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帝王之术,朱允炆跪老朱(2/2)
小朝会,非四品以上官员不得入。
方孝孺现在才是从六品官,只能在外面等著。
“殿下,进殿之后,你不要紧张,只要循著侯尚书、唐尚书他们的话说就行,若是有不决之事,你向殿旁记录起居的宋訥使眼色询问。”
方孝孺不放心,到了殿前台阶,依旧跟著朱允炆叮嘱。
“宋学士不是皇爷爷的亲信吗?他能帮孤?”
朱允炆疑惑问道。
“殿下,宋訥是皇上的人,但也是我们的人.....。”
方孝孺轻嘆一声,道。
朱允炆有吕氏保护著,又有唐鐸、方孝孺、齐泰等老师教导,相当於是养在温室中的朵,看似娇艷,实际经不起风吹雨打。
这一点,方孝孺作为老师,心知肚明。
而朱允熥却不一样。
那是一个从一出生就被打压,经歷了种种艰难困苦,依旧顽强成长的励志少年。
现在,朱允炆要上朝与朱允熥正面交锋,要是表现不如人意,怕是要被朱元璋看轻。
甚至,储君的位置也会不保。
有了方孝孺这一句话打底之后,朱允炆脚步自信的迈入奉天殿。
“孙儿允炆,给皇爷爷磕头了。”
朱允炆一进殿,进到丹墀前面,立正姿態,双膝跪下,向朱元璋行跪拜大礼。
他这一下,很是出人意料。
连朱元璋也面露惊讶之色。
洪武四年,朱元璋就废除跪拜礼,改用揖拜礼(双手合十拱手)。
大明皇室成员之间,问候的方式,也多用揖礼,只有皇太孙,才需要遵循更严格的礼仪规范,比如跪拜礼。
朱允炆这一下磕头,就是在向眾人无声宣誓,他朱允炆,才配得上皇太孙的身份。
“允炆,好孙儿,快快起来,金伴伴,你去扶起允炆。”
朱元璋连忙说道。
朱允炆当著文武百官的面,给自己这个皇爷爷磕头,老朱刚才的鬱气消了一大半。
他已快要七十岁。
在这个时代,说风烛残年也不为过。
朱允炆这般敬重他这个皇爷爷,老朱自然对这个孙儿越发看重。
“允熥殿下.....,在礼数这方面,不如允炆殿下多矣!”
武勛一列,一个个急得直瞪眼,朝著朱允熥作唇语状。
“皇上,臣等以为,允炆殿下至孝,又自小得宋大学士弟子教授学问,可为储君人选,还望皇上早作决断,切误引来玄武门之变。”
张筹手持象牙笏板,当先站到前面,向朱元璋揖礼奏报。
“皇上明鑑,望早作决断。”
一眾文官,如侯庸、杨靖等人,也是纷纷开口,准备借朱允炆得朱元璋喜爱之势,一举確定储君之位。
“允熥....,皇爷爷也为难?”
朱元璋嘆了口气,向朱允熥看了一眼,眼神中流露出歉意。
综合各方面的能力,朱允炆毫无疑问,更得朝臣的喜欢,其中,不仅仅是文官,武勛之中,也有不少对朱允炆投来讚许的目光。
比如朱元璋的义子平安,就是一员驍勇善战的將领,他就曾向朱元璋諫言,应立朱允炆为储君。
朝议文武僵持局面,隨著朱允炆这一跪,天平渐渐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