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自古以来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2/2)
何青自知躲不过去,无力的点了点头道:“那就继续讲吧,多讲讲也好,省得你们隔三岔五的询问我,今天就接著官渡之战后面的歷史开始吧。”
曹操和贾翊当即来到近前坐下,竖起耳朵准备倾听。
赛硕朝外面的宦官示意,隨后关上阁房的门,做好这一切,规规矩矩的站在皇帝身后。
何青嘆息道:“袁绍逃跑了以后,许多人还留在黄河之南来不及逃跑,其中就有曹操的老朋友泪授,沮授很有才华,又是河北的士人,在袁绍集团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
曹操想要招揽泪授,但泪授说自己的家人都在冀州袁绍手里,希望曹操能够处死他,否则袁绍必定要牵连家人,曹操不得已只能杀了沮授,沮授是非常可惜的,才华和能力皆有,可惜跟错了君主,曹孙刘三家任何一家都比他袁绍强。
虽然泪授请求曹操处死自己,可曹操並未立刻下令,泪授见此情况就谋划著名逃回冀州,但因为事情泄露,最终被曹操杀死,密谋逃回冀州可能是泪授故意为之,就是要曹操杀了他。
自古以来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这话说得不错,沮授如此,后续的审配也是如此。”
审配著名的话语,我君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再比如常山赵子龙,单骑救主。
这片大地的人们,往往带有悲情的色彩,
刘宏突然道:“何青啊,除了秘书监以外,我还准备设置一个侍郎署,將你说的这些有才华的人聚拢在一起,你觉得如何?”
何青耸了耸肩道:“可以是可以,不过不能全部徵召入朝,总得六一些人到各个刺史部吧?不然人才都在阳,地方上面怎么治理?”
倘若大汉需要改革的是官吏体系,那么將这些谋士类型的人才聚集在阳,这是完全可以的。
问题是大汉的改革是全面性和全国性的,一旦將各地的人才全部纳入阳,地方岂不是很难.::
刘虞发展和治理扬州,身边就需要一个人才,何青认为鲁肃最合適。
当然,这些等以后再说也不迟“所言极是,继续说吧。”刘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何青继续讲道:“袁绍回鄴城的路上,不少士兵都在说如果田丰能在就好,肯定不会大败,而邮城的人听说官渡大败,有人就向田丰说这次肯定会受到重用的。
田丰跟隨袁绍的时间不短,对袁绍非常的了解,他对人说袁绍表面宽厚,实则猜忌心很重,再加之他多次劝諫,已经遭到了袁绍的厌恶,若是官渡打贏了,说不定心情好会赦免,可一旦输了,
他田丰必死无疑。”
按理说有泪授、田丰这等谋士的辅佐,袁绍不该那么的悽惨,偏偏袁绍不会知人善用。
不说像刘邦那般,最起码学习一下曹操和刘备。
怀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既然选择启用田丰,田丰的劝諫或许难听,说的可都是肺腑之言。
袁绍倒好,把人家给下狱。
这样还不败的话,天理难容啊!
刘宏笑著摇了摇头道:“这袁绍果真成不了大事,可怜他汝南袁氏差一步就能称霸天下,结果袁氏的两兄弟硬是將成果拱手让人,董卓入的时候袁绍不敢杀董卓,后续又败给了曹操,真是没有王莽的命啊。”
如果在董卓刚进入阳那天,袁绍动手杀死董卓,最后董卓的那个位置,肯定就是袁绍的。
机会给了,也出现在袁绍的面前,没把握住,怨不了別人。
何青接著讲道:“其实最开始袁绍没想著杀田丰,因为田丰的劝諫是正確的,袁绍是蠢,不是傻,他甚至有些羞愧,结果你们猜怎么著?”
贾翊面无表情道:“恐怕又是有人跳出来说话了。”
何青点了点头,指著贾翊道:“文和说对了,袁绍手下的另一个谋士逢纪对袁绍说,田丰在鄴城得知明公战败后拍手叫好,喷喷,这一下可把袁绍给气的,回去就杀了田丰。
这逢纪和郭图简直是人才,內斗的一把好手,一个害死田丰,一个將袁绍手下的大將张部免费送给曹操,真不知道两人到底是为袁绍谋划,还是身在袁营心在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