷感毛巾,浸水后一甩就能瞬间降温。此外,还有几盒菊决明子茶包和一小盒独立包装的盐津话梅,都是消暑解渴、补充盐分最实用的东西。
没有华而不实的果篮,没有甜得发腻的点心。每一样东西,都精准地戳中了他们这些顶着烈日奔波在社区里的志愿者的需求。
看着这些东西,小王抿了抿嘴,向同事问道:
“有几个成功了?”
“五个!”同事苦笑道,这种残酷的淘汰率,让他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有个好消息,那十五个被轻松慢行淘汰的,已经陆续被六指生、富桥等连锁店哄抢一空,据说最早淘汰的那个,已经是某家中端店的高级技师了。”
小王没说话,只是默默拿起那个写着他名字的礼品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