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佛法难闻,人形难修(4.8k)(2/2)
却见府內乱糟糟一片,粗重尽弃,妖影全无。
三人大惊,出府续寻,直往前追寻七百余里,方见水怪鱼精横尸遍地,尽皆死烂,惟见一人高石匣静臥,內传婴哭声。
猴子急开石匣,唐僧见三人大喜过望:“悟空,你怎才来?那妖欲搬家遁走,再迟片时,恐不得相见矣!”
猴子道:“那妖怪本是南海菩萨池子里养的金鱼,趁海潮泛滥,走得此处,被老孙察觉,遂与木叉去了普陀,將菩萨请来,降了妖怪。”
言罢,猴子又一把住八戒的耳朵喝道:“你这呆子,俺老孙千叮寧万嘱咐,叫你等好生看著,莫叫他走脱,你倒好,俺一走,便发起懒来。”
八戒捂耳叫道:“老猪前番骂累了,略歇片时,尚有师弟在岸上看守!”
沙僧惭愧道:“这妖邪狡点,水下潜行,我一时失察,几酿大错,惭愧之至!”
猴子道:“都怪这呆子前番泄底,那妖惧极,方设法遁逃。”
八戒不服道:“下水前俺老猪便不主张,早教请菩萨,是你拖延磨嘰,才有后来之事。你也有过,谁也说不得谁。”
猴子闻言,细细一想,倒也有理,遂放了八戒。
唐僧道:“徒弟们休爭吵,快携我出河拜见菩萨。”
猴子道:“菩萨恐已去矣。”说话间,教八戒驮师出离波津,登上河岸。
却见菩萨仍佇立祥云之上。唐僧急整衣肃容,顶礼膜拜:“弟子玄奘,拜谢菩萨救命之恩!”
菩萨道:“不必多礼,你且起。”
唐僧这才起身,猴子跳上云头,来到菩萨身边道:“菩萨怎尚在此?莫非还有事未了?”
菩萨道:“確还有事,那些被献祭的童男童女,合当还其阳身,与家人团聚才是。”
话未了,木叉驾祥云御风而至,引眾孩童到菩萨面前。但见个个嬉笑活泼,哪似地府归来之状?
菩萨默诵真言,向童男女吹口清气,竇时身上阴气尽散,阳气回身。
见此,猴子道:“菩萨,既然如此,我等叫陈家庄眾信人等,看看菩萨的金面,一则接回自家骨肉留恩;二来说此收怪之事,好教凡人信心供养。”
菩萨道:“也罢,你速去叫来。”
八戒与沙僧飞跑至庄前,高叫:“都来看活观音菩萨!都来看活观音菩萨!”
一庄老幼男女,齐奔河边,不顾泥水,跪满滩头,磕头礼拜。
菩萨教各家认领孩童。庄中有善丹青者,传下影神,遂有“鱼篮观音像”流传后世。
菩萨携木叉正欲离去,只听那通天河哗啦一阵响,须臾,从水里钻出一大一小两个怪来,那小的正是此前的电九,那老怪原是这通天河底的老电,你道怎生模样:方头神物非凡品,九助灵机號水仙。
曳尾能延千纪寿,潜身静隱百川渊。
翻波跳浪冲江岸,向日朝风臥海边。
养气含灵真有道,多年粉盖头电。
他父子感恩不尽,爬上岸来,对菩萨连连点头,权作拜谢。
唐僧师徒见之皆惊,陈家庄人眾更是心惊胆战,胆小的几欲逃去,胆大的亦战兢兢贪看。
猴子出金箍棒喝道:“原来这河底还有漏网之妖,哪里来的胆子,敢在菩萨面前现身!休要上前,若到边前,便一棒子打死你!”
老电、小毫慌忙道:“大圣莫误会!我父子与那妖怪非是一路,此番特为拜谢菩萨与大圣之恩而来!”
