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皇帝不死,谁也不敢公开谋反(2/2)
广义的三国的確是从张角的黄巾起义开始算起,但黄巾起义到汉灵帝驾崩,中间有五年左右的时间,这期间的大汉还在运转,起码汉灵帝能够掌控各地。
废史立牧就是这期间的制度,也就是说从公元188年开始,汉灵帝才將军政大权下放给地方。
从这里可以看出,皇权在此前受到了一定的衝击,却没有到奄奄一息的地步。
要说大汉的气运衰落,这倒是事实,主要皇帝后面这五年没干太多的人事,纯粹自己做的。
曹操想了想道:“太平道的谋反是自下而上的,正因为张角谋反,使得地方的人获取了兵权,
虽然还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却已经出现了群雄割据的苗头。”
“你这么说的话也没错,但皇帝不死,谁也不敢公开谋反,顶多暗地里搞点小动作。”何青觉得曹操说的没错,是一方面原因。
当然了,仅仅是一方面的原因,
其实所为的土地兼併、天灾爆发等等,都是一个王朝在某个时间领域的最终阶段。
自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土地兼併等因素一直存在,这是歷朝歷代都不可避免的情况,再加之各类天子的袭扰,帝制的王朝很难活过四百岁,甚至於两百年就是一道坎。
汉朝属於特例,古人认为两汉是一体的,可后世人们几乎有一个统一的意识,两汉看似一体,
实则各自为朝代。
相当於西汉与东汉从血缘上讲確实一体,但也仅仅是血缘角度。
由於古代的科技生產力不足,王朝的周期往往就是两三百年这个样子。
这与哪个朝代无关,若是出了一个暴君、昏君,那会加速覆灭的过程。
曹操认为黄巾之乱后有了群雄割据的雏形,这点说得没错,朝廷为了平定黄巾,除了派遣皇甫嵩、朱偽、卢植等人镇压外,各地的太守、县令也会自行镇压黄幣军。
孙坚就在这一时期收穫了大量的部曲以及將领,也包括刘备。
但还是那句话,汉灵帝或许荒淫,可他並非无能之人。
有汉灵帝站在眾人的面前,那就能压的眾人抬不起头。
董卓在188年的时候明显有了反常之心,汉灵帝数次徵召董卓,董卓不敢进入阳。
一旦去了阳,那就要凉凉。
董卓反了么,从始至终没有反,甚至最后死的时候,那都是大汉的臣子。
回归曹操最开始的提问,何进的死究竟是不是推到大汉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就要看看当时的局面了,何氏外戚手握军政大权,作为大將军的何进掌握著阳的兵马。
在何进死了以后,董卓吸收了何进的兵马,袁绍等人出逃。
试想一下,何进如果没有死,董卓入京了又怎样?
真以为何进是个没脑子的人啊?
何青口上说何进没脑子,可人家混到了大將军,皇帝和太后之下第一人,傻子可做不到这个位置。
何进还是有点东西的,不然袁绍蛊惑他诛杀宦官,他为何一直不动手,而是反手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
这个举动就说明何进意识到袁绍的意图,但他为何还要与袁绍走的近?
因为他需要世家和士人的支持!
董卓在军中的威望高於何进,可何进在朝野的声望能把董卓压的死死的。
何进千不该、万不该的是过於相信何太后了..,
汉灵帝继位之初,竇太后与大將军竇武,两人为父女关係,却也因为宦官发生了爭执。
不吸取教训,反而重蹈覆辙,何进的死不怨。
这也说明了大汉的气运真的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