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隆万盛世 > 第1458章 1548出乎意料

第1458章 1548出乎意料(1/2)

目录
好书推荐: 谁还不是个冠军了[电竞] 乖点,不咬你 星谍世家 捉妖小仵作 凤凰于飞:公主不远嫁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被格林德沃看中的我去了霍格沃茨 都市逍遥狂兵 弥罗青卷 全球进入数据化

清雍正时期,推行了多项改革,其中被人熟知的就两条,“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除此外,其实还有个项目,那就是“火耗归公”。

之所以出现火耗归公知道的人少,那是因为此事主要涉及官场而非百姓。

火耗归公后,老百姓其实依旧按照被加收的火耗缴税,並没有因此减少赋税。

只不过多收的火耗从官员手里转到朝廷手里,增加了財政收入。

当然,为此,雍正皇帝推出了“养廉银”,只不过最终是失败的。

而在魏广德这个时候,通过推行铸幣的法子,从根子上就解决了火耗的问题。

火耗本质是税制改革的衍生问题,源於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后,赋税徵收由实物转为货幣。

由於银两熔铸损耗难以精確计算,地方官员藉此加征高额火耗,导致国库与百姓双重受损。

当户部铸造官制银钱和铜钱后,自然不存在银两熔炼的问题,自然也就让火耗问题没有了產生的土壤。

加之当时朝廷利用常盈库里的银两大批量铸钱,又制定了铜钱和银钱之间的兑价,自然从根子上就解决了“一条鞭法”存在的一些弊端。

说实话,魏广德很多时候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明朝已经把白银纳入了事实上的流通货幣,但却一直到清朝中期以前,都没有铸造过银幣。

也不是一个都没有,明清时期也铸造银幣,但那都是宫庭铸造,用作赏赐之物。

也就是说,其实明、清两代皇帝都知道金银可以铸幣,甚至他们都接触过西洋银幣,但是却始终没有在朝廷里铸造。

直到魏广德接触了工部,了解铸造过程后才知道。

如果不是他推动工部匠人去户部,单单就宝源局里那些人,铸造铜钱没问题,要铸造金银钱幣,依旧非常困难。

其实,金银加工在这个时代技术很高,但是大批量铸造钱幣的技术,確实存在很多问题。

早期的西班牙鹰洋,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就是银饼算不得银幣,每个鹰洋都是铸成银饼后手工称重,剪掉多余重量或者补上一块,保证每块银幣重量一致,然后再砸出文字表明身份。

而不是通过铸模成形,因为这个时期对金银成色的控制技术並不高,炼製不出来。

简单说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没有先进的铸幣技术,搞不出来。

而大明户部也搞不出来,是工部安排匠人过去,多次尝试后才完成的铸造。

就算如此,现在每批银幣出厂,都还要专人鑑定並留存样品。

同时期倭国流通的银钱也是如此,砸成银饼或者银条,直接在上面刻字显示重量作为流通依据。

所以,银制大明通宝虽然和后世“袁大头”相比略显粗糙,但其实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顶一的精工產品了,也让大明银元扩散到海外。

这种情况,是魏广德乐於见到的,所以之前天津、松江府等官员上奏,询问是否禁止大明银元外流,就被魏广德给否了。

户部每铸造一个银幣,可以获利大约七十文,这是在扣除全部铸造成本后的净利润。

这个数字相当於什么?

那是十六抽一的税收。

现在的大明钱法,因为白银成为货幣,已经有所变动。

一两银子为十六钱,每钱银子当七十文,所以一两银子相当於1020文铜钱。

金银兑换则是隨行就市,朝廷並没有规定兑换比例,这也是为了防止被金银兑换价格变动而绑架。

朝鲜、南洋和倭国的白银,正在通过海上一条条商船被运进大明,然后被铸造成银幣,再流向海外市场,亦如百年前唐宋铜钱通行海外一样。

只要有充足的银料,大明铸钱就会一直赚钱,阻止流通海外反而会妨碍户部赚取更多的钱財补充国库。

而魏广德在走进內阁值房后,这才打开陈矩的信纸,隨即就是深深的皱眉。

这里面的事儿,魏广德是看不明白的。

张宏为什么在昨天找张鯨,他是知道张鯨去了张四维府上。

“难道,张鯨做的那些事儿,张宏不知道?”

一个念头出现在魏广德脑海里,搞不清楚具体原因,大串联在一起,似乎只有这个解释。

张鯨找张四维,张宏不知道,所以才在宫里找人。

“嘿,这还是个二五仔。”

魏广德心里马上就对张鯨有了这个印象,自此以前,他以为张鯨的所有作为,都是张宏在暗中指点。

因为他是內廷仅此於冯保的人物,是有这个动机的。

关於弹劾王国光的奏疏,仿佛就只那么一件,冯保好像並没有安排后手。

或许他以为,只要有他的人先开炮,后续就会有许多官员跟隨,一起上奏弹劾王国光。

可是显然他失算了,就算张居正似乎失宠,但王国光终究是吏部尚书,不是一般官员敢参劾的。

整整一天时间里,都没有第二份关於王国光的奏疏被送进內阁。

见到这种场景,魏广德、申时行到还算淡定,反正暂时牵扯不到他们身上,可冯保、张四维却很是难过。

冯保是气愤那帮子京官居然没人出手,落井下石和他一起打压王国光,还得让他亲自安排,布置人手继续弹劾。

毕竟,第一炮已经打出去了。

却忘记了,这和上次弹劾潘晟似乎情况有些不一样。

而张四维气愤当然不是弹劾王国光牵连到他身上,而是冯保这头蠢猪,居然不知道乘胜追击,居然还在等待。

张四维也是希望王国光垮台的,这样朝中多出几个位置,在商量人选时,就有更多的谈判筹码。

说到底,这些官位,都是可以交易的。

他是上桌子的人,自然可以参与分配其中的胜利果实。

当天下午,冯保就派出几个太监,开始联络他在朝中的官员,让他们明日就上奏,继续弹劾王国光。

不能就这么算了,既然出手,就务必继续下去,再斗倒王国光后,把事儿引到张四维身上,连著次辅一起搞。

而张四维自然也知道,於是第二天的奏疏里,必须出现弹劾冯保的奏疏。

宫里似乎有些迫不及待了。

对於看好戏的魏广德,张四维只是在心里冷笑。

这次,他如果顺了皇帝的意,说不定也能得到皇帝的信任,那样他就有机会挑战魏广德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了。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因为没什么大事儿,所以下午內阁散衙也就比平时早了许多。

很快就是第二天,一大早魏广德按照惯例走进內阁,刚到值房门口,早就侯立在此的芦布就凑上前,在他耳边小声说道:“老爷,今天的奏疏很多,许多弹劾王国光王尚书的,也有两份弹劾冯保的。

弹劾冯公公的奏疏,我放到上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华娱:屁股坐正了吗?你就当导演 重生2015,高中开始做男神 让你当酋长,你成球长了? 扫元 红楼芳华,权倾天下 七零年代:我觉醒后成了白富美 华娱之我是一名历史片导演 斩杀异形后,国家疯了一样找我 人在柯南,系统钦点蝙蝠侠 我的道姑女友来自民国19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