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老朱:雄英託梦允熥(1/2)
国公府后宅的闺楼上。
徐妙锦凭栏远眺,目送朱允熥的身影渐行渐远,心头不知不觉,已是一丝相思愁绪,如红线般牢牢的栓住了她的心房。
少女心事,总是让人捉摸不透。
徐妙云下了闺楼,抬头望见倚栏呆呆站立的小妹,不由摇了摇头。
她和燕王朱棣,当年也是如今日徐妙锦一般,一见钟情,自此难捨难分。
想到这里,徐妙云又嘆了口气。
藩王就藩,妻儿留在京城,这是惯例。
朱棣身边,女人倒是不缺。
但对徐妙云来说,两地分居,长久不见,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要是徐妙锦和朱允熥成亲,那也得忍受两地分居之苦,到时候,也不知怎么处理为好?
暮色四合。
朱允熥踏出魏国公府时,天际已悬起一弯清冷的月。
月色如霜,斜斜地掛在梧桐枝头,映得他衣袂上的金线暗纹微微发亮。
突然间,他昂首一声长啸,声音清澈响亮,仿佛要將胸中鬱结多时的块垒尽数倾泻而出。
“无人相助又如何?”
“老朱不喜欢,又如何?”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朱允熥攥紧拳头,指节发白,胸膛里豪情由然升腾。
“殿下多保重。”
“徐某在左都督大营火器队,恭候殿下到来。”
“哈哈,徐都督,孤一定会去,到时候,你可不要不欢迎。”
徐辉祖与朱高炽亲自將他送至府门外,三人执手话別时,眼底皆藏著心照不宣的默契。
“殿下,“徐博趋步跟上,官靴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急促的声响。
“皇上那里,要是追究擅自结交武勛的事情,我们只靠陈公公周旋,怕是会有麻烦?”
方才,朱允熥面对朱高煦的质问,以陈能宣旨为由反驳,但实际上,却是打了一个擦边球。
朱元璋虽然並非明確讲过,限制朱允熥外出。
但私下里见徐辉祖,要是被人密告,对朱允熥来说,想要自辩,也不容易。
朱允熥驻足望月,唇角泛起一丝苦笑:
“徐长史多虑了。你以为今日之言,能逃过锦衣卫的耳朵?此刻蒋瓛怕是正在御书房里,將孤的字字句句复述给皇爷爷呢。”
说到此处,朱允熥故意提高声调,惊起檐下一对棲鸦。
他今天说这么多话,並不是全是为了在徐辉祖、朱高炽面前显摆,而是想借锦衣卫之口,传给老朱听。
按《皇明祖训》“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並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的规定,获封郡王。
洪武二十一年,朱允熥十岁时,就自动成为郡王。
但是,也不知是老朱健忘,还是对朱允熥不满,他这个郡王,一直没有能分封藩地。
这也是朱允熥的郡王府,只有一处王庄,王府仓库只有俸例收入的原因。
大明的藩王。
就藩前,属於宗人府管辖,就是受气的小媳妇,动不动,就要被剋扣俸禄。
唯有就藩之后。
才有田地和佃奴,才能过上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日子。
......
皇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