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栽赃陷害,朱允炆不念兄弟情(2/2)
窗外惊雷炸响,照亮朱允炆惨白的脸。他终於明白方孝孺的计谋。
坐实蓝玉谋反,就是要製造一场兵变!
“殿下多虑了。”
方孝孺冷笑。
“蒋瓛的锦衣卫早盯著蓝玉。只要他敢动,就是自投罗网。届时...。”
方孝孺瘦削握笔的手指划过喉咙:
“凉国公一党灰飞烟灭,谁还关心常氏死因这等陈年旧案?”
听到方孝孺这般解释,朱允炆心头如巨浪滔天,他终於明白,方孝孺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殿下,皇上最恨武勛结党。当年胡惟庸案,不就是以'私通倭寇'为由?你看,这是模仿凉国公笔跡,发往边军驻將的密信摹本。”
齐泰见朱允炆还有犹豫,从袖中抽出一叠信笺。
有詹微这个內应。
蓝玉的笔跡,早就不是秘密。
对於惯於操弄笔墨的翰林来说,不能说模仿的十成十,八成的把握,是绝对没问题的。
朱允炆颤抖著展开信笺,上面果然是蓝玉字跡龙飞凤舞:
“十五日后,皇上在五军都督府校场,检阅军队,到时候,听某一声令下......。”
信笺后面的內容,恰到好处的被烛火燎去。
朱允炆瞪大眼睛,倒吸凉气。
这是栽赃,但却天衣无缝。
“齐师,锦衣卫那边,怕是瞒不过蒋瓛?”
“殿下放心,臣早打点好了。”
齐泰得意一笑。
“蒋瓛在城外的私宅,养了一个妇人,生下一子,这个把柄,已经被我们掌握,他要是出面告发,那还自罢了。”
“要是敢泄露天机,说不得,我们先下手为强,弃了蒋瓛,改推宋忠上位。”
方孝孺、齐泰与朱允炆密议。
一直到五更梆子响起时,终於就告发蓝玉的细节问题,达成了统一意见。
方孝孺立即伏案疾书,將蓝玉、常升“谋逆证据”编成密信,其中最关键处,竟然是常升的兄弟常森,曾去过一趟朱允熥郡王府。
常森去干什么?
密信言之不详。
但就是这般隱隱约约的言语,最能蛊惑人心。
要是朱元璋和满朝文武,心里认定,蓝玉一党叛乱,是朱允熥在背后主使,那么,常妃薨逝案,最后的真相是什么,就不重要了。
“妙极!”
“把常妃案和谋反案捆在一起,皇爷爷就算想保朱允熥,也得掂量大明江山社稷,是否还稳固!”
“朱允熥,他竟敢逼母妃当庭撞柱!孤绝不会放过他,孤要把他囚禁在孝陵高墙內,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活活的饿死。”
朱允炆抚掌大讚,喉间涌上腥甜,咳出半口血痰。
从小到大,虽然学的是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但当朱雄英早夭,皇太孙的位置,就在眼前时,朱允炆心里,早就不將朱允熥当作兄弟。
就如朱元璋,在发现小明王韩林儿这个傀儡红巾军首领是威胁后,命部將廖永忠以迎韩林儿到应天为名,將其淹死在瓜步长江中。
皇家无亲情。
朱允熥要后悔,就要后悔生在了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