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北上资金 歌舞昇平(2/2)
將一个木匣子搬了出来,將匣子上的锁扣打开,手提木匣从前方往后一拉,活页转动,就露出了里面一个胡桃木、黄铜材质的电报机。
这电报机並不好使,传输途径很短。
但这里距离城墙很近,只要能传出城去就足够了,剩下的传输自有人去办。
“帮忙摇一下!”
女人喊郑方行帮忙。
隨著郑方行摇动发电机的手柄,產生电流,电报机上小小的灯泡闪烁亮起。
女人对照著自己记录的內容,按动电键,一阵“嗒-嗒嗒一一嗒嗒-嗒”长短不一的声音之中在房间里响起。
淳安县衙。
化身边疆月的秦十月处理完了公事,伸了个懒腰站了起来。
“绿云,把这一封信寄出去。”
她將一封信递给了侍女。
绿云接过一看,信封上面只潦草写著“东阳府安”几字。
並没有写下具体地点和具体的人。
但她一看即明,这样的信她已经投出去过不知道多少份了。
“是!”
绿云匆匆出门。
“等等!”
秦十月忽然想起了什么,去书匣里面翻了一下,拿出一本线装书册:“把这本书一起寄出去。”
“武阁藏书?”
绿云一看封面上的红戳,忍不住惊讶。
“先秦道法,放在武阁之中也没什么用了。既然他喜欢这些东西,就送给他吧。”
秦十月说道。
“是!”
绿云接过书册,匆匆出去。
很快,便有一骑接过绿云的包裹,叫开城门,匆匆出城去了。
到了晚上,包裹被送上一艘运河小船,船上掛著黑底莲,红色十字的旗帜,一路畅通。离开圣火教所占区域以后,又掛上官旗继续北上。
过了五日以后,安昕收到了秦十月的信笺。
“安兄如,大厦將倾,非一木可支。大燕气数已尽,君宜早谋退路,万不可困守危墙之下。
朝中党爭日炽,新帝幼冲,朝政尽操於权臣与深宫妇人之手。
君纵有擎天之志,亦难挽狂澜於既倒。
望君慎之,勿为朽木殉葬,勿作政爭牺羊。
江南乱象已现,唯兵强马壮者可存,望君早谋立足之基。
令,有《黄庭內景经》一篇,此为內求之法,由『太上感应』至『天人合一』,因人自性具足,內炼自身,自足自在,瞭然成仙。
今虽已无仙,但可参其经典,循其道理,增长智慧。
十月顿笔。”
安昕可以看出信中殷殷嘱託之情意。
虽然见面寥寥,但人与人相交,纵然千面不过点头之交者甚多。
而寥蓼几面,却已情投意合者也有。
安昕与之长久的笔友关係,虽不问其出身背景,但心心相系,也更显情真意切。
拿出《黄庭內景经》,书页已经泛黄,但在纸面上不知涂了一层什么东西,在手指捻动书页的时候,依然能感受到纸张的柔软与韧性。
上一次在军械局,因龙气反馈而大量灵气灌体的时候,因功法运转不迭而导致浪费灵气,安昕便想著找一找进阶的功法了。
在如今世界,灵气之珍贵可想而知,但《太上感应篇》本就是引导练气士感受天心,了悟大道,天人合一,引气入体的入门功法。
大部分內容都是帮助修者寻找那一颗困顿於尘世之中,纠杂缠绕於世俗人心而被红尘蒙蔽已久的“心”,以及寻找到自己的“心”以后,自性具足,发心动念,引气入体,踏入修行之门的道途。
而现在,安昕的修行在养神境也已积淀深厚,作为入门功法的太上感应篇已经无法非常自如的控制和搬运灵气。
他在和秦十亻写信的时候曾经相询,没想到对方真的很快为他寻到了功法。
安昕一行一行仔帽看,只觉句句珠璣,没有一些积淀甚至仇难理解其中真意。
一看,就是大半日过去。
直到张良搬来一公文,打断了安昕参悟功法。
最上面一纸公文,是来自布政使司衙门。
安昕打开一看,忍不住变一声,隨手將之扔到了一边。
“董之涣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张良闻言,问道:“老爷,我们不管扬州吗?”
他是认为这一份公文最为重要,才將其放在最上头的。
安昕摇摇头:“且不说他董之涣身为布政使管不了兵马,就算是按察使司,在这种时候,我安昕为何要听他的?
南方情况尚不明朗,京师之中也无明旨,安国军在这关键档口,擅自行动並非好事。
他董之涣跑到了扬州,发一纸公文就要我安国军开往扬州,护他周全。
那东阳府怎么办?
东阳的倭寇就不管了?
他董之涣的命,还没有任么值钱。”
安昕对紧董之涣这个胡党之人並不怎么感冒。
这傢伙靠著裙带关係上位,这一次在官场上十之八九是混不此去了。
南方暴业的风,已经吹到了东阳。
大运河上的萧条,令东阳府的运河码头冷清了仿多。
但东阳府的经济,却在接此来的一段时间里烈火烹油,越发繁荣起来。
自唐以来,常常是北人南逃,如今却有不少富裕的南人拖家带口,跑来了东阳府作寓公。
要做寓公,自然要有钱,东阳府的房產一日三价,被迅速推高。
人来了,自然要吃饭、玩乐,城里的餐秉、游乐场所,也被这一波北上资金带动的越发活跃起来。
表弟吴敬低,操持醉仙楼,忙的脚不沾地。
而青云钱庄,也趁机打出“安全”牌,吸收这些北上资金。
在这烈火烹油的繁华景象之,內部的问题,外部的隱忧,都被暂时遮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