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先破张和(2/2)
苟政军於董池陂的同时,又遣陈晃率所部千余將士,驻扎於汾阴以来二十里处,居中策应,也被用作苟军破上党军的先遣。
雄浑而厚重的號角声中,足足五千多苟军將士,极其高效、快速地完成集结,然后在苟政的亲自率领下,向西北方向开进。
虽是轻装简行,但行军的速度还是克制著,毕竟要保持阵列,避免掉队,还需考虑到接战之时將士们的体力与战力。
因此,足足费了两个多时辰,苟军大部,方才抵近张和军选择渡河的口地区。
口,乃水注入汾河之处,水流相对湍急,因此张和军选择渡河之所,实则在口以西数里的地方。深秋的汾水,还算温顺,水流平缓,择浅滩甚至可以直接涉水过河,这显然给张和军的渡河提供了便利。
萧萧秋风下,汾水之阴的廝杀声已然持续许久了,渡河而来的上党军,正在张和的指挥下,向北来骚扰的陈晃军发起歼灭战,並且终於在口以南五里的地方,將其彻底咬上,形成合围进攻。
对於陈晃的不自量力,性情急躁且自负的张和,很是蔑视。然而,就陈部那千余人的规模,却生生拖了上党军一个多时辰,並且面对数倍之眾的围攻,依旧阵脚稳固,这让张和很是羞恼。
依张和的预想,上陈晃军后,当速破之,然后迅速南下,突袭安邑,成就殊功。然而,终究是事与愿违,且不提后续动作,这才摸到闻喜县的边,便为不名一文的陈晃所拖延。
事实上,如非苟政有意放纵,张和连汾水都过不了。而过了河的军队,一往无前的同时,也意味著后路的断绝。
陈晃军的准备实在是充分,以枪兵为主,配了诸多大盾,魔下部卒也经过精心的配合训练,又有陈晃的从容指挥,而作战目標也很明確,拖延敌军,以待苟政主力。
各种因素,导致陈晃军即便被上党军队合围了,依旧不动如山,不见多少慌张,而陈晃打造的这片“龟壳”,也的確磕坏了张和军的牙口。
等苟军主力赶到口附近时,敌主將张和正恼羞成怒,驱使著下属將士,不计伤亡地向陈晃军发起进攻,根本不虞,苟军还有援兵,並且所来如此之速。
而苟政这边,则在了解过战场的情况后,方从容地向已经调整好进攻阵型的各营將士下令。以苟须率破军营从右翼进攻,以苟起率先登营自左翼进攻,又以丁良率驍骑营绕袭骑后,扰断其后路,苟政自己则亲率亲兵营、统万营及孟淳军从正面发起突击。
从军事布置就可知,苟政是要尽全功,一口將张和所率上党军吞下,而这些苟军精锐,也有这个牙口。
上党军,虽多壮丁,但不管是在训练、士气、还是指挥上,都与苟军相去甚远。要知道,隨著苟政北上的苟军精锐,可都是经歷过无数生死考验,方才蜕变而成的带有职业属性的军队。
即便是正面交手,上党军能够扛住苟军进攻的可能都不大,论是如此“相遇”。四面合围,加上中心开,当苟军將士从四面八方袭来时,结局自是註定的。
凶猛的苟军將士,根本不是久战疲、阵脚散乱的上党军所能抵挡的,几乎路路被迫,破军、先登二营,像切豆腐一般,將上党军分割开来,与陈晃军直接沟通,然后配合其余將士,绞杀敌卒。
危急之时,张和甚是震恐,他也做了些努力,尝试號召部下,调整阵势,结阵御敌,但这些只是无谓的挣扎。不到半个时辰,在苟军將士强大而迅猛的攻势之下,渡河而来的上党军,彻底陷入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