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一劳永逸解决事(2/2)
自打去年拍完《辣妈辣妹》后,林赛·罗韩便没了工作。
如果仅仅只是失业,那她还能接受,但当她得知,本来选定自己的《女王蜂》被伊莎贝拉旗下的艺人玛格特·罗比抢走了后,她是真的快要疯了。
她比不过伊莎贝拉?
okay!
这个她认!
但在资本的眼里,她连伊莎贝拉的旗下艺人都比不过?
这……
简直是侮辱人!
只可惜,她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因此……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她其实是有些抑郁的。
尤其是当华纳和迪士尼联合官宣,要把《好声音》电影变成综艺后,油然而生的嫉妒,甚至都让她自己感觉到了自己的内心,十分的疯狂。
正因如此,当她发现,资本终于要对伊莎贝拉动刀后,关注!关注!!再关注!!!那就是必然。起初,资本的出刀让她非常的痛快,在她看来,伊莎贝拉再强,那也躲不过资本的铁拳,可当华纳和迪士尼把对家的出招轻松化解,社会舆论一边倒的向着伊莎贝拉后……
她发现,镜子中的自己,五官有些扭曲。
她真的……
受不了了啊!!!
“哐当——”
大手一挥,桌上的化妆镜瞬间飞出。
“哗啦——”
触及墙壁,瞬间停下,崩碎的玻璃落了一地。
陡然出现的声响让客厅里的老妈轻叹口气。
与此同时,安妮·海瑟薇也看完了与伊莎贝拉有关的新闻。
但和林赛·罗韩不同的是,当下的她已经不再为伊莎贝拉的成功而愤怒了。
这不是她和自己和解了,而是她正式的和迪士尼解约了,她不用再拍《公主日记》的续集了,同时,她还正式的与华纳达成了合作,成为了《歌剧魅影》里的克里斯汀,这部电影将在今年的九月正式开机,预计明年年底可以上映。
而这一切……
如她老妈所说,都是伊莎贝拉的功劳。
伊莎贝拉的成功,让内斗加剧的迪士尼没心思去管那些无关紧要的小项目了!
伊莎贝拉的成功,让内斗加剧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无心打理冲奖项目了!
当伊莎贝拉的成功都能左右国际巨头的权力归属后……
安妮·海瑟薇承认。
自己这辈子,可能……啊不对,是一定,一定比不过伊莎贝拉了。
so……
“mom,你说这个世界上怎么就会有这么好命的人呢?”
随着cbs晚间新闻的结束,访谈综艺的开启,坐在沙发上的海瑟薇也靠向了老妈。
虽是询问,但她却没有给老妈回话的时间,而是羡慕的道——
“mom,我要是有这样的命该有多好啊?”
“她的生活……好像十分的精彩?”
在别人的眼里,自己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个伊莎贝拉并不清楚,但她自己倒是对当下的生活挺满意的——如非必要,她每天就只要上四个小时的班,其他的时间,她还不用读书,可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这种轻松,让人惬意。
“噢——伊莎——你不要走——”
“我不要走?可以啊!所以你们这是邀请我监督你们好好学习?没问题!”
“呃……你要是这么说……那你还是走吧……”
“哈哈哈哈哈……那再见?明天见?”
