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刘永:姜伯约自诩智谋超群,却连这(2/2)
老板拈起一枚钱,轻蔑地扔在地上:
“这等轻薄如纸的直百钱,还想换米?”
“如今只有蜀锦和粮食才是硬通货!拿不出布帛,就拿金银来!”
年轻人绝望地跪地:
“家中老母已三日未食,求您行行好.”
街巷深处,忽有浓烟升起,伴随着喊叫声:
“抢粮啦!东市的官仓被抢了!”
人群顿时像潮水般向浓烟方向涌去。
曹宇面色一沉,立即分兵前往镇压。
是夜,
曹宇在临时府邸中审阅城防图,副将匆匆入内。
“将军,抓获几名试图翻越城墙者。”
“其中一人似乎是齐人的细作,说是有要事相告。”
曹宇挑眉:
“带上来。”
一个衣衫褴褛但气质不凡的中年男子被押入厅内,他微微躬身:
“在下李聪,今冒死求见,为将军,也为满城百姓。”
曹宇屏退左右:
“讲。”
“将军可知,成都存粮仅能维持半月?”
“而刘永军队最快三日内必到。”
“更危险的是,城内已有百姓密谋,三日后放火为号,开城迎敌。”
曹宇眼神锐利:
“你为何告诉我这些?”
李聪说道:
“下人虽是一介草民。”
“然也听说刘永残暴,若他破城,必是血雨腥风。”
“将军若信我,我愿助将军稳定民心,但求将军一事。”
“讲。”
“开西城门一日,让老弱妇孺离去。”
“他们于战事无益,留之徒增伤亡。”
曹宇闻言,立刻拔剑,以剑指之喝斥道:
“汝果然是齐人细作!”
“说!是谁派你来的!”
李聪正色答:
“小人愿意性命担保,小人是地地道道的蜀人,绝不是齐人细作。”
“只是将军若看得明白,就应该知道,成都民心已失。”
“若是将军能够识大体的话,就应该为百姓做点实事。”
“等将来齐军打进来清算之时,将军也好给自己留条后路啊。”
曹宇沉思良久,摇头:
“开一城门,则防务有破绽。”
“且百姓离城,更壮敌军声势。”
李聪长叹:
“将军执意如此,恐酿大祸啊!”
正当此时,外面忽然传来喧哗声。
一个士兵满身是血冲进来:
“将军!城南暴乱!数千百姓冲击官仓,守军快挡不住了!”
曹宇率亲兵赶到城南时,官仓前的景象已如战场。
百姓们拿着菜刀、木棍,甚至徒手与守军搏斗。
地上已躺着十几具尸体,有百姓,也有士兵。
“放粮!放粮!反正都是死!”
人群疯狂地呐喊。
守军将领见曹宇到来,急忙报告:
“将军,乱民凶悍,已杀我士卒多人!”
曹宇看着那些眼冒绿光的百姓,看着他们瘦弱的身躯和疯狂的眼神,心中一阵刺痛。
他策马向前,高声喝道:
“住手!”
人群暂时安静下来,无数目光聚焦在这位魏将身上。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出人群,直直跪下:
“将军!城内已有易子而食的惨剧!”
“朝廷既然无力赈济,何不放我们一条生路?”
曹宇沉默地看着眼前这些面黄肌瘦的百姓,他的手紧紧握住剑柄,指节发白。
他想起离宫前曹叡的嘱托,想起自己“以城为先,以民为本”的承诺。
此刻这两者却如此矛盾。
“开仓。”
曹宇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守将大惊:
“将军!这是军粮啊!”
曹宇厉声道:
“民不聊生,何谈守城?开仓!”
“分发粮食,但须有序。”
“有敢抢夺者,斩!”
命令一下,百姓们顿时跪倒一片,泣声震天。
然而就在这时,一骑快马飞奔而至,使者高呼:
“魏王手谕到!!”
曹宇心中一沉,跪地接旨。
“闻成都民乱,孤心甚忧。”
“然军粮关系社稷,不得妄动。”
“着曹宇严控四门,敢有擅言开城者,杀无赦!”
手谕如冰水泼面,曹宇怔在原地。
那些刚刚升起希望的百姓,眼神再度暗淡下来,继而转为更深的绝望与愤怒。
分发少量粮食后,暴乱暂时平息。
但曹宇明白,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深夜,他登上门楼,眺望漆黑的城市。
零星的火把如同鬼火,在街巷间游移。
远处,隐约传来汉军逼近的消息。
副将悄声报告:
“将军,今日之乱,死者四十七人,伤者逾百。”
“官仓虽保,然民怨沸腾。”
“据报,有人密谋明日午时,同时冲击四门。”
曹宇面无表情:
“我军中情况如何?”
