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石油专家李爱国,开造双驴头抽油机(1/2)
周一清晨。
李爱国先是骑着摩托车跑了一趟长辛店机车厂。
油罐火车已经开始量产了。
第一批一共两辆,将在月底出厂,运送到农垦总场那边。
陈行乙现在也担任了技术科内的小组长,专门负责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跟陈行乙简单聊几句,李爱国就骑着摩托车回了前门机务段。
农垦总场的许科长和王总工已经来到了前门机务段内,随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两车皮的物资。
猪肉、牛肉、精白面不得不说,农垦总场那边的日子确实富裕。
邢段长喜得嘴巴合不拢,带人将物资卸了下来,叮嘱李爱国一定要招呼好农垦总场的同志。
李爱国关心的不是物资,而是农垦总场对研发新型抽油机的看法。
听到李爱国的问题,两人显得有些尴尬。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爱国同志,领导们对抽油机的看法并不一致。”许科长还想瞒着,陈工却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所有的情况都讲了出来。
李爱国并没有感到奇怪。
信任总是具备惯性。
在这个年代,老大哥虽然不想当老大哥了,但是老大哥影子还是留在了不少人心中。
特别是在大庆油田的建设初期,老大哥确实给与了不少支持,帮咱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不管是不是用钱和粮食换来的,咱不能否认这点。
“那是领导们考虑的事情,咱们只需要脚踏实地的干活儿,把双驴头抽油机造出来就行了。”李爱国并没有在意这些。
只要东西好,总有发光的机会。
许科长本来还担心李爱国因此心生嫌隙,人家前门机务段工作室又不是没有别的工作,非得帮你造抽油机。
现在看到李爱国这种态度,心中觉得自己好像小瞧了这位火车司机。
“爱国同志,你放心,我们两个就算是把这两百多斤肉撂在这里,也得帮你把抽油机造出来。”
“许科长,言重了,你要是瘦了等回到农垦总场,那边的领导肯定要找我们麻烦。”
“哈哈哈”
气氛瞬间缓和起来。
随后李爱国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图纸。
虽然许科长也提前研究了李爱国提出的四连杆结构,但是看到图纸上的设计,还是忍不住倒吸口凉气。
要是按照这设计制造出来的抽油机,效率至少能提升一倍,节能百分之五十。
但是,这设计能实现吗?
许科长拿着图纸手指有些颤抖,他喊了一声:“老陈,把草纸给我。”
许科长接过钢笔和草纸坐下计算了起来。
足足了两个小时,他才完成了全部计算工作。
“爱国同志,没想到你还是个石油专家!”许科长脸上的震撼已经无法掩饰了。
抽油机并不仅仅是工业机械,还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状况,石油的埋藏深度,石油的粘稠度等等细节,进行设计和制造。
而李爱国搞出的这台双头驴抽油机,竟然完美的符合了大庆油田的需要,也难怪他会如此震撼了。
“我就是喜欢看书而已,你们上次不是把一些技术资料给我了吗,我研究过了。”李爱国笑着说道。
只是看了一些技术资料,就能造出如此符合要求的抽油机许科长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要知道,他们现在费了好几年的时间,连老毛子的抽油机都没仿制出来。
陈工的一句话提醒了许科长:“爱国是全国劳动模范,能没两把刷子吗?”
“也是.”许科长知道这个称号的含金量,点点头。
随后图纸又被检查两遍,修改了两处后,抽油机就进入了制造阶段。
由于连杆件是易损件,需要特制的钢材,许科长便以农垦总场的名义联系了鞍钢方面。
电机由宗先锋带领的小组来完成。
最重要的游梁平衡系统,由于前门机务段工作室和整备车间,都不是专门制造抽油机的,李爱国则联系了煤机厂。
煤机厂听说要研制新型抽油机,显得特别的兴奋。
“爱国同志,我们本身就是造采矿机器的,石油矿也是矿,这算是专业对口了。”煤机厂的领导兴奋的说道。
挂掉电话后,李爱国有些恍惚了。
在后世煤机厂不但制造采煤机,还是国内最大的抽油机制造厂。
难道是因为自己把订单交给了煤机厂?
