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结论成立,戴上数论皇冠【万更求订(2/2)
思忖至此当即安排起来。
“你立刻去联系伊万尼克教授,以及东海岸学派全部的数论和解析领域专家,组建专家组对论文验证。”
“我去找德利涅教授。”
“没问题,我这就去联系。”卡茨没有任何异议满口便答应下来。
说完径直转身离开办公室。
萨纳克望着卡茨的背影直到从视野消失,方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感叹两声。
“先后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这简直是数学界的传奇。”
“希望徐真的能够做到,为数学界丢下一枚核弹。”
无论于公还是于私,他都希望徐铭能成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1+1问题。
除能够给数学年刊带来巨大影响外,更是能让国际数学界收起傲慢,真正感受到来自东方数学界的危机。
国际数学界占据主导地位持续了很多年,期间出现了很多优秀堪称天才的数学家,为数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但随着进入新世纪。
西方数学界,却难看到真正的数学天才。
在数学上的贡献,更是非常有限。
特别是徐铭这位来自东方的数学新星,开始在国际数学界崭露头角,成功解决数论中的孪生素数猜想,更加显示出西方数学家的断层。
根本找不到一个,能与徐铭相比的青年数学家。
然而大多数国际数学家,还未认清形势,不从自身层面寻找原因。
就比如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尽管国际数学联盟专门为徐铭设立了新的奖项,但他可以确信的是,若徐铭是国际数学界的一员,大概率会很顺利的诞生出新的菲尔兹奖最小年龄记录。
所以他很想借助这次机会,狠狠打击那些国际上依旧傲慢的数学家。
让他们认清现实。
不过前提是,徐铭的这篇论文,其结论能验证成功。
下秒。
萨纳克顾不上整理自己手上的东西,直接走出办公室前往德利涅所在的地方。
而数论编辑连带主编,突然变得这么急切,让其他人更加满头雾水。
奈何由于暂时不知道具体消息,只能强忍着好奇。
——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德利涅正在研究自己导师的平展上同调,并且还是尝试借助徐铭提出的方向,试着来对其进行完善增强。
他虽说是对徐铭寄予厚望,期待对方能把自己导师未完成的事做完。
可他同样不会闲着。
毕竟若真能由自己完善,无疑结果更好。
况且既然时常与徐铭讨论交流,自己什么都不去研究显然也不太合适。
但比较遗憾的是,两个多月以来,依旧没有进展。
“徐提出的理论虽然是个不错的方向,却也同样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想真正完善增强我导师的平展上同调体系框架,恐怕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德利涅暂时放下手中的笔,暗自低喃这么句,起身去给自己倒水。
就在这个时候,办公室外面突然响起敲门声。
“请进。”
他扭头朝房门的位置望过去说。
萨纳克眼下心情,和刚才的卡茨基本没啥区别,不过面对代数几何和数论领域的泰斗,他还是选择了先敲门。
听见里面传来熟悉的声音,这才推门进去。
“是萨纳克教授啊,这时候过来,有什么事情吗?”德利涅注意到来人脸上现出笑容询问。
回到原座位坐下后,不忘招呼对方。
“先坐吧。”
两人同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既是同事又有着不错的朋友关系。
自然不会显得生分。
萨纳克闻言又朝办公桌迈了两步,却并未直接坐下。
而是开门见山讲起正事。
丝毫不拖泥带水。
“确实有一件事情,想请德利涅教授帮忙。”
“我们这里有篇数论领域论文,编委会计划成立专家组对论文展开审核验证,希望德利涅教授您能主持。”
“噢……”
德利涅回道:“能让你们这么重视,看来这篇论文是很不一般啊。”
他如今虽不在数学年刊编委会,但有时遇到感兴趣的论文也会参与审核。
因此心里面,很清楚成立专家组的含金量。
要知道按照数学年刊的规定,有三位同领域内的专家匿名评审,主编便能汇总意见决定是否发表,但眼下却选择成立起专家组,还让他来主持这篇论文的审核,说明其对数学界的贡献应当非常大。
必须要格外严谨。
否则贸然将论文发表的话,影响的可是数学年刊在数学界的权威性。
萨纳克没卖关子,闻言立刻如实回答。
“是关于数论经典问题,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德利涅下意识惊呼。
“没错。”
“论文的证明者正是燕京大学的徐教授。”萨纳克点头确认的同时又说出一个信息。
但这回德利涅却罕见摇起了头。
“这不太可能。”
“国际数学家大会结束后,我经常和徐,互通邮件交流将平展上同调的完善。”
“他怎么可能有时间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在他的视角里,徐铭回去后应在研究代数几何才对。
实在难以想象中间,还能顺手解决个数论猜想,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大学里的数学考试。
