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东方之子2(2/2)
“李玉春?”
她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
一一你对李玉春评价很高?”
柴净仔细打量著面前的年轻导演,对於他颇为大胆的谈话风格非常喜欢一一所有谈话节目的主持人都喜欢这样的受访者。
郑钱自然知道自己发言出格』的坏处,
但同样,出格的发言也是取大眾注意力的绝佳方式。他不奢望在电视上胡吹两句李玉春,就能吸引到她庞大的歌迷群体,但吹一吹又没坏处。
再者,受访前,猫果树就拿到了採访问题的框架,相关回答早就经过公关部门反覆斟酌了,他也不担心真的惹出什么大乱子。
所以,听到主持人的反问,他很严肃的点了点头:“是社会对她评价很高。还是刚刚那个问题,时代发生变化,电影不再是精英製作、大眾消费的艺术品了,而是大眾製作,大眾消费的“消费品”。”
“一一从艺术品到消费品·就像手抄书到印刷书的变化?”柴净打了个比方。
郑钱心底忍不住鼓了一下掌,他可以鄙夷面前这位主持人的认知,却不能否认对方的才思敏捷:“非常精妙的比喻,对的,可以这么理解。纸张与印刷术是两次伟大的平权,同样,数码摄影和网际网路,则是另外两次伟大的平权。”
“一一这句话怎么理解?”
“去年拍《天才少女》前,我就跟中影的韩总提过这个说法:数码摄影,极大降低了拍摄成本与拍摄难度,让普通人也能拍电影了。就像你刚刚举的例子,印刷术诞生前,《圣经》只能由教土们抄录、教士们释读,但印刷术出现后,《圣经》大量传播,普通人也有了解读的机会,这是欧洲文艺復兴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数码摄影和印刷术的重要性不相上下。
另一个,网际网路是第二次平权,因为它能让普通人拍的东西都能找到观眾,这很了不起。我们一直说,社会上的大部分生意基於信息差,现在科技重创了文化客,拓宽了渠道。这种变化会让未来出现更多的导演、更多的演员、更多的编剧。
未来的导演,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布道者,而是与观眾平视的对话者,是文化產品的生產者。就像我之前说的,群眾喜欢喜剧,我们就研究如何把喜剧拍得更好笑更有深度;喜欢悬疑,我们就研究如何把悬念玩得更精巧。这不是墮落,这是一种新的、更民主的创作生態。我的《摄影机不要停!》能在岛国大卖,《whatarewords》能上奥普拉秀,在在youtube火,不是因为它遵循了某种精英的范式,更不是因为它遵循西方的敘事逻辑——而是因为它触动了普通人最共通的情感,符合当前很多观眾的心理需求。”
“一一这是你对华夏电影未来发展的看法吗?”
“这是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看法。”
“一一按照你的观点,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时代,华夏电影会不会更多借鑑西方的敘事创新,来適应更广阔的市场?”
“这是你的观点,不是我的观点。”
“_一但我注意到你刚刚在回答中频繁使用了『平权”『民主”『群眾』或者『自由”这样的词。”
“这些词什么时候变成西方敘事了呢?这些难道不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好愿景吗?”年轻导演一脸真诚的看向面前的主持人。
主持人哑口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