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日月燃明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架构 2 南北都察院

第一百五十二章 架构 2 南北都察院(2/2)

目录
好书推荐: 咀嚼历史味道 大唐小说家 乱世长歌 快穿之惩治恋爱脑 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你的寿命余额不足 逍遥王盛世大唐我说了算 荒野直播:环球冒险从群演开始 大汉天子,我能开启群臣天赋

“崔爱卿,房爱卿,即日起,你们卸去左都御史之职,专心于各自本职。以后大曌也不再授予挂名职衔,务必做到名实相符。”

一直以来,王战确实是忽略了南边。这些日子王战首重练兵,秘制铳炮军械,稍有小成便开始推行有田者皆纳赋这种根本性的大政,确实是没考虑过南边的备用朝廷,完全忘在脑后。现在被提醒想起,立刻雷厉风行。

他最后的话则更让群臣惊愕:居然将崔成秀的左都御史免了——崔呈秀那可不是挂名而是实职啊!九千岁魏公公的义子、第一红人,整个南边的备用朝廷加一起也不如他一个的崔呈秀!就这么事先毫无征兆的被免了?

巨变之下,站在刘若愚对面的魏忠贤保持着一贯的恭敬的站姿,面容平静,眼帘微垂,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只是如果有人眼尖就会发现,魏公公本来就深如刀刻的法令纹更深了,眼珠有那么一瞬间极快速的来回搏动了几下,双脚紧贴着地面金砖向外悄悄挪蹭了一点,站得宽了一些、更稳了一些。

刘若愚则坐在那里奋笔疾书,将一切都记录下来,以备皇帝审看之后登载于皇曌时报。

他手中的笔一如既往的行云流水,稳定恒常,自然也没人能看出他心中的波动。其实他倒真没什么太大波动,跟随皇帝的这段时间虽不算长,但他早已料到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只是早晚而已。现在发生了,他自然不会特别惊讶,更知道,这不过是刚开个头罢了。

若非要说有波动,现在心中确实也有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唯一的念头:庆幸。庆幸把自己的名字从刘时敏改成刘若愚,若愚,改对了。

......

内官也好,大臣也罢,突然的静默中,殿上之人一时间无数的念头被震得翻涌起来,由眼前而回想起了年来的种种:

最近的是前天,七月十三,宣大总督张朴、山西按察使张翼明、巡按直隶御史汪裕各自上疏,奏请在宣府镇赤城县为魏忠贤建坊,皇帝不允。

再往前,五月下旬,内阁奏请升户部左侍郎张晓为兵部尚书加右副都御史衔,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皇帝不允;奏请升任山西按察使张翼明为督察院右佥都御史,不允;宣大镇守太监葛九思,请立九千岁生祠,不允。

更往前,正月,巡按宣大的御史秦士文上疏请求为九千岁在宣大建生祠,皇帝允了。不但允了,很快,秦士文还升为了都御史;二月,巡按宣大御史张素养上疏请建九千岁大同生祠,允;四月,巡按山西御史刘弘光请求为九千岁在山西建生祠,允。

不允张晓、张翼明升迁,理由就是皇帝“天启”时说的百官各安其位,不作变动。不允建生祠、牌坊,皇帝的理由是国库本就空虚,而练兵制械需要大量钱粮。

由允而变为不允,转折点便在于五月初六的“天启”。

五月初六之后几次不允,皇帝也都是温言安慰九千岁与众阁老,并无什么怒意。因是之故,当时大家也大都以为皇帝是“天启”和练新军之故,虽也有一些其他的猜测,但并未想到什么危机上去。但现在忽然毫无征兆的免了崔呈秀的左都御史、监察大权,不能不使人多想。虽然同时也免了房壮丽的左都御史,但房壮丽的身后可没有九千岁。

此时,他们已经没人再想南边备用朝廷的事,但各种心思反而愈发复杂,此起彼伏。

静默中,有人想起了另一件朝堂之外的事:在大前天,皇帝率军第二次出京拉练的时候,奉圣夫人的仪仗曾经等在路旁,想要和皇帝相见,但不知是被大军威势所慑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奉圣夫人终究没有拦下皇帝的大军——根本没上前,没能相见。

有人升起念头自我安慰说皇帝可能没看到,随后便又微微摇头,自己都不信:怎么可能没看到?奉圣夫人的仪仗,何等煊赫?向来是顶有金凤、壁刻灵龟、高毂绣帘的大红凤辇,当先还有八名太监持大红纱灯,随后便是全大曌独一份的二十盏御赐荷兰国晶灯,还有数百名侍从护卫前呼后拥,怎么可能看不见?

各种念头中,有人越想越是心生寒意。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庆余年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帝国大闲人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