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生死难继情(2/2)
宫中禁卫加派人手,提升乾阳宫守卫防护,五步设岗,十步加哨,宫门落锁被延迟一个时辰。
北地生出大事,在嘉昭帝极致务实作风下,大周六部官衙,像齿轮咬合紧密的机械巨兽,以极高效率高速运转。
……
等到夜幕降临许久,后殿暖阁中各项政令,先后初具规模,纷纷拟定草案。
兵员调集方案,北向防御布置,粮草征调斗数,各州县分派数量,多向新粮道谋划。
诸般应对军政措施,当场形成方向草案,经过嘉昭帝首肯,有些会在明日早朝公布,有些需任事官衙细化定策。
关于稽查军囤粮仓泄密之事,韦观繇按贾琮所提方略,两人相互磋商印证,确定排查步骤。
韦观繇与锦衣卫指挥使许坤协同,商定双方官衙职权分割。
左军都督陈翼、右军都督姚汝昌,各自罗列,负责军粮运输官吏名单。
兵部顾延魁和新任户部左侍郎,同样出具涉及军粮事务官员名单。
这几份稽查名单将是大理寺排查目标,天子坐镇,暖阁亲拟,一丝不苟。
……
不管是陈翼还是姚汝昌,谁也不敢丝毫隐瞒,妄想能蒙混过关,提供名单人数只多不少。
他们不会天真以为,大理寺拿到这份名单,会简单照本宣科,必定会协同锦衣卫复查。
只要名单中发现丝毫破绽或隐瞒,他们就会惹火上身,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军机大事,天子盛怒,诸因归一,即便官高爵显,他们也要脑袋搬家。
可以想见明日天亮,大理寺和锦衣卫必四处出动,户部、兵部、五军都督府许多官员,都会收到传唤讯问。
直到亥时时分,夜色黝黑,皓月当空,贾琮等朝臣才退出暖阁。
他走在寂静空旷的宫道上,回想皇帝对诺颜台吉的疑虑。
贾琮会毫不犹豫分说此事,相信诺颜台吉对奇袭军囤,事先并不知情。
这不仅是他出于逻辑推演,更因他与诺颜相处之时,对方言行心意,都让他笃定此事。
贾琮心中有些失落,如今东堽镇事发,大周残蒙已成水火之势,不知诺颜会如何应对……
……
嘉昭十六年,正月初六,宣府镇。
城中一条不知名街巷,浓重的血腥气,夹杂焚烧的焦臭味,弥散在每一寸角落。
巷子底部一座民宅,常见的单进院落,原本布置清爽利落。
如今一片狼藉,到处是倒翻的座椅,散落的衣物,粉碎的杯碟,像是刚被抢掠过。
院子里还倒着两具尸体,一个成年男子,一个七八岁孩子,都是死于刀伤。
正房榻上躺着一个妇人,衣裳撕裂,胸口中刀。
妇人下身被盖上薄被,露出一截赤裸小腿。
虽然早已气绝,两只眼依旧张着,死死盯着房梁,死不瞑目。
候良从墙角站起,走到床榻旁边,将妇人双目阖上,将薄被上拉盖得更加严实。
他的眼神充满疲倦和愤怒:“这些蒙古鞑子,都是十足畜生!”
郭志贵依旧靠在墙角,左胸多了道刀伤,虽然伤口不深,不至于致命。
却让他失血不少,走动艰难,脸色惨白,神情委顿。
候良说道:“把总,我去把外面尸体归置一下,不说入土为安,看着心里堵得慌。”
郭志贵说道:“我懂你的意思,但院子尸体暂时不能动,先就这样摆着。
蒙古人看到活人就杀,他们看到外面的尸体,就不会进来搜掠,我们还能躲过一时。
先让我缓过这口气息,我们走时再安置尸体。”
……
初五那夜,郭志贵和侯良知晓真相,正要赶回北大营报信。
他们才跑到半路,南城便被蒙古人攻破,至今他们都不知具体原因。
但他们揣测的最大可能,是陈三合带领手下乔装周军,用某种方法骗开了南城门。
不过具体原因已不重要,没等他们赶回北大营,杀入城内的蒙古铁骑,飞快席卷整个城镇。
如果正面抵抗,不过是个笑话,唯一求生的方式,便是避其锋芒。
两人情急之下,只能四处躲藏,躲避杀入城内的蒙军。
正在北城抵抗攻城的周军,腹背受敌,顿时大乱,顷刻之间,兵败山倒,北城门也被蒙军功破。
幸存的六千周军,被数倍蒙军包围,切割成数快,在城内包抄绞杀。
郭志贵和侯良都是军中老卒,知道凭二人落单之势,一切都是徒劳,唯有保住性命。
凭借军中历练的机警,他们四处躲藏,尽量远离两军绞杀战团,才能艰难活到现在。