6月24日,下午,伦敦。
完成今日份的拍摄后,伊莎贝拉便熟络的和小伙伴们一道儿,来到了剧组的小教室。
和个手持大镰刀的监工一样把他们塞了进去,而后把已经上完课的老姐接出来,那行云流水的动作让小伙伴们嗅到了近在眼前但无法获取的自由。
可怜兮兮的盯视让小姑娘老气横秋的摆了摆手,那股子你学我看的架势让大伙翻起了白眼,直至老师都看不下去了,邀请伊莎贝拉坐下,臭屁完了的小姑娘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噢——伊莎——你这家伙——”
离开小教室的同时,凯瑟琳也叹了口气。
说实话,她觉得自己的老妹皮起来很欠揍。
薇薇安也是同样的想法,没好气的瞪了小女儿一眼。
虽然老妈老姐都有些责备人的意思,但小姑娘不在意啊。
笑嘻嘻的把自己的搞怪揭过,而后问起了老妈外界的情况。
虽然当下的她一直在剧组里拍戏,但现在可是互联网时代诶,敌人对她的攻击她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最开始,她是有些紧张的,可当她发现,敌人出的招乃是巴里·梅耶和罗伯特·艾格预案表上的东西后,她便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内森·贝利今天来过电话了,他说这回的事情应该过去了。”
小女儿的询问让薇薇安朱唇轻启,一边观察四周一边道:“他还说,这回对你出招的人应该不止迈克尔·艾斯纳和特德·特纳,盯上我们的人或许有更多。”
“因为抨击你的言论最初是从美国在线冒出来的,这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董事长史蒂夫·凯斯的自留地,然后邀请迈克尔·阿恩特做节目的人是福克斯,而《美国偶像》就是鲁伯特·默多克的女儿亲自引进的,是他们电视网的核心项目……”
选择朋友就是选择敌人。
所以,在达成合作后,随着《应对宝典》的出现,华纳和迪士尼的内部情势以及《好声音》可能激发的外部矛盾那都被巴里·梅耶和罗伯特·艾格讲述清楚了。
因此,史蒂夫·凯斯和鲁伯特·默多克可能亲自下场了?
这个消息并没有让伊莎贝拉感到意外。
虽然人们常说,同事的关系比同行还要毒,但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你可以随意的跳槽。
当巴里·梅耶这辈子都不可能离开华纳,罗伯特·艾格这辈子最好的归宿就是在迪士尼退休时,内部争权带来的暗箭与外部逐利所吸引的明刀那都是一样的。
so……
“okay,不聊这些了。”
仅仅是问了一嘴,伊莎贝拉便把这个话题给掐住了。
这不仅是因为斗争真的很伤脑细胞,更是因为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
就算那些人恨不得她去死,那也必须先把艾格和梅耶做成臊子面!
只要这两人还在,她的安全,那就是有保障的。
嘿嘿~
“妈,那个叫迈克尔·阿恩特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伊莎贝拉懒得聊资本,那薇薇安也就不说了,她其实也不希望女儿接触这些,但……
人进社会后,遇神遭鬼全靠命。
不过,凯瑟琳的心里倒是有着一个好奇,而她的问题嘛……
“内森·贝利说,他们已经放过迈克尔·阿恩特了。”
“因为迈克尔·阿恩特并没有正面抨击你妹妹。”
“他是个聪明人,是迫不得已才出面的,因此华纳和迪士尼这回便放他走了。”
“然后,至少在一年内,他们会尽可能的保护迈克尔·阿恩特的安全的。”
如果阿恩特这回正面的攻击了伊莎贝拉,所激起的舆论风暴也能处理,但处理起来就没有现在这么轻松了,因为只要阿恩特梗着脖子表示,没有自己的剧本就没有《好声音》,那大家就只能通过打官司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
事情一旦到了那个地步,就会变成一团乱麻,还是按照正常人的思路来——如果阿恩特没有苦,那他又为什么要不停的伸冤呢?对吧?
所以,就算伊莎贝拉最后能赢官司,就算事情最后能够理清,旷日持久的纠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会比当下直截了当的斩断来的更多的。
这也是迈克尔·艾斯纳为什么恨阿恩特的原因嘛。
直到最后,阿恩特都给自己留了条退路,而他的退路,则降低了舆论风暴的处理难度。
既然阿恩特给了面子,那梅耶和艾格就不会去为难他了。
这不是他们心善,而是想给后来人立一个缴枪不杀的标杆。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阿恩特和他们之间的恩怨牵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覆盖的范围更是长达几十年,当很多事情都已经没有对错可言,只有选择之分后,这些事情处理起来就真的是一团乱麻。
“okay,那奥斯卡那边呢?那边有声音吗?”
