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513最后的考核【上】(2/2)
只有一声,是一个g。
这个g是曹悦晨最后一句歌词的最后一个音,如果曹悦晨的尾声是准確的,那么最后一个音应该与这个g在音高上完全吻合。
可结果却是两个音之间出现了非常明显音差。
就算没有学过音乐的人也能听出。
这也就说明曹悦晨在没有钢琴伴奏的清唱过程中音调持续在走低,只是大多数同学乃至她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面对这样的结果,来不及鬆口气的曹悦晨同学一时间心臟卡到了嗓子眼。
“好了,下去休息吧。”
没有人知道下去休息具体代表什么,先让閆朕也没有给大家思考的时间。
“曾思琪。”
一名戴眼镜的白净女生走出队列。
閆朕:“a段主歌,准备好了吗?”
曾思琪点点头:“准备好了閆老师。”
片刻。
琴声响起。
曾思琪是二声部的,在业余向的校园合唱团里,实际能被选入二声部的成员普遍在音准的把控能力上优於大部分一声部成员。
这一点於器乐乐团不同。
在器乐乐团中,往往能够进入一声部的都是平均水平较高的成员。
其原因就在於器乐受音准干预较小,首要看的是演奏技术。
通常器乐乐团一声部的谱面较之二声部的谱面无论在节奏还是音符密度上都不是一个水平级的,所以能够入选一声部的器乐乐手在一般情况下水平一定是高於二声部的。
而在合唱团里,人声受音准的干预是绝对的,音都唱不准怎么唱歌?
通俗的合唱作品较以大家常听到的作品为主体,就比如两所学校共同选择的勇气大爆发。
孩子们都非常熟悉。
可问题就產生在这里,孩子们熟悉的是什么呢,是音乐的节奏、还是旋律的音高?
都是,但其中优先级最高的一定是音高。
原理也很简单,即便用同时值的节奏演奏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多数人还是可以通过音高来分辨这是哪首作品。
而同理在用同一音高演奏这首作品时,即便在节奏不变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也很难辨別这是哪首音乐,因为大家听到的就是一段如同打鼓般的节奏。
音高属於乐音体系,它有固定规律的振动,是用於创作音乐的基本材料,是人类长期通过实践总结下来的经验和习惯。
而节奏的根源是噪音,只是被音乐化了,例如敲锣打鼓,节奏本身並不具备乐音属性。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人脑对一首音乐作品的第一印象就是音高。
而当孩子们一首歌曲的音高形成记忆习惯之后,让他再用另外一种音程关係演唱相同的词句,便会受到原本的音高记忆影响。
已经习惯的:一声部
一种新的音高关係:二声部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校园合唱团的声部分配中,往往老师会將音准把控能力更好的成员分配在二声部。
因为唱二声部需要克服固有旋律记忆的影响。
曾思琪在二声部属於演唱能力非常出眾的代表。
结果不出王小虎所听到,在最后的尾声校准环节,曾思琪的尾音与钢琴奏响的re完全吻和。
“好了,下去休息吧。”
听到閆老师对曾思琪说了同样的话,台下的曹悦晨暂时放下了心。
“胡雅琴。”
第三位出列的同学胡雅琴也是一声部,而她就远没有曹悦晨唱得好。
甚至不用尾音校对,从钢琴伴奏停下之后,胡雅琴就开始跑掉。
“好了,下去休息吧。”
“谢谢閆老师。”
“吴怡帆。”
就这样,一名又一名女生在被点名走出队列。
转眼四十分钟过去,舞台上只剩下了三名女生。
“乔芝芝。”
乔芝芝走出队列,“閆老师。”
閆朕:“想见你副歌二声部。”
二声部?
乔芝芝不是一声部的吗?
不过也没有人真的惊讶什么,在大家的眼里乔芝芝无论唱哪个声部都能直接唱。
不出大家的预料,隨后钢琴响起,乔芝芝献上了考核以来最悦耳的歌声。
王小虎小声一嘆:“应该让芝芝唱一部。”
海涛:“嗯。”
隨著最后一名女生考核结束下台,舞台上只剩下閆朕和老汤。
“男生准备吧,十分钟后你们上。”
说罢閆朕和老汤去了后台。
-
等待结果的过程是最痛苦的,听著身后女生们的各种小声討论,王小虎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本都是他最熟悉的声音,可过一会儿就有人要暂別这次比赛的舞台了。
十分钟转眼过去。
当閆朕和老汤从后台走出,现场一下安静了下来。
莫名的紧张再一次蔓延到整个音乐厅。
老汤回到钢琴前坐下,閆朕走到指挥台旁转向台下。
“我现在公布一下最新的声部分配。”
“一声部,曾思琪、吴诗颖、马欣悦、曹悦晨”
曾思琪去一声部了!
“二声部,乔芝芝、彭羽桐、陈与喧、马梦婷”
一个又一个名在舞台上空响起,听到自己名字的孩子自然是清一色的危机解除长出一口。
而到最后都没有听到自己名字的同学.一张张小脸被涂上了各自的失落苦闷。
三十四名女生最终刷掉了七人,只剩下二十七人。
王小虎没有时间继续伤感,隨著閆朕老师再次开口,他再次陷入紧张情绪。
比刚才更紧张的情绪。
因为他知道最残酷的即將到来。
其实他心里一直都清楚,书人合唱团的男生人数太多了。
如果男生人数少一半,之前就不会出现声部混乱的问题。
但当时他並没有为了省事提出裁人。
而大家也都挺过来。
只是没想到大家一起经歷了所有难关,最后却要面临这样的结局。
“男生上台。”
閆朕挥手,台下动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