面对德利涅的诧异,萨纳克则不觉得有什么,谁让这事放在他身上也是如此。
稍微组织下语音,才继续往下解释。
“徐教授确实投稿了一篇,关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数论论文。”
“恐怕他在参加大会前,就完成的差不多了,所以才公然宣布研究代数几何,另外放眼如今的整个数论界,确实只有他最可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原来是这样。”德利涅满脸惊讶。
既然弄清楚了实际情况,他肯定不会拒绝,刚好也想看看徐铭的最新论文。
于是当即进行表态。
“我同意加入专家组,对这篇论文进行审核验证。”
“那太好了,我去准备地方。”萨纳克闻言心里长松一口气连忙高兴的回答。
……
伊万尼克所在的高校,本来和普林斯顿大学,同属于东海岸学派。
且两地之间距离并不算太远。
上回徐铭来普林斯顿大学交流访问,在数学系进行讲座报告的时候,他便专门驱车过来见证了数论界的盛事。
这次得知徐铭又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内心无比兴奋之下二话没说便满口答应下来,并第一时间和几位教授驱车往普林斯顿大学赶。
像这种对学界有着重大意义的猜想证明,个人匿名评审的模式是行不通的。
很有可能会出现疏忽遗漏。
破坏数学的严谨性。
所以对于数学年刊这边,成立专家组的方式,表示非常满意。
欣然加入。
当天下午的时候,便顺利到达目的地。
数学年刊编委会这边,在普林斯顿大学内,准备了间宽敞方便的学术会议室。
待专家组成员悉数到齐后,足有十几位专家,坐在长方形办公桌两旁,脸上表情肉眼可见的兴奋,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论文内容。
“人已经全部在这了,是不是现在就可以开始?”
伊万尼克率先开口打破氛围,眼睛牢牢盯着眼前的萨纳克出声询问。
坐在首座位置的德利涅,闻言也接上句。
“我也对这篇论文越发好奇了。”
“那后面就拜托各位。”萨纳克再次回应句,接着拿出那篇论文正式开始审核验证。
专家组成员中,所擅长的领域包括数论和解析等,且基本上都研究过徐铭之前的论文,在德利涅和伊万尼克的任务分配下,使得验证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下去。
除手动演算之外,还会辅助计算机,带入常数验证其筛法工具的精准度和误差控制。
确保论文发表后,不可能被学界其他学者证伪。
伴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学术会议室内,也时不时传来讨论和惊喜的声音。
“借用尺度对称性,来捕捉哥德巴赫问题,两个素数的对称。”
“真是巧妙的设计。”
“这一步验证了,利用自守形式系数的代数结构,来解决加法数论问题中奇偶性难题。”
“难道他最初在设计多尺度解析筛法时,便想到了用于孪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的证明吗?”
“很显然多尺度解析筛法,并非一个特设性工具,而是属于一个框架性的方法,通过调整生成尺度函数设计,它可以适配不同的加法素数问题。”
……
像哥德巴赫猜想这么重要的学术成果,专家组成员不敢有任何的松懈,最终持续进行了数天的审核验证,才算是达成一致得到了结果。
“天呐。”
“居然真的能有数学家,先后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成功摘取数论皇冠上的两颗明珠。”
“更让人佩服的,难道不应该是中间相隔的时间吗?”
“这么年轻便在数论领域,取得如此成就,我想他应该有资格戴上数论皇冠。”
“如果他能早一点发表这篇论文,我想今年的菲尔兹奖肯定会有他。”
“未来数学界是属于青年数学家的。”
这天萨纳克满怀激动,来到那间学术会议室,面对专家组成员的惊叹,原本悬着的心总算落地。
不过他还是把目光,分别投向了伊万尼克和德利涅。
伊万尼克迎上萨纳克的视线,对此也没迟疑,直接讲出专家组给出的结论。
“通过这几天采用多种方法展开验证,以及计算机数值计算的辅助,基本可以确定哥德巴赫猜想被解决。”
“论文中的证明结果是成立的。”
“徐创造了数论奇迹,给整个数学界带来巨大惊喜。”
随着他的话音完全落下,德利涅也不再迟疑,神情颇为复杂的往下补充。
尽管只有一句。
“数学年刊可以对外宣布这个消息了。”
得到德利涅和伊万尼克的权威认证,萨纳克丝毫没有掩饰脸上浮现出的喜色,下秒便扭过头对身边编委会的下属安排起具体事宜。
“把徐教授的这篇论文放在封面宣传,最新一期期刊提前进行发布。”
“另外以普林斯顿大学和高等研究院名义,联合向数学界宣布哥德巴赫猜想被解决,并邀请所有数学机构研究所进行验证。”
“好的主编。”对方接到任务立刻应声。
而萨纳克接下来的时间,也没有继续逗留,迫不及待的返回自己办公室,想要第一时间把消息告知徐铭。
倒是专家组成员,依旧还沉浸在这份激动中,为数论领域的又一道难题被解决高兴。
直到当其中一位数学专家,忍不住感叹一句,顿时让学术会议室内氛围有些微妙。
“东方数学家的崛起,看来是势不可挡了,我们更加需要这样一位数学天才。”
众人约摸沉默了数秒,旁边卡茨突然开口,主动抛出问题并向德利涅询问。
“德利涅教授。”
“您认为徐能证明霍奇猜想吗?”
