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朱允炆庶孙变嫡孙,吕氏扶正?(1/2)
宫中佳丽三千,不如马皇后一人。
老朱於垂垂老矣之际,倍觉自己身边无可信任之人。
要是马皇后活著。
朱允炆、朱允熥两个皇孙,谁更適合当皇帝,她一定会给出中肯的建议。
而不像现在,朝堂上、后宫中,人人都有暗心思,就没有一个人,考虑大明江山社稷的稳固。
一夜未眠。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整个人显得很是疲惫。
他本想著,让陈能问上一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然后回书房眯一会儿。
谁知道有个不长眼的跳了出来。
却是礼部侍郎詹微。
“皇上,十日后,宗人府在东宫举行吕氏扶正太子妃典仪,按皇明祖训,在京的皇族、皇子及皇孙,都需要参加,具体人选附议。”
礼部管著宗人府。
朱元璋早就暗示过宗人府,在这件事情上,詹微忙前忙后好几个月,总算把相关的典仪流程给拿了出来。
“照礼制办。”
老朱疲惫地摆手,对詹微拖拖拉拉的作风表示不满。
这件事情本来不算什么,属皇家內部事务,简单点,老朱一句话就能办好。
但由於吕氏扶正,关係到朱允炆由庶皇孙一跃成为嫡皇孙,朝中必然会有反对的声音。
所以,老朱觉得,把典仪搞得隆重一点,让上上下下没有话说,这么做的目的,为的就是朱允炆成了皇太孙,为下一步继承皇位,奠定宗法基石。
吕氏十天后,就要封皇太子正妃。
消息传开。
东宫上下,一片沸腾。
前来向吕氏恭喜的人,络绎不绝。
当然,他们拍吕氏马屁,最终是看在朱允炆成为皇位继承人的面子上。
吕氏喜在心里,脸上却是淡淡,不到最后一刻,不见分晓,这是她入东宫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洪武四年,太子朱標娶常氏为正妃,洪武五年,朱標想纳故元朝参政阿失寧之女为次妃,因为遭到反对没有成功,不得已,改纳吕本之女吕氏为次妃。
吕氏从皇太子继妃,扶正为皇太子正妃。
这一条路,她走了整整二十年,其中辛酸甘苦,冷暖自知,外人也顶多看个热闹。
十天后的典仪上,还会有宗人府以及皇子皇孙参拜这一个关键环节。
別的人,吕氏倒不是很担心。
主要是生怕朱允熥闹腾起来。
“郡王殿下,最近在做什么?”
吕氏向侍立一旁的王恭。
胡济死后,王恭上位,靠著朱允熥时不时给出的可靠情报,王恭在东宫混得风生水起,吕氏更是把王恭当成了智囊来看待。
“稟太子妃,郡王殿下从魏国公府出来,就去了教坊司,听说是与当红魁共度了一晚,巧合的是,这魁还是黄翰林看中的女人。”
王恭一脸八卦的向吕氏报告。
朱允熥夜宿秦淮河。
经过锦衣卫的宣传,再有老朱一句混帐东西的评价,早已传遍了整个京城。
风流郡王朱允熥。
这个绰號,可不是什么好称呼。
“王恭,你去雇些人,到翰林院、御史台、礼部,还有魏国公府、燕王府的门口,好好宣讲下郡王的事跡,记住,不要让人找到消息来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