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明末黑太子 > 第1088章:莽白突围

第1088章:莽白突围(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三年又三年,卧底世界大乱斗 从武馆打杂肝成无敌武圣 一粟星河 仙子越难受,我修为越大涨 魔法世界,我全系亲和??? 神不动,恨长生 AI伴我修仙路 修仙怎么死不掉? 什么?喝热水就是修炼 死之后

至于兵力,用不到七万人来收复整个缅甸根本就不够用。

根据郑成功的估计,起码要增加到十万人左右才勉强可以完成进攻任务。

南廷要是为难的话,自家还能拿出一万人,然后请昊菁皇帝象征性的调拨两三万人来援就够数了。

请北军帮忙的费用也很好解决,就用抓获的矿工来抵偿便可。

“……嗯!爱卿所言实乃真知灼见也!()

崇祯听罢顿时就没心思饮酒吃菜了,仔仔细细地端详着缅甸地图。

结合郑森的话想了片刻工夫,方才赞许起来。

郑森的提议很好,三路出击或许比一路猛攻的效果要好。

若是宋纪所部在短时间内,无法与在缅北地区作战的沐天波的人马汇合的话。

那么只有尽快擒杀莽白才能结束这场战争,否则势必会陷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里。

南廷倒是可以承受十万兵马常年在海外作战,但战事自然越快结束就越省钱。

问题是在缺少战马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尽快追上莽白的残部呢?

己部都追不上莽白,还谈何将其擒杀进而结束战争呢?

“郑将军,眼下王师奇缺战马,从本土以海路运输又耗费极大,不知将军可否想过解决之道?”

宋纪给郑成功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这也是实际情况。

只要有了战马,一切都容易多了,否则就只能靠两条腿了……

“宋将军,在下以为这倒是不难解决,只是需要花些银两方可办妥!”

对于解决的办法,某新皇早已在信里对郑成功言明了。

“哦?爱卿有良策为何不早提及?”

崇祯忽然插话,字里行间有些埋怨郑森。

“陛下,臣此前倒是想要以缴获敌军战马来解决此问题,然而炮火无眼,加之敌军似乎刻意不留战马与王师。加之采购战马耗费颇多,臣担心……”

经过这么多年,郑成功业已深知崇祯皇帝的德行,但凡花钱的事情,得到节骨眼说才管用,否则这笔钱就得自己掏了。

若是在西班牙作战,郑军缺少战马,郑成功二话不说,就可以自掏腰包,不需要朝廷花一两银子。

但是在缅甸,显然采购的战马会优先,甚至全部装备宋纪的部队,那朝廷出钱就理所当然了。

“无妨!纵两一匹,朕亦可为在缅甸的王师添置数千匹良驹!”

崇祯就是想知道郑森到底想从何处买马,只要比本土便宜一些,那就可以采购。

“陛下,臣以为印度东部地区距离缅甸只有数百里而已,从那里买马异常便捷。再就是从波斯买马,只要绕过印度南部,便是波斯,波斯马比印度马的冲刺速度更快,载重更大,不过价钱就高不少。印度马虽体形不大,但耐热,适合在缅甸作战。比较起来,臣以为还是就近从印度买马更为划算。”

郑成功算过,最多一个月,战马就可以从印度运抵缅甸。

若是从本土运马,以来一回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成本会很高,中途吃喝拉撒都是花钱的。

若是病死的话,这就算是干赔,一点本钱都不可能收回来。

“爱卿可知印度马价钱如何?”

“陛下,据臣所知,印度马一匹不高于七十两银子,若是买得多,价格自然会下降一些。”

“嗯!既然如此,采购战马之事,便交给爱卿来负责吧!”

崇祯一算,即使采购一万匹,总价也不过七十万两,多买的话,或许会少花十万两以上。

这个价钱还是可以承受的,因为十万大军在缅甸一个月的花销就不会比这少多少。

郑家历代经商,人脉宽广,尤其是认识各国海商,买马自然不在话下。

崇祯也得到过某孝子送的六十六匹良驹,虽说是混血战马,但身形高大,毛色亮泽,确实是甚好。

在尝到甜头之后,崇祯本打算给勇卫营购置三千匹混血战马。

结果一问价钱,每匹高两!

草()

原上最好的战马也才不到二百两而已,这就未免让崇祯无法接受了。

于是,某孝子就在回信里给某父皇算过一笔账。

当初采购从中东运过来的仲马就是一大笔钱,当时虽然用土特产抵偿的,可每匹折价也高达八百两之多。

后来在济州岛培育战马,盖马厩,雇马夫与兽医,给这些宝贝马顿顿喂上好的饲料,这都是需要花钱的。

如果生出来的小马不幸夭折,这自然也要算在成本里面。

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崇祯只能用马鞍山出产的钢锭来充抵相关费用……

没想到眼下缺乏战马的事情,就可以从印度买马来解决,价钱还不算贵,崇祯心里便很是宽慰。

郑成功见到皇帝的面色好了很多,便心忖:您只要不买对方手里牛用来下饭,其他牲畜随意!

是否立刻乘胜追击莽白?

当然不追了!

等印度战马运到这里,到时候就可以大杀四方了,不过骑兵还得从本土运过来。

为了能够让南廷迅速知道这里的战事与变故,崇祯还将概况写在一张纸条上,然后塞进一只绑在信使爪子上的纸筒里。

一只体型巨大的猎鹰腾空而起,从缅甸直飞厦门,然后再从厦门飞抵南都。

为了以防万一,崇祯还让张明振派出多艘舰船同时返航,总之要把信息送到地方。

这时候,崇祯就想起电报的好处了,若是有从缅甸到南都的线路。

这边发报,对面就可以收到消息,真是省时又省力。

或许在收复这里之后,还真的可以建一条通往云南的线路呢!

目录
新书推荐: 足球:才17岁你说我替补半辈子 海贼:这个海军有亿点贪 红楼:权倾天下 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阴阳诡匠 爸,你也妹说我家才是苟财阀啊 高武:外甥女被欺负,8岁的我堵校门! 嫁给残废后我成了首辅夫人 我以神魔为食 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