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收官(2/2)
肯定不是。
这是明着收买笼络人心,定然是有人下了死命令。
如此一来,这地方和云内一样,与宋廷的基本没有什么干系。
针扎不进,水泼不进,属于完全是定难军的地盘了。
——
河东,太原。
庆贺的浪潮刚刚过去,衙署内依然弥漫着一股喜庆的气氛。
陈绍要东进,去收复幽燕,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而且万事俱备,只待他一到,基本就是彻底成功。
此番斩杀了多名女真大将,还有宗室,被全歼的猛安谋克不计其数。
女真本来就不怎么厚实的家底,被弄了个大的。
就算是不北伐,十年之内恐怕他们都很难再有南下的力量了。
而陈绍,只需要将河北的运河疏通,将道路铺好,便于调动物资。
休整个一年半载,就可以继续北伐。
如今边境四夷的威胁,反倒成为有唐以来最小的。
曾经中原大敌有两个:北边草原的匈奴、突厥;
西南的吐蕃。
如今吐蕃被老天爷砍了一刀,已经沦为臭要饭的,除了每年快要饿死的时候,下山来抢一把,其他时候都老老实实挨饿。
西凉府组织一些护农军,打他们都绰绰有余。
而草原上的鞑靼部落,此时松散、落后,就跟一群野人差不多。
如今世上最能打的鞑靼人,恐怕都在定难军中。
其实在大唐时候,帝国东北这群契丹、室韦、女真.都是一群小部落。
他们虽然悍勇,但是无奈地盘不大,所以一直不怎么成威胁。
如今,反倒是这里,时不时冒出一些大敌来。
单纯防御这一块的话,相对是很轻松的。
天气越来也凉,陈绍穿的倒是暖和,看上去像是胖了一圈,也更加有威严。
“虽然久不披甲,大王毕竟是战场上磨砺过的,瞧着确实英武!”
说话的是张纯孝,一个不怎么拍马屁的人,此时乐的根本合不上嘴。
他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属于那种大宋的公卿士大夫,在放下包袱转投代王之后。
天地一下子就宽了.
阵营转变,立场改变之后。
放眼望去,如今这个时代,简直是所有有志之士梦寐以求的时代!
张孝纯也不完全是拍马屁,他是打心底这么觉得,其他官员也差不多。
陈绍此番,带着吴阶派来的两万人,去收复幽燕,根本就是养声望去的。
朝廷这下是真的封无可封了。
“大王此番前去,旦夕之间,就可以收复幽燕。若是那郭药师识时务,就该早早来投降。”
“没错,否则就犁庭扫穴,浇灭他割据的春秋大梦!”
陈绍看着手下们的模样,其实心中也有些担忧。
他需要平衡的事情很多,手下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迫切欲望,已经是明面上的事。
可大概率看来,接下来并没有什么开拓空间。
北伐也得准备一段时间。
对付常胜军,也用不了多少人。
大宋这个模样,更是不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威胁。
这次收复幽燕,自己确实是封无可封了,但是手下的将领,自己必须给他们争取更大的官职、爵位。
若是有人行劝进之举,如今是不是最好时机,会不会被架着上位,又会造成哪些隐患。
这些事,都需要陈绍一个人来想。
他有时候会在夜里,和李师师讨论,一起琢磨。
但是也得不到什么回馈。
这种事,师师肯定是不会影响他的,一般只是温柔地鼓励他几句。
其实陈绍就是要这种陪伴的感觉。
他要是真想得到回馈,就去找李玉梅了,后者肯定劝他上进。
这时候要是幽燕前线那群大头兵,真的就脑袋一热,给自己披上一件皇袍。
其实是很亏的。
因为如此一来,除了一个皇帝的虚名之外,什么实际的好处都没有得到。
而且失去了自己一直以来,经营的‘师出有名’的声望。
陈绍真不急。
用不了多久,等时机真正成熟之后,再水到渠成,平缓顺利地转移权力,才是最好的选择。
那样的话,可以减少中原的内耗,把力气朝外使。
因为陈绍实在是太年轻了,一点压力都没有。
衙署的大堂内,声音嘈杂,一群兴奋的官员仍然在热烈讨论。
时不时有人,跑到陈绍跟前来,询问一些杂七杂八的问题。
出征在即,陈绍没啥心情和他们一样狂欢,敲定时辰之后便回到自己府邸。
王府内同样热闹。
那些赖在河东不走的,都以为自己是掏上了,削减了脑袋也想跟王府搭上关系。
李清照他丈夫的死,其实很大责任,也要归咎到这些人身上。
他们因为嫉妒这一家人能和代王府说上话,还能经常出入代王府,这才恶语中伤。
偏偏赵明诚病的又利害,再加上几次误会,这些原本就是一群嫉妒的小人造的黄谣,对赵明诚的攻击力瞬间翻倍,让他死的有些冤枉。
陈绍回到内宅,恰好瞧见茂德和李清照一起并肩出来,两个人看着都不太开心的样子。
他默默打量了一下,李清照瞧着有些憔悴,一身素白的孝服。
他听院子里说过,因为山东局势紧张,张叔夜和曲端针锋相对,而赵明诚的老家就处在漩涡中心。
所以族里让她先别扶灵回去,而是选择再等一等。
因为那些谣言的事,两个人都有些尴尬,对视一眼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尊夫的事,我已经听说,还请赵夫人节哀。那些造谣小人,我也派人查出一些来,希望能告慰尊夫在天之灵。”
李清照敛裾道:“多谢大王,大王待人宽厚诚恳,对我亡夫有救命之恩,真是无以为报。没想到这些腌臜小人,无故造谣,毁谤大王声誉,我该赔个不是才对。”
陈绍呵呵一笑,道:“夫人言重了。”
茂德的丈夫也回来了,她本该开心的,但也有一大堆的糟心事。
都是茂德以前没想到的,她还以为丈夫回来就万事大吉了。
每次碰到这个因为美貌被记入史册的人,陈绍都忍不住多看一眼。
她确实是生得一张美貌大方的鹅蛋脸,是最符合这个时代审美的,很是耐看。
圆润的额头下、五官端正姣好,眼睛顾盼有神,身材也相当好,得体的举止和服饰、仍掩不住那凹凸有致的身段。
“恭喜大王,将鞑子赶了出去。”茂德抿着嘴唇说道。
“都是将士们用命,我何功劳。”
她们和陈绍的关系,也是慢慢熟络起来了,多聊了几句才互相告别。(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