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正式面向大众的小梅二代(2/2)
“步子是不是太大了?这东西潜力无穷,一旦公开……”
“正因为潜力无穷,才要及早融入主流。”
洛珞接过话,解释道:
“时光的第二代智能手机,最快下季度就会上市,它将首次内置这个经过优化的‘智能助手’。”
“现在的手机?”
张云超下意识提出了最实际的疑问,这正是当下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
“就现在的手机算力,塞得下它?塞进去能用?”
不是他看轻洛珞和时光科技,而是当前的所有旗舰智能手机都做不到吧。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芯片性能与内存和洛珞前世印象中的相比,差距巨大。
洛珞给出了符合当前技术背景的严谨答案:
“当然塞不下,不过手机上运行的只是一个精巧的前端交互界面,所有复杂的逻辑运算、自然语言理解、内容生成,都在北仑的数据中心里完成。”
他进一步描绘着应用场景:
“未来的用户只需要按下手机上的专属按键,对着手机说出指令,比如‘查询今天的天气’、‘设置明早的闹钟’、‘找一家附近的川菜馆’,或者像刚才那样,简单说‘帮我写个会议开场白’,语音通过网络传输到北仑超算中心,在那里处理完,再将结果文本或语音反馈回手机。”
洛珞强调道:
“在初期,它主要体现在语音操作手机基础功能,如闹钟、提醒、通讯录查找的便利性上,以及快速信息检索整合和简单的文本草拟辅助,类似刚才的发言稿初稿,目标是先让智能助手的‘概念’落地,成为手机的一个实用工具。”
张云超默默听着,脑海中飞速运转。
对于洛珞的话他当然不会有丝毫的怀疑,也就是功能上,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问题,人工智能的突破往往伴随巨大的技术风险——不可控的行为、潜在的逻辑漏洞、安全后门风险。
“这‘核心协议’的开发路径是否清晰可控?是否存在外部技术依赖或未知风险?”
张云超开口问道。
虽说产品或者软件上架前,运行的底层逻辑肯定要经过专家审核,但当某样科技成果超越时代太多,审查也未必能有什么作用,尤其这还是洛珞的手笔。
因此张云超也没有遮掩,直接开门见山的问了出来,相比于那些所谓的专家审查,他倒是更相信洛珞自己的回答。
“放心,我们的开发路径记录完整,每一行关键代码都有可追溯的独立研发日志,有我们自己的理论基础支撑,不存在对任何已知国外开源框架或商业技术的直接依赖,更没有所谓的‘暗门’或未声明的外部模块嵌入。”
“而且核心协议本身是一个经过极度精简和优化的‘种子’。我们将其封装在专用固件模块中,物理隔离,读写权限加密锁死,杜绝直接外部接触和逆向工程,绝对的安全保密。”
洛珞对此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回答道。
不是他过分自信,而是实际上小梅的防护措施还要更加严密,被窃取的可能性几乎为0,更不要说小梅可是系统出品,他还没见过谁能窃取系统的任务奖励了。
“所有与外界的数据交互通道,完全依赖我们自主开发的‘织网者’安全网关,它不仅仅是数据采集管道,更是一个强大的双向过滤器。外来的数据,无论是用户指令还是网络信息流,都需经过‘织网者’的‘沙箱模拟’和基于规则库+行为学习的‘风险识别’双重预处理。”
“任何含有未授权访问、恶意代码、模式异常或超出预设知识边界的信息都会被拦截、净化或标记隔离,确保核心环境纯净,反之,‘小梅’输出的任何信息指令,也需经‘织网者’语义合规性和安全策略审核才能发出。”
洛珞让张云超对此放宽心,他的东西当然不会让别人随便觊觎了。
而张云超闻言也果然松了口气,对于洛珞的话他当然不会有任何怀疑,只要安全上没有问题,那就好说,至于程序本身即便出了问题,那后面再改善就好了,别的都不是问题。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把它拿出来?”
张云超继续问道。
“九月份吧,按照正常的时间,时光的二代智能手机也是那个时间发布,正好让小梅二代跟着手机一块,正式面向大众。”
洛珞回答道。
张云超听完顿时乐了起来:
“你不仅学术研究搞得好,做生意也是把好手啊,跟这么个大杀器绑定上,到时候手机肯定要卖爆了。”
“哪的话,产品部那么多人还有张嘉文在,主要都是他们定,我就管管技术而已。”
洛珞面对张云超的夸奖则是谦虚的摆了摆手,表示这都是下面人的打算。
“你就谦虚吧”
张云超自然是不信,时光科技如今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顶尖企业,这么一个庞大的商业集团的老板,洛珞当然不可能只有技术,无论是驭人的能力还是对商业市场的判断,都绝非一般人能比。
事实也确实如此,关于这次智能手机绑定小梅二代上市的操作,甚至是时间都是洛珞定下的。
他的记得很清楚,今年的下半年苹果就将推出他们的经典机型——iphone4s,这个未来几年都将在手机市场称霸,甚至十几年后都有人怀念的经典机型,当然需要他早做准备。
就如同阿凡达上映前,他提前搞出了《流浪地球》一样,抢走了本应属于对方的大量票房。
这次也是一样,他要在iphone4s进驻国内前,依靠首次问世的小梅,彻底抢占下国内智能手机的市场。
甚至在后续的半年里,以最快的速度推向海外市场。
而办公室里的谈话还并未结束,张云超更关注的点还在后面,那就是这一技术对于国家层面的战略价值。
一方面这种技术一旦公开商用,其战略价值将无法掩盖,国家该如何有效保护核心代码、算法和训练模型?如何应对国际上的技术觊觎和潜在的封锁打压?
更重要的是,除了智能助手方向,它在国家重大工程,如军工装备研制、高精度复杂系统模拟、网络安全监测上的潜在应用前景和价值评估报告布置何时能提出?
随后,洛珞便就张云超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解答。
两人最终谈了什么无人知晓,就连两人最信任的身边人王秘书和秦浩都不得而知,只知道张书记在这场谈话后的下个星期一,召集了分属各大研究所,中科院的多名院士和计算机体系、信息安全领域超算中心建设几个领域的泰斗,召开了一场机密会议。
而这场会议,虽然洛珞并未出席,但时光科技却作为代表安排了一个项目负责人前来参加。
这场由科工委牵头,时光科技为基石,各大信息领域的专家参与的专项会议,对于华国的信息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只不过目前还没有丝毫显露出来。
至于普通的民众们能感受到的,则是隶属于时光的各大网站和软件上,开始同时打起的一则广告——“未来触手可及,首次搭载人工智能小梅的时光二代手机将于9月10日正式推出,敬请期待。”
画面上只有一部概念化的手机轮廓,中间悬浮着一个简洁的、散发着幽蓝色微光的球体剪影,下面则是关于电池、屏幕、摄像头等相关提升的简介。
时光科技的一则预告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原本就波澜起伏的互联网舆论湖面,瞬间激起了滔天巨浪。
要是搁往常,时光手机的忠实用户以及洛珞的粉丝们,早就开始对手机的性能开始讨论了,尤其是电池方面的优化,这部分一向是时光的重头戏,电池的耐用度目前还没有一家能出其右。
不过这次不同了,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都放在了另一个地方:
“人工智能?小梅?”
“手机搭载人工智能了?等会,我没穿越吧,今年还是2011年吗?”
“人工智能?嵌入智能手机?”
这两个词组在科技爱好者群体中如野火般疯狂传播,迅速燎原至大众视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