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上限詹姆斯,下限便士哈达威!(1/2)
“特拉维斯,你找我?”
“你知道的,我刚接任这个位置,这两天忙得晕头转向的,根本没时间休息...”
亚特兰大,老鹰总部。
罗伊德·皮尔斯刚被人引进办公室,就先大吐苦水,然后才施施然的走到办公桌前坐下。
他面前的,则是刚过去赛季同样是新上任的总经理特拉维斯·施仑克。
施仑克对此报以理解的笑容,皮尔斯正是他上任后的首笔重要操作。
几天前,球队刚与功勋教头迈克·布登霍尔泽解约,正式宣告进入重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几年前好不容易创下了队史记录(60胜22负),时隔21年重回东决舞台,可他们这样没有任何明星球员,只凭平民团队打了鸡血才干到了东决,却遭遇了重回克利夫兰的詹姆斯与三巨头骑士,被4:0乾净利落的剃了光头。
本以为这是重回巔峰的开始,却不料只是曇一现。
之后三年时间,原本的主力伤的伤,走的走,成绩每况愈下。
今年更是打出了24胜58负的东部倒数第一战绩。
如此一泻千里般的球队表现,激怒了广大老鹰球迷。
为堵住眾悠悠之口,他们不得不忍痛与布登霍尔泽分手,开始新一轮的重建。
之所以选择重建,无非是亚特兰大虽是全美第十一大城市,却是联盟倒数的小球市,吸不来超级巨星。
队史上拥有的超巨,还得追溯到八九十年代的人类电影精华威尔金斯。
再往前,就是为球队於57/58赛季,拿下唯一一座总冠军的传奇球星鲍勃·佩提特。
那时,他们还是处在圣路易斯的远古时期。
可以说,老鹰队史拿得出手的东西很少,底蕴也不厚,加上这座城市种族歧视严重,有巨星愿意来才有鬼。
值得一提的是,鲍勃·佩提特和威尔金斯还是自家养成出来的超巨。
这样的球队,只能通过一次次重建,一次次打造体系,才艰难取得成绩。
时至今日,球队又烂掉了,他们被迫推翻重建。
经过一个月的选帅,他们看中了费城76人的助教,也就是眼前的这位很有精神头的中年黑人罗伊德·皮尔斯,作为重建时期的主教练。
施仑克暗自嘆口气:他们老鹰別说吸引超巨了,连名帅都叫不来,只能去各大球队的教练团队淘宝。
看著眼前这位新任的年轻主帅,不就是他们刚签下的菜鸟教练?
年轻,便宜,没有执教经验...是最適合重建期的背锅型主帅了。
既然重建期的主教练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寻找新的建队核心。
想到此,他重拾心情,將面前的两份球探报告推过去给对方过目,“你先看看这两份內容。”
“嗯?”
罗伊德·皮尔斯先拿起第一份报告认看,下一秒,脸色就变得古怪起来。
特雷·杨(联合试训报告)
优点:精英级中距离投射能力,射程覆盖半场;组织能力出色,擅长挡拆传球。
缺点:身高仅6尺2寸(188cm),臂展普通,移动速度平庸;防守端易被针对。
总评:除投射外,几乎一无是处!
他看著施仑克问道:“特拉维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名新秀,你们之前一直在关注,不是吗?”
“这份报告是不是...太简单了些?”
施仑克苦笑:“谁知道呢,也许他在什么地方得罪马尔克斯了。”
他拉开抽屉,拿出几份旧报告递给皮尔斯,“这是他之前的追踪报告。”
“哦?”
之前的报告可谓天壤之別——几乎从杨进入ncaa开始,每月一份详录其能力数据、优缺点分析、性格剖析甚至附带训练建议,儼然將其视为重建核心。
可是,为何最新的联合试训报告如此敷衍?
见皮尔斯陷入沉思,施仑克轻笑道:“看看下面那份报告,也许就明白马尔克斯的心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