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开国大典》交稿(1/2)
第551章 《开国大典》交稿
坐在车上,张广年看到汤达成满脸苦涩,忍不住指点道:“老汤啊,你是作协书记处书记,有些事儿该扛就得扛。有些事情需要请示上级,就必须请示上级。
任何一个职位都能会遇到本职难以解决或者难以决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你要分清问题,找到可以去解决问题的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下属或者领导。”
张广年明白汤达成的难处,但是也不赞成他做一个不粘锅。汤达成是作协书记,王濛是作协副书记,可是从去年六月开始,王濛就已经成为文化部领导。成为了他这个书记的领导。
汤达成听到后若有所思,衝著张广年讲起自己的为难之处,作协的这副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刘一民专心开车並没有插嘴,张广年的话听著像是什么都没讲,其实什么都讲了。
自己能处理的自己处理,处理不了的找上级,但找上级不等於自己不担责。
汤达成听完张广年的话,准备把赴作协赴南美交流代表团的名单擬一个大概,交由文联和部里去决定。
目前文联的主席还是周杨,但是因为前几年“精神污染”遭到批评,身体情况再次恶化,已不再负责文联的具体工作。
但由於这一届还没结束,名义上他还是文联主席。明年在全国文联的工作会上,曹禹將正式被选为文联主席。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来到文化部,三人立即找到了正在处理工作的夏言,门口的等待室內挤满了人,简直搞成了菜市场。
张广年找到夏言的秘书,低声讲了几句,告诉秘书此次前来的目的。秘书看了一眼三人,点头道:“等结束后,我跟沈老讲一下。”
“好。”
张广年拉著刘一民和汤达成来到走廊的尽头低声聊著天,主要是梳理一下匯报內容,到时候好让夏言快速明白几人前来的意图。
“一民,到时候你匯报吧。你把你的思路给夏言同志讲一讲,如有需要补充的,我在旁边做补充。”张广年笑著说道。
汤达成这次没有犹豫,表態道:“一民,我代表作协支持你!”
“多谢了两位,那到时候就我说吧!”刘一民说道。
三人刚聊十分钟,夏言办公室的门就被打开了,刘一民看到刘佩然从里面走了出来。
刘佩然看到刘一民愣了一下,走过来好奇地问道:“一民?你是来跑经费的?不对吧,咱们文研所的经费一直够啊!”
“刘厂,提经费多俗吶,有一点作协的事情想要向沈老匯报一下。”刘一民笑呵呵地说道。
刘佩然闻言:“夏言同志心情不是很好,你们可要注意点。过年了,这办公室搞成了菜市场,说实话,要是我我也高兴不起来。”
还没聊上两句,夏言的秘书立即冲他们招了招手,示意他们进去。刘一民三人当即朝著办公室的方向走去,汤达成情不自禁地握紧了手中的文件。
刘佩然佩服地说道:“你们插队啊!我们都快等了一上午了,后面的人要咬牙嘍。”
刘一民一边走一边询问了一下《绣春刀》和《南侨赤子》的票房情况,刘佩然笑著说道:“《绣春刀》和《南侨赤子》率先在港澳和东南亚上映,评价都很好,票房也不错。《南侨赤子》在东南亚尤为受欢迎,票房目前有九百万美元。
这不做出了成绩,我要经费都得绷直了身子要。”
“为啥?”汤达成隨意地问了一嘴。
刘佩然拍了拍腰杆:“咱腰杆太直,弯不下去嘛!”
“刘佩然啊,刘佩然,我还以为你是腰间盘突出呢!”张广年打趣了一句。
“哈哈哈,祝你们匯报顺利,我得回厂里安排工作了。”刘佩然哼著《南侨赤子》的主题曲,晃悠悠地离开了文化部。
走进夏言的办公室,夏言正拿著热毛巾敷头。他看到三人进来后,指了指沙发,头疼似的呻吟了一声,搞得三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该不该讲。
“你们三个別站著了,赶紧坐。”夏言將毛巾从额头取下擦了擦脸,疲惫地说道。
刘一民吸了一口气,又將宋希濂和白先勇的事情讲了一遍。夏言没有说话,继续听刘一民讲了下去。
“当时我跟宋希濂將j说,要是他实在是有顾虑,就以我的名义邀请他来大陆访问。后来我又一想,邀请一个人也是邀,一群人也是邀,无非是多费点吃的和住的。”刘一民笑著说道。
汤达成接话道:“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
“老汤这话听著不好听,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况且人成团,影响力大,方便咱们做两岸文艺领域的统一战线工作。”张广年觉得汤达成的形容不太对,连忙补充了几句。
夏言右手拿著茶杯,左手的茶杯盖非常有频率的磕著茶杯边儿,眉头忽而紧皱忽而舒缓。
刘一民看了张广年和汤达成一眼,三人都没有再说话,静静地等夏言思考。
屋子里很安静,掛在办公桌对面的钟表“嗒嗒嗒”的行走著。过了好大一会儿,夏言才缓缓地吐出几个字:“是个好主意,但咱们要考虑到对岸当局的反应。会不会引起对方的警惕和紧张?”
“所以,咱们要想办法淡化官方色彩。”张广年说道。
汤达成道:“那就不能由我们作协出面,可以由笔会或者一些研究学会的名义邀请。”
夏言將茶杯放在桌子上,起身踱步又坐下:“这件事情我支持,但是得向文联的委员通报一下相关情况。一民,你跟你老师讲了吗?”
“没有。”刘一民连忙摇了摇头。
夏言笑著说道:“以后啊,这些事情都可以跟老万讲讲,他是文联的委员嘛,再说了,以后咳,反正老万吶,得让他多担些文联的工作,不能总守著话剧和燕京文联那一亩三分地。”
张广年听到这话有所猜测,文联的工作多,但是现在没个真正管事的,很多事情进行的名不正言不顺。
刘一民感觉到张广年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面上装作什么都不了解的样子。
夏言起身拿起电话跟曹禹碰了碰意见,曹禹在电话那头表示完全支持,建议以“文研所”的名义邀请。
“老沈吶,文研所是燕大下面的所,官方色彩没那么浓厚。另外一民邀请的话,以此名义最好。文研所不是研究传统文化嘛,就以《传统文化研討会》之类的名义邀请。
我的意见是赞成!”
夏言说道:“好,我就知道你会同意。不过兹事体大,我建议文联办公室出份报告,徵求一下文联同志们的意见怎么样?”
“老沈,我不建议。越少的人知道越好,不如直接向上匯报,上面点头,文联不出面,直接交给文研所去办就行,中间少些人和事的掺和。”曹禹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夏言拿著话筒思考了一分钟,终於同意了曹禹的看法,不过在向上级匯报之前,决定向住在沪市的巴金通报一下情况。
“你们三个先回去吧,有具体的消息我通知你们。一民,你留一下。”
汤达成连忙说道:“还有一个事情,就是赴南美洲代表团的问题,很多同志都表达了想去的意愿,我们名单准备起来非常困难。”
“这个啊,你们到时候擬个名单过来,我亲自勾选,人数嘛,在六人左右为好,要择一位能够代表中国文坛的老同志。这个嘛,我来选吧。”
听到夏言这样说,汤达成七上八下的內心瞬间放鬆了下来,跟著张广年走出了办公室。
等两人离去后,夏言冲刘一民说道:“根据老万的建议,到时候可以以文研所的名义邀请交流,目的嘛,保护传统文化。你没意见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