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国子监之行(二)(2/2)
当倭国二字从郑覃口中清晰吐出时,李炎脸上的笑容几不可察地凝滯了一瞬,眉头下意识地微蹙,眼中掠过一丝极其复杂难明的神色——
那是混杂著前世记忆带来的深刻厌恶、警惕与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虽然这异色转瞬即逝,很快被李炎用更温和的笑容掩盖过去。
但一直如同猎犬般紧盯著皇帝神色的仇士良和鱼弘志,都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剎那的变化!
仇士良心中疑竇再生:
倭国?陛下缘何对此弹丸岛国之人有此反应?莫非倭使曾有不敬?仇士良默默记下。
鱼弘志更是心头一跳,眼中精光闪烁:
机会!陛下对倭人不喜!这或许是个能揣摩上意、甚至做点文章的机会?
鱼弘志偷瞥了一眼仇士良,见对方也若有所思,心中更是篤定了几分。
李炎仿佛没注意到两人的窥探,只是对郑覃点点头:
“四海归心,文教昌明,亦是盛事,待问政毕,可引他们近前,朕亦想听听异域风物。”
说罢,李炎便当先继续向明伦堂走去。
明伦堂,堂內布置果然如李炎所要求般简朴庄重。
御座设於北面,前方设一案,御座下首左右,则摆放著十数个蒲团,供被推选出的监生代表就坐陈情。
其余监生则有序地跪坐於堂外开阔的庭院中旁听。
仇士良侍立在李炎御座左后侧,鱼弘志则立於右后稍远,负责警戒的陈夷行、王起及神策军將校肃立堂外檐下。
李炎落座前,忽然侧身,对紧跟在身侧的仇士良招了招手,示意他靠近些,仇士良立刻俯身凑近。
李炎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音量说道,语气中带著点隨意和分享秘密的亲昵:
“仇公,方才听到有倭国人,朕突然想起一桩旧闻。
高宗朝时,刘仁轨將军在白江口一战,打得倭国水师片甲不留,焚船四百余艘,海水尽赤!
彼辈经此大败,方知天威难测,这才有了后来遣唐使的毕恭毕敬,拼命学习我大唐典章制度…
呵,前倨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朕心中实深恶之,方才真想直接令人將其叉將出去!
只是念及今日乃问政盛典,不宜节外生枝,这才强忍了下来。”
李炎话语间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厌恶和对仇士良推心置腹的信任。
仇士良听著,心中內心暗思:
原来如此,陛下年少意气,对倭人昔年犯境旧事耿耿於怀,兼之听闻其战败后卑躬屈膝之態,故而心生厌恶。
倒是率真,也足见对咱家信任,这等心思也直言不讳。
仇士良面上不动声色,微微頷首,低声道:
“陛下圣明烛照,洞察秋毫,倭人小国,反覆无常,確不足道,陛下隱忍为大局,老奴钦佩。”
两人的低语虽轻,但就站在李炎另一侧稍后位置的鱼弘志,早已竖起了耳朵,將深恶之、叉將出去、强忍等关键词语听得一清二楚!
鱼弘志心中狂喜:果然!陛下对倭人恶感极深!此乃天赐良机!若能藉此做点什,既能迎合圣心,又能…
鱼弘志偷眼看向仇士良的后脑勺,一丝阴冷的算计在眼底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