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沸腾的物理系(1/2)
高胜的拜访,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冉思成平静的学术心湖,激起的却是滔天巨浪。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京城大学物理系的师生们,都发现他们那位一向严谨沉稳的冉教授,变得有些“疯魔”。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和实验室里,废寢忘食。白天,他召集系里最得力的几个助教和研究生,成立了一个代號为“磐石”的课题组,研究方向讳莫如深,只知道是关於“金属微观结构调控”。晚上,他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里面时不时传出他兴奋的自言自语和在黑板上急速书写的粉笔声。
“冉教授这是怎么了?跟打了鸡血一样。”
“听说了吗?好像是得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理论启发,说要开创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我听说,启发他的,竟然是轧钢厂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工人!”
这个小道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物理系內部不脛而走,引起了一片譁然和难以置信的议论。一个工人,能给一个大学教授什么样的启发?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高胜,却仿佛没事人一样,平静地回到了轧钢厂。
李厂长见到他,关切地询问他“总结经验”的成果。
高胜將早已准备好的一份报告递了上去。这份报告里,他用非常严谨的逻辑,復盘了73號合金的整个研发过程,並且,他在报告的最后,用非常谦逊的口吻写道:“……在工艺优化过程中,我个人对一些金属热处理的深层机理產生了困惑,有幸得到了京城大学冉思成教授的悉心指导。冉教授高屋建瓴地指出,我们目前沿用的许多工艺参数,仍停留在经验主义层面,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他提出的一些关於『时效硬化』和『晶粒控制』的前沿构想,令我茅塞顿开,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想要在特种合金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必须將生產实践与尖端理论研究紧密结合……”
李厂长看完这份报告,激动地一拍大腿!
“好!好啊!”
他激动得不是报告里的技术內容,而是“京城大学冉思成教授”这几个字!
这意味著什么?这意味著高胜,他们轧钢厂的技术王牌,已经和国內顶级的学术权威搭上了线!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革新了,这是產、学、研一体化的康庄大道啊!
“小高,你真是我们厂的福星!”李厂长握著高胜的手,用力地摇晃著,“你放心,你和冉教授的合作研究,厂里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全力支持!”
高胜要的就是这句话。他成功地將自己未来的所有“发明创造”,都预先铺上了一层金光闪闪、无可指摘的“理论外衣”。
然而,高胜的春风得意,在某些人眼里,却成了扎眼的钉子。
这个人,就是许大茂。
自从上次被高胜和傻柱联手坑了一把,丟了放映员的工作,被下放到车间当学徒后,许大茂的日子就没好过过。他油滑懒散惯了,哪儿受得了车间里又脏又累的活儿?没几天就腰酸背痛,手上全是泡。工友们知道他以前的德行,都懒得搭理他。车间主任更是早就看他不顺眼,天天盯著他,让他连偷懒的机会都没有。
巨大的落差,让许大茂的心里充满了怨毒。他把这一切,都归咎到了高胜和傻柱的头上。尤其是高胜,看著他从一个无名小卒,一步登天,成了全厂敬仰的“高工”,甚至连厂长都对他青眼有加,许大茂的嫉妒心,就像野草一样疯狂滋长。
他每天都在暗中观察高胜,像一条潜伏在阴沟里的毒蛇,寻找著下嘴的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
这天,许大茂被师傅派去给技术科送零件,在走廊里,他无意中听到两个技术员在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高工现在可是攀上高枝了,跟京城大学的教授都混到一块儿去了。”
“可不是嘛,听说那教授对他跟亲儿子似的,把压箱底的学问都教给他了。”
“嘖嘖,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不过我还是觉得这事儿有点玄乎,他一个轧钢厂的工人,哪来那么大的本事?还西南保密单位……谁知道真的假的。”
“嘘……小声点!这话可不能乱说!”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许大茂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西南保密单位!对啊!这个理由,听起来无懈可击,但反过来说,也因为“保密”,而死无对证!这不就是他最大的疑点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