此话一出。
顿时让在场所有人神情一怔,同样不由陷入思考。
眼下徐铭以二十多岁的年龄,先后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在数论界已然有着绝对的权威,哪怕伊万尼克和德利涅都无法质疑。
若再解决七大世界数学难题的霍奇猜想,于代数几何和拓扑学领域取得成果,恐怕会加冕成为新的数学皇帝。
其在学界具有的影响力,要比格罗滕迪克还要高。
连带东方数学界逐渐掌握数学话语权。
这对于国际上的其他知名数学研究所机构来说,绝对称不上是件好事。
德利涅面对卡茨的询问,差不多思索了十多秒,才算开口给出自己的答案。
“徐是我见过,数学天赋最高的天才,他的数学思维是其他人比不上的。”
“不过数论问题和代数几何领域,存在着不同,纵使连续解决了两大猜想,想证明七大世界数学难题之一的霍奇猜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确实。”
伊万尼克听完点头附和:
“数学界的发展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我们也应该加大对七大世界数学难题的研究。”
这句话同样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都思虑良多。
——
徐铭费了几天时间,很轻松便撰写完,关于自己杰青项目的结题报告。
只等论文正式发表,便提交给基金委员会。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并没有错,面对这种数论领域的重要猜想问题,数学年刊那边的确拿出了极高效率,才过去几天时间便收到了主编的回复邮件。
对此徐铭来不及细看,便把这个好消息,分别告诉给导师和田院士以及郑教授。
没办法。
虽然这几天他们没有过问,甚至不主动提起,但他却清楚估计觉都没睡好。
若不尽快知道确切情况,非要失眠不可。
于是当徐铭的消息传递过去后,二十分钟没到,几人便先后急匆匆跑过来。
“数学年刊那边有消息了,具体怎么样?”
张鲁平人还没进门,声音就已经响起,在自己学生面前丝毫没有掩饰激动的心情。
到了这个时候,徐铭肯定不会卖关子,嘴角压不住的上扬连忙微笑着回答。
“刚收到年刊主编萨纳克的邮件,论文已经正式被数学年刊接受,将会在最新一期期刊上面进行发表。”
“他们成立了专家组对论文进行验证,最终确认我的证明结论全部成立。”
“好。”
“好啊。”张鲁平连说两声好。
虽对徐铭信任,认可其在数论领域的水平不假,可未得到确切的结果总会难免担忧。
现在好了。
有着四大数学顶刊之首的数学年刊背书,基本上不会再有什么问题。
代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被彻底解决。
紧随其后过来的田纲和郑以中,则特意浏览了萨纳克主编的这封邮件。
注意到专家组成员后,顿时脸上笑容更盛。
“德利涅教授亲自主持验证,伊万尼克教授和卡茨教授参与审核,这份配置确实称得上顶尖了。”田纲语气肯定的指着专家组名单说:“既然他们确认了结果成立,那肯定不会再有什么问题。”
“我现在倒是开始有点期待,国际数学联盟届时会有什么样反应了。”
“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后悔,这届数学家大会没有把菲尔兹奖颁发给徐铭。”郑以中嘴角挂着笑容接过话茬。
而这时在喜悦的氛围下,张鲁平则迈步近前,看向徐铭微笑着打趣了句。
“你现在倒是可以提前准备了,等论文发表之后,不知道有多少媒体记者想采访,估计着连海外方面都不会少。”
“毕竟这可是数学界从未有过的事情。”
徐铭把导师的话听进耳中,仅谦逊的笑了笑,并未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他可没有因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便沾沾自喜。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代数几何领域和霍奇猜想,这才关系到数学学科能否提升到5级。
转眼又过去几天。
11月20日。
周六。
今天虽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但对于数学界却至关重要足以写进课本。
几乎是同一时间,数学年刊官方,和普林斯顿大学及其高等研究院,公开宣布困扰学界百年的数论问题,哥德巴赫猜想被彻底证明解决。
论文上传到数学年刊网站,纸质实体期刊后续发行。
国内燕京大学箐华大学,数学理事会等机构,纷纷发文祝贺徐铭教授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