猴子疑惑不解,正待再问。
菩萨道:“悟空且住手。他眷族原本在此河修真,这水笔之第原系他祖传之业,被那孽畜强占。若细论起来,反是吾之过失。不可伤他父子。”
猴子闻言,方收铁棒。
老电急道:“菩萨言重!今扫清妖氛,收伏怪孽,恩德重若丘山,深如沧海,我父子感激不尽!”
那电九亦连连称谢。父子二人一边道谢,一边点头权作跪拜,连点二十四次,恰如二十四拜。
菩萨道:“佛日:定慧等持,止观双运。此河阔八百里,横跨两国,向无河神管辖。若你等往后修身养灵之余,广行善事,受人敬仰,自能更通灵性,於你等大有益。”
电毫父子再拜道:“谨遵菩萨教诲,永记於心。”
菩萨微頜其首,遂携木叉而去。云头之上,菩萨吩咐木叉先归南海,自往双子河恢復原貌,不提。
菩萨既去,陈家庄人纷纷叩谢唐僧师徒,正欲解板造船渡他过河。
老电道:“大圣,莫要打船,我送你师徒过去便是。”
三藏师徒心中暗喜,唐僧合掌谢道:“有劳老,贫僧感激不尽!”若非菩萨有言在先,猴子必存疑虑;然既蒙菩萨点拨,便知老电乃是一片至诚。
师徒四人欢喜了上了白电盖上,待站稳后,他却蹬开双足,踏水面如履平地。
陈家庄眾人仍在岸上焚香叩拜,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正是真罗汉临凡,活菩萨现世。直望不见踪影方才迴转,不题。
却说那师父骑坐白电,不消一日,行过八百里通天河界,浑身乾爽登岸。唐僧合掌復谢:“累你远送,无物可赠。待贫僧取经回朝,奏明唐王,必当厚谢。”
老电道:“不劳圣僧赐谢。我闻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老拙在此修行一千三百余年,虽得延寿身轻、口吐人言,却难脱本壳。敢求老师父至西天时代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人身。”
唐僧正欲一口答应,旁边挑著行囊的八戒忍不住道:“俺说你这老电真箇是捨近求远,光看天不瞧地,方才活菩萨就在你面前,菩萨亦有大法力,你怎不请菩萨替你掐指推算一番?这会反叫俺师父替你问话?”
“俺老猪实话告你,这西天尚还远著哩,还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到达西天,那时俺老师父还记不记得都两说哩。”
老电窘道:“你有所不知,此乃老拙生平初睹菩萨宝相,一心虔诚感激,不敢有丝毫妄念,故此一时未曾想起。”
猴子却笑道:“老电何必烦劳俺师父?菩萨早已明示於你矣。”
老电闻此,愣然道:“敢问大圣,此言怎讲?”
猴子笑嘻嘻道:菩萨之言,乃是劝你莫只重修身,更要注重修性。性命双修,方是正道。若只修身不修性,纵得人身亦无人性,世人谁肯以人视你?反之,若你广行善事之余,养身更兼养性,一旦开悟,脱壳成人自是水到渠成。正所谓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既得闻佛法,何愁不得人形?”
老电闻此,身子猛地一颤,这一刻好似真的开窍了一般,垂泪直点头,对猴子连连拜谢道:“大圣之言,开我迷障!老拙今日方得开窍,惭愧惭愧!”
猴子又摆手笑道:“莫谢,莫谢!古人云:朝问道,夕死可矣;前番要俺老孙说,你確也被迷雾遮了心,只是一味修身,就连身旁之事都被迷了眼,身陷迷雾尚不自知哩。不言其他,除了你自家儿女,岂不知你许多眷族与那妖精颇为亲近,忠心於他,可见对你並无感念,反怀怨望。如此,才教那怪这般容易乘虚而入。今既开窍,见性明心,尚何忧乎人形耶?”
老电闻言,羞愧难当,亦感激不尽,直摇头道:“不不不,再不纠结矣,多谢大圣提点!你与菩萨之恩,於吾而言堪比山高海深,永世不敢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