自己算是改变了历史,还是在无形中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李爱国一时间也搞不清楚了。
“想这些事情干什么,只要挽起袖子干就是了!”恍惚了一阵后,李爱国摇了摇头,打起精神来。
与其在这里考虑那些没用的东西,还不如赶紧把抽油机造出来。
历史是无数人用脚步走出来的,而不是站在原地畅想出来的。
抽油机的制造工作看起来很复杂,但是现在前门机务段工作室,已经建立起了密密麻麻的关系网,自己造不出来的,可以请其他厂家帮忙。
野生汽车专家给这种关系网起了个名字,叫做配件生产网。
李爱国觉得特别贴切。
以后有机会还要建立物资网、科研网。
以前门机务段工作室为核心,利用全国各地的人力、物力、技术把后世那些好东西搞出来。
当然了,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双头炉的生产工作开始后,李爱国的生活又恢复了正常。
每天在工作室盯着配件生产,有时间再去116工程车间跟齐教授一起造直升机,下了班,还能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小日子过得美滋滋。
周二下午,李爱国比以前下班早了些许,骑上摩托车来到了京城东边的一座巷子里,根据纸条上的地址,敲开了位于巷尾的一间屋门。
开门的正是左东方。
“爱国,你怎么过来了?”
“上次你托我找的老野猪,有消息,顺便来看看老哥哥你。”李爱国说着话,扬了扬手里的网兜。
看到网兜里装了水果,点心还有一瓶茅台酒,左东方有些不好意思了:“来都来了,带礼物干什么。”
“怎么,就让我站在外面?”李爱国知道左东方的性子,故意板起脸。
“哎呀,赶紧进来,家里条件不好,别介意。”
左东方连忙把李爱国让进屋里,屋子内逼仄,只有十多平房,东边摆了一张床,西边靠门口摆了煤炉和锅碗瓢勺。
屋子虽小,不过打扫得很干净。
李爱国坐下来,把写有地址的纸条交给了左东方,问道:“老哥,去年我的提议,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李爱国觉得左东方有一身好功夫,还是刀法传人,窝在这里可惜了,想要让左东方到前门机务段武装部,教授那些小伙子们功夫。
左东方却散漫习惯了,宁愿干临时工,也不愿去。
“害,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师傅当年去世的时候,曾有交代,不要帮官府办事儿。”左东方也清楚李爱国是好意,依然摆手拒绝了。
李爱国也没勉强,只是叮嘱他成年的野猪力气很大,让他小心点。
“你放心吧,我的大刀可不是吃素的。”左东方指了指挂在墙上的大刀。
闲聊几句,李爱国便骑着摩托车回了四合院。
明天是刘光齐前往三线厂的日子,刘海中为了给刘光齐送行,在家里摆了宴席,把大院里关系好的都请过去了。
隔天一大早,刘光齐背上二大妈给他准备好的行李,两步三回头的离开了四合院。
刘海中看着刘光齐的背影,招了招手。
“希望这家伙能老实点。”
“爹,我最老实了。”刘光福连忙举起手。
刘海中揉揉他的头发。
“好孩子,今天只打你两鞭子。”
刘光福:“.”
刘光齐离开后,四合院内又恢复了平静。
一周后,许科长前往长辛店机车厂,押送了首批两辆油罐火车,返回了农垦总场。
工作室少了一个主力,李爱国的工作比以往更忙一些,只是上午就打了四五个电话,都是那些负责生产配件的工厂打来的。
好在现在配件的生产工作还算是顺利,要不了多久就能进行组装了。
挂掉电话,李爱国刚准备继续工作,电话铃声又响了。
“喂,什么?陈家峪卫生所?左东方受伤了?”
李爱国心中咯噔了一声,让野生汽车专家帮着自己请个假,火急火燎的推开门走了出去。
刚走没几步,就看到周克开着大越野从外面进来。
“爱国,有事儿?”
“你要是没工作,跟我去青山镇卫生所。”
“好。”
周克这阵子每天只能在铁路上抓小偷,跟着气象站办了几次桉子,现在他觉得这工作太乏味了。
现在看到李爱国这边有事,二话不说,开着大越野朝着陈家峪那边奔去。
陈家峪是距离京城几十里地的小镇,旁边靠着一座山,那里正是发现老野猪的地方。
陈家峪卫生所很小,大院子里只有两间病房,很容易就找到了左东方。
他现在腹部缠了纱布,斜靠在病床上,正在打点滴。
看到李爱国进来,左东方挣扎两下想要坐起来,却疼得吸溜着嘴。
“左大哥,你躺好了。”李爱国走到病床前。
左东方苦笑道:“爱国兄弟,我这次算是栽了,还麻烦你跑一趟。”
“怎么,竟然连你也不是野猪的对手?”李爱国讶然。
野猪虽厉害,但是左东方可是有一身功夫,并且早早的做好了准备,收拾野猪应该不成问题。
“这次也怪我大意。”
左东方把情况讲了一遍,李爱国听得啧啧称奇。
左东方也不算是大意,为了猎到那头老野猪,他提前准备了老猎枪,还背上了大刀。
左东方在旁边的山上追踪了两天,确实发现老野猪了,不过不是一头,而是十几头。
“十几头?”周克也被惊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