蒙古人经过一天绞杀,剩余六千周军死伤殆尽,宣府镇失去最后防御。
初六日落之前,屠城毫无悬念展开,蒙古人烧杀抢掠,屠戮遭遇的所有活口。
郭志贵数次遭遇蒙兵,忍无可忍出手,占着侯良武艺高强,郭志贵杀伐骁勇。
两人虽能保命,都各自增加伤患,侯良只受轻伤,郭志贵左胸中刀,伤势委实不轻。
他们在仓促之间,找到一户被屠百姓宅院,才能稍微得以喘息,准备天黑之后,设法翻越城墙。
侯良收罗宅院中所有衣物,撕扯成许多布条,用水浸透之后,搓结成绳索。
这是他们唯一想到的逃生之法,虽然有些疯狂,但只能孤注一掷。
…………
正当郭志贵皱眉闭目养神,侯良不停搓结布绳,院外街巷之上,突然传来密集马蹄声。
郭志贵猛地睁开眼睛,侯良霍然站起,说道:“把总,这条巷子人都死光了。
我们过来快一个时辰,从没有蒙军涉足,听这马蹄声音,来的人可不少。”
侯良拿起佩刀,飞身窜出房间,没一会儿便回来,说道:“来了好几十骑兵,看着像是精锐。
这里不能再呆了,屋后有一道矮墙,可以翻到对面巷子,我们还是先躲开为妙。”
郭志贵挣扎着坐起身子,两人快速绕到屋后,看清对面小巷,一片死寂,无人走动。
只有远处隐约传来,刺耳的砍杀惨叫声,令人毛骨悚然。
两人先后翻过矮墙,郭志贵因左胸刀伤,落地时牵扯伤口,痛得站立不稳。
侯良忙上前扶住,两人正想另找地方躲藏,突听到巷口马蹄纷乱,顷刻冲入一队人马。
两人大惊失色,忙回头向那头巷口逃去,刚跑到中路,对过巷口也出现骑兵。
两队人马相对快冲,将郭志贵和侯良逼到巷子中间。
两人知道是必死之局,快速抽刀,背靠而立,侯良低声吼道:“把总,我们拼了,杀一个是一个!”
两边骑士有十余人搭弓引箭,只要他们稍有异动,便会被乱箭射死。
……
骑士中一彪形大汉,健壮如熊,神情得意,操着生硬汉语:“你们倒是精明,逃得挺快,只是糊弄不了我。”
郭志贵见这些蒙古骑兵,只是引箭瞄准,却引而不发,心中有些奇怪。
他们城中遭遇蒙兵,都是见到活人就杀,唯独这群蒙古骑兵,行事颇不相同,郭志贵目光有些闪烁。
此时,骑兵从中分开,一少年将领露出身影,身骑草叶黄骏马,修眉朗目,风姿俊美,英武飒然。
少年嗓音清亮,微带沙哑,说道:“你们觉得还能逃脱吗,弃刀吧。”
郭志贵思索片刻,说道:“侯良,弃刀吧。”
“把总,弃刀就死定了。”
“你武艺虽高,挡得住一轮二轮弓箭踹射,挡不住三轮四轮。”
“他们想杀我们,早已经动手,何必多说废话。”
“既然搏杀无用,留住性命,才有后话。”
郭志贵说着,神情淡然,松开刀柄,侯良也毫不犹豫弃刀。
少年对郭志贵笑道:“你很聪明。”
话语中并无蔑视讥讽,还透着古怪的释然,说道:“搜他们的身,能活到现在,多少有些本事。”
……
郭志贵见有骑士下马,围着他们搜身,其余骑士搭弓戒备,行至森然严明,非一般精锐可比。
两人身上杂物银两,都被他们搜走,并呈到少年马前。
那少年对其他东西不在意,唯独拿起两块牌子,那是两人的身份牙牌。
等到看清牙牌字迹,少年有些意外,问道:“你们是辽东镇火器营的?
我听说大周九镇,只辽东镇专设火器营,且是威远伯贾琮组建,由他亲自教授整训。
我看你们都是军中老卒,难道曾是他的麾下?”
……
郭志贵方才见他们引弓不杀,便已觉得奇怪,听少年突然提到三爷,神情微有异样,心中愈发笃定。
说道:“我们都是威远伯麾下,曾随他出关千里,诛灭女真。”
此时,连侯良都察觉出异常,心中灵机一动,眼下非死即生,再无顾忌。
脱口说道:“我们把总不仅是威远伯麾下,还出身神京荣国府,小时便是威远伯亲随!”
骑士中一人身材瘦高,背部微微佝偻,策马到少年身边。
说道:“台吉,这人才十六七岁,就能做把总之位,统领百人。
没有身份根底,贵人扶持,通常做不到,或许他的话是真的。”
诺颜听了这话,仔细打量郭志贵,神情显出一丝萧然。
说道:“捆了他们双手,给他们一匹马,先押回营中。”
他手中磨蹭着牙牌,心中思绪翻涌。
玉章,此时此势,你会如何应对,该不会以为,我欺瞒于你……(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