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原位癌模型,伟大的鼠鼠~(2/2)
没有丝毫懈怠。
“可咱们不是肿瘤科医生嘛?”谭苹苹心里还是有些没底,一只裸鼠,三四十块钱呢!“要不我去隔壁楼下的实验室问问,那是外科的地盘,咱们找个帮手来搭把手?”
“不用。”沈默笑著摆摆手,隨即开始给第一只“幸运鼠”进行操作。
毕竟有系统傍身让他凭藉著这些“醍醐灌顶”般的能力给病人做手术,他是不敢的。
但给老鼠做操作。
那胆子可就肥了去了!
“首先第一步,是固定体位、麻醉,这我就不多说了。”沈默一边说著,一边瞟了眼一旁正端著手机录像的谭苹苹,还特意抬手示意她凑近些,好把操作拍得更清晰。
然后继续自顾自地边操作边解释:“我们麻醉,一般最好是用戊巴比妥钠这种专业麻药,相对规范,也符合某些编辑严格的要求。”
“但是戊巴比妥钠要格外注意麻醉用量,因为这药的『有效剂量』和『致死剂量”挨得很近。”
说著,他熟练地將微量注射器在第一只裸鼠的腹腔处找准麻醉位置,稳稳地注入麻药。
裸鼠仿佛感受到了自己的命运,开始疯狂颤抖,但还是被牢牢地固定在砧板上,无法挪动。
不一会儿,药效立显,裸鼠就彻底从躁动转为安详,一动不动了。
沈默戴著手套,又往手上喷了喷酒精消毒,摸了摸心跳,確认裸鼠还活著后,便拿起手术器械,用碘伏给裸鼠的胸廓消毒,这是准备开胸了。
“肺癌的原位癌模型建立,选择合適的开胸入路很重要。”沈默一手持镊,一手持剪,边操作边说:
“以我的经验来说,在小鼠左腋前线下1cm的地方开刀,你看,就是这儿,用眼科手术剪把皮肤横向剪开1cm左右的小口,最为合適。”
经验、合適.—..?
谭苹苹正暗自腹誹沈默能有啥开胸经验呢,就见他一阵眼繚乱地摆弄著剪刀镊子。
然后还没等她看明白。
裸鼠的胸腔就已经彻底打开!
“——·!!??”她瞬间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愣。
惊了。
“观察小鼠心臟搏动处!”
沈默及时把她的注意力拉回到鼠鼠身上,接著说:“一定要確定好心臟的位置,再水平向左移动皮肤切口。
“这时候,只要操作没错、层次准確,你应该就能看到和心臟暗红色组织不一样的白色实质性组织。”
“那就是肺!”
话音刚落,他动作轻柔又精准,几乎没怎么出血,就用镊子小心地分开了裸鼠胸腔內的组织。
把肺彻底暴露了出来!
鼠鼠的胸腔剧烈跳动著,谭苹苹的心也跟著七上八下,一点都不平静。
“啊不是,这操作咋这么溜呢?”她难以置信地在心里嘀咕,“这真的是第一次?”
“我书读的不少。”
“可別骗我啊!”
而就在她愣神的工夫,沈默的操作却依旧没停。
很快,他拿起事先抽吸好肿瘤细胞悬液的注射器,插入裸鼠左肺,进针深度约3mm,角度接近垂直。
他一边注射,一边眼睛紧紧盯著肺部周围的情况,確保细胞悬液准確注入,没有外溢。
而且鼠鼠心跳还很有力。
注射完成后,他又迅速用无菌缝合线將胸腔切口缝合好,最后再用碘伏消毒了好几次,预防感染。
整套动作乾净利落,每一针都恰到好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没有丝毫拖沓。
“好了,大功告成!”
沈默微微一笑,也有些心满意足地说道:“接下来,我们把小鼠放在37c恆温板上,让伤口朝上,等它甦醒,再放回原笼饲养。”
“预计4-5天,伤口一般就能完全癒合。”
“这段时间一定要加强护理和观察,谨防意外发生。”
具体什么意外他没有明说,但是两人都心知肚明,比如裸鼠麻醉猝死的风险,手术感染的风险,甚至於鼠鼠自相残杀互食的风险。
可—重点是这个吗?
这就成功了?
“沈总,你—-你之前做过这个原位模型建立?”谭苹苹按下录像终止键,一边琢磨著一定要把这门技术带回家逐帧学习!一边问出了心中巨大的疑惑。
这么熟练的操作。
说是第一次,谁信啊.··
“嗯,第一次,不过马上就是第二次了。”沈默摇摇头,话音刚落,手下没停,又从笼子里抽出一只幸运鼠,开启了第二轮操作。
一只、两只、三只.——·
如是片刻的功夫。
十只老鼠全部操作完成!
谭苹苹的眼神也从最初的惊讶,变得十分惊讶,再到最后—竟是渐渐淡然了。
她发现沈默没撒谎,估计真的是第一次啊!
因为,每一次新的操作,他的熟练度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如果说第一只裸鼠,操作时,他还了些时间寻找肺部组织,每一步操作之间都留出充分时间思考判断。
那么到第十只裸鼠的操作。
整个过程已经从最初的九分多钟缩减到了五分钟!
五分钟啊,也就是她自己打个麻药的功夫,沈默就已经完成麻醉、开胸、种瘤、缝合全套操作了。
简直离谱!
“沈、沈总—你这技术也太牛了!”谭苹苹心绪翻涌,最后千言万语到了嘴边,索性化作了一只竖起的大拇指,表达著內心的钦佩。
“別光夸我。”沈默笑著摇摇头,往手上喷了喷酒精,然后脱下手套,最后叮嘱道:“接下来还得辛苦你,负责记录这批裸鼠的实验数据,这很重要,我就先去忙其他的了。”
说罢,他挥挥手,独自离开了动物操作房,还有更多的工作在等他。
包括自己重金,从系统那里兑换的溶瘤病毒指南和製备方法还有算算日子,葛辉的血培养结果也该出来了,不知结果如何。
还有无数类似葛大爷这样的特殊病人·
若是无异常,可能有些病人的情况也就不会再与他细说,他们也就渐渐相忘於江湖。
可若是有异常,那么在接下来的住院总工作中,他肯定还要与对方反覆接触—
所谓任重而道远,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