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全网寻找「寂寞的菸灰缸」(3K)(1/2)
第185章 全网寻找“寂寞的菸灰缸”(3k)
諦听的发布,其实並不只是在l站论坛引发了海啸一般的討论,
像王希强他们那样毫秒级关注唐一平的人不在少数,一时间,在各种技术论坛和社区里,大小公司的內网、內部群里,都迅速成了热门的话题。
世界各地,说著不同语言的人都在疯狂涌入,观摩神跡。
当然了,这种热度目前只集中在技术领域。
想让普通人了解这个项目的牛叉之处,还是有点难度的。
表现就是,唐一平的諦听项目,star和fork在飆升.-各种技术论坛和社区里,三个帖子就有一个在討论这事儿的。
但,没有几个討论狗子翻译器的效果的。
全在討论那神一般的代码。
事实上,现在绝大部分的人,压根就无法体验諦听真正的功能强不强。
因为任谁都能下载这个软体到本地,安装在自己的手机里,玩演示模式,甚至直接看代码。
但用不了它的功能。
諦听真正重要的,是大佬没有开源的那个模型提取,只有提取之后,才能翻译自家狗子的语言。
而现在,每天模型提取排队人数之多,通过数量之少(某人每天手动处理10
个),已经令人髮指。
从f0cu开源到现在,通过的用户数量为50个整,现在声量还很小。
所以,“諦听”这个產品,根本就不是因为它本身的作用火的。
程式设计师这个群体,天然是接近流量的群体,因为整个“流量体系”,都是运转在程式设计师们的代码上的。
这种热度的东西,各种流量嗅觉灵敏的人都想要分一杯羹。
想要从中吃点热度。
很多科技博主,科技up主,绞尽脑汁想要把这事儿的牛叉之处讲清楚,“震惊”给大眾看。
奈何无论如何也传达不了这种“震惊”之万一。
大眾不懂啊!
说得天乱坠,不懂还是不懂。
直到有一个话题悄然上了热搜。
#寂寞的菸灰缸#
莫名其妙的话题,很多人格外费解,还以为是什么產品宣传。
直到更多的话题上了热搜。
#寂寞的20年的菸灰缸#
#寂寞的菸灰缸是谁#
#寻找寂寞的菸灰缸#
#20年后寂寞的菸灰缸找到了吗#
#全网寻找寂寞的菸灰缸#
在諦听的真正用户只有50个时,諦听以一种很新奇的方式,出圈了。
#寂寞的菸灰缸#变成热搜时,处在这个风暴中心的唐一平和班哥两个人,还完全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唐一平本人的话,已经习惯了。
他觉得可能大概或许应该和之前一样,就是討论度高点。
star多了好开心啊!
哎呀我要从早上刷新到晚上,每隔5分钟看一遍star数据。
太快了,太多了,不要啊!
不要再来了!
我受不了了!
vqv~
这种。
而班哥他压根就没想太多,就在按部就班的按照做產品的思路,开始后续计划。
他甚至想要缓缓。
说实话,他现在都觉得,这產品开发的速度实在是太特么快了!
不行,我要缓缓!
我是要做精品產品的男人!我怎么能这么隨波逐流?我怎么能这么对自己没有要求,我怎么能这么墮落!
怎么能把这么隨隨便便的產品就发了出去?
按照常规来说,一个產品要诞生,要先做前期的需求分析,明確目標用户、
用户需求、是否有竞品、竞品怎么做的,以及是竞品初步设想。
然后再写一个prd(用户需求文档),初稿出来,大家上会討论,修改,再討论,修改,再討论..·
光这一步,就要消耗很长时间,毕竟目標不明確,產品不明確,你別说赚钱了,你连投资都忽悠不来。
但是这一步嘛—.·
班哥睡过头了,狗子编的。
好吧,反正唐一平的focu是蝎子粑粑独一份,什么需求什么用户画像什么用户需求。
不存在的。
独门生意就是这么牛叉。
咱们继续吧!
班哥谅解了自己。
再然后,就进入到了產品设计的阶段了,先来原型设计(画各种框线图,交互图),请美工设计ui,然后选型(前后端语言、资料库、框架、平台)。
这一步嘛——..·?这一步呢?
这一步到哪里去了?
我们好像还在商量呢,后来呢?
怎么就进入到真正的研发阶段了?
这个阶段也很抽象,通常要先进行架构的设计与搭建,警如资料库建模啊,
api规范设计啊,系统整体结构图、部署方案之类的。这些確定好了,就是前端开发、后端开发、移动端开发结果是,唐一平抄了抄。
然后师徒俩就洗洗睡了。
醒来之后,狗子已经写完了。
班哥感受到了,一种名为推背感的感觉。
他的鞋底都快磨冒烟了,拼命剎车都剎不住。
这不对啊!
这世界上哪有这样做產品的?
他虽然没天赋了,但还记得当年每个绞尽脑汁,彻夜难眠的夜晚。
產品经理的头髮,绝不是一夜掉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