凯瑟琳不是那种喜欢纠结的人,所以,在问清楚阿恩特的情况,确认对方没有再做选择的空间后,她便把纷杂的人际关系抛至脑后了。
而她问起奥斯卡的缘由也简单,那就是奥斯卡获奖规则里的确写了,参赛作品不能陷入版权争议,所以,当《好声音》闹出事后,学院是能撤销奖项的。
并且,撤销这种事现实中就有。
甚至都可以说是随心所欲。
有颁奖前撤销的——
例如卓别林,他的很多奖项提名都是颁奖前撤销的。
最经典的事件便是《马戏团》,当年获得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演员四项大奖的提名,但颁奖前被撤销了,撤销的原因很简单,主办方不希望卓别林拿奖。
因为卓别林的政治立场与美国特色资本主义相违背。
懂的都懂。
有颁奖后撤销的——
那是1969年的《年轻的美国人》,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纪录片奖,被撤销的核心原因也简单,那就是主办方在事后发现这部电影在1967年的10月在一家影院里展现过一回,所以觉得它不能以1968年的电影参与评选。关于这个事,奥斯卡在设立当初就要求一部电影在北美上映一周才能报名,如果没有,可以顺延,所以它根本不违规。
然后,《年轻的美国人》退还奥斯卡后,学院把奖重新颁给了斯坦利·克莱默。
光说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一位,但说作品应该都知道,凯瑟琳·赫本的《猜猜谁来吃晚餐》就是他拍的,斯宾塞·屈塞的《纽伦堡大审判》也是他拍的。
退还奥斯卡的事件发生后,美国上下一致认为,是学院发错了。
因为为了把奥斯卡颁给斯坦利·克莱默,学院亮出了投票结果,说他的作品得票第二。
根据奖项撤销次名补递的原则,奖项可以直接颁给他,不用重新投。
这事比《月光男孩》击败《爱乐之城》还要扯淡。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里,不用受大众监督的学院那真的是一手遮天。
而当下嘛……
“内森·贝利没说奥斯卡。”
薇薇安摇头道:“不过我想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因为……好莱坞里抹署名的事情都是他们弄出来的……”
是的。
奥斯卡学院在圈子里是很不受待见的。
圈子里的很多烂活都是他们整出来的。
随心所欲的颁奖已经说过了。
除此之外,让小部分人收获全部功劳的事也是他们干的。
而那个行为则是给奖项设置获奖人数。
学院表示,由于颁奖礼的舞台不能无限制的扩大,所以某个奖项获奖人数过多就会出现颁奖礼舞台站不下的情况,因此各大奖项的获奖人数都要限制。
这是一个非常扯淡的改动啊。
因为电影本来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工作。
你给一个奖项设置一到两个获奖人后,署名就变成权力的游戏了。
只有权力大的人才能署名,真正干活的人永远出不了头。
诚然,现实生活中很多行业都是这样的,当时间来到2024年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甚至都捅破了这个人尽皆知的窗户纸,说自己只是挂名的,所有的活都是学生干的。
但电影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啊。
其他行业是自古以来,但电影呢?
电影行业就没有古!
最开始的评选就是你干活你署名你拿奖你就上。
可奥斯卡就是要为了舞台好看,强行堵死干活人的出头机会。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都高傲到不愿意找一个委婉的理由,他们如果说有人恶意混奖,为了保证奖项的含金量,不让混子也能成名,所以要控制获奖人数,那他们都不会被骂。
但……
他们不愿。
因为学院里的家伙觉得自己就是老爷嘛。
那些渴望收获奖项的人都是闰土。
这也是乔治·卢卡斯根本就看不起奥斯卡的原因。
别人是往好的改,奥斯卡是越改越烂。
既然奥斯卡自己的屁股都不干净,那当下的他们也就不敢冒头吭声了,他们敢针对演艺人员不是他们有多强,而是他们只敢干那欺软怕硬的事儿。
你让他们去怼六大试试?
试试就逝世。
既然突发事件不会对伊莎贝拉她们造成太大的影响,那凯瑟琳问了两句之后便也没了兴趣,但在晚上吃饭时,她又忽的望向了老妹——
“对了,伊莎,今天,在你拍戏时,罗琳阿姨也打电话来了。”
“她关心的询问了一下你的状况,然后说起了《凤凰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