“士卒连日镇压,已显疲态。”
“更有人私下议论,认为朝廷此策不仁……”
“还说……还说……”
“还说什么?”
“还说我军跟汉军王师相抗,是逆天而为,大逆不道。”
听到此话,身为宗室的曹宇却并没有勃然大怒。
反而内心非常平静,继而长叹一声:
“我年少时,读《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
“今日方知,此言至理。”
“将军的意思是?”
“我欲违旨开城。”
副将大惊:
“将军!这是杀头之罪啊!”
曹宇苦笑:
“以我一颗头颅,换万家生路,岂非值得?”
“且城破之日,我曹宇同样难逃一死。”
“横竖是死,何不择善而行?”
他望向远方,想起离宫时儿子的笑脸,想起妻子叮嘱他早日归家的温柔。
而今,这一切都将成为永别。
“传令,明日辰时,开西城门,放百姓出城。”
“愿留者,与我共守此城。”
“愿去者,自寻生路。”
副将怔怔地看着曹宇,最终深深一躬:
“将军仁义,末将愿誓死相随。”
次日清晨,
当士兵们搬开西城门的门栓时,百姓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城门缓缓开启,外面是朦胧的晨雾和自由的道路。
然而,人群却迟疑了,没有人率先迈出那一步。
曹宇站在城楼上,高声道:
“今开西门,至午时关闭。”
“愿去者,速去!愿留者,随我守城!”
终于,有人小心翼翼地踏出城门,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人流逐渐扩大,如同决堤的洪水,向西涌去。
许多经过城门的百姓,自发地向城楼上的曹宇跪拜磕头。
“将军恩德,永世不忘!”
“愿将军平安!”
“苍天保佑曹将军!”
人群中,也有不少人选择留下。
那个昨日在官仓前跪求的老者,带着几十个青壮年来到城楼下:
“将军,我等愿留下,与将军共守成都!”
曹宇看着这一切,眼眶微热。
午时将至,城门即将关闭。
突然,一骑快马从远方飞驰而来,马上骑兵高举红旗——那是敌军逼近的信号。
“关城门!”曹宇下令。
沉重的城门再次闭合,将成都分为两个世界。
城内,是选择坚守的人们。
城外,是寻求生路的百姓。
曹宇按剑立于城头,远望天际处隐约扬起的尘土。
汉军来了,而他的命运,这座城的命运,都将在不久后揭晓。
“备战!”
他沉声下令,声音在突然寂静下来的成都城头回荡。
两个时辰后,
成都城西门外尘土飞扬,刘永的大军如黑云般压境。
刘永勒马高岗,远眺成都城墙。
见城头旌旗稀疏,守军寥寥,不由得抚须长笑。
“不出孤之所料,曹魏气数已尽矣!”
参军刘基驱马近前,指着城西方向道:
“大王,方才探马来报,今日辰时西城门大开。”
“数千百姓蜂拥而出,四散逃难去了。”
刘永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笑意更浓:
“民心尽失,城将不攻自破。”
“可笑那姜维,自诩智谋超群,却连这等良机都把握不住。”
“这灭蜀之功,该归我有了!”
他转头望向身后整齐列阵的将士,朗声道:
“传令下去,即刻攻城!”
“先登城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城楼之上,曹宇望着远处如潮水般涌来的汉军,面色平静。
副将急匆匆登上城楼,声音颤抖:
“将军,探马来报,刘永亲率大军攻城,前锋已至十里外!”
曹宇轻轻点头,目光仍停留在远方:
“传令,整军出城迎战。”
左右将士大惊失色道:
“将军!敌军来势凶猛,我军兵微将寡。”
“固守尚恐不足,岂敢主动出击?”
曹宇缓缓转身,目光扫过城楼上每一个士兵的脸庞,最终落在城下奔逃的百姓身上。
“我违抗王命,私开城门,纵民出逃。”
“纵使今日守得住成都,他日回朝亦是死路一条。”
他按剑走向台阶,声音沉稳:
“今日出城,非为求胜,乃为成全我自己的忠义之心。”
副将急步跟上:
“将军!何不固守待援?”
“我们在南中不是还屯有兵马吗?”
曹宇猛然驻足,眼中闪过一丝悲凉:
“你认为成都一旦失守,南中还会服从曹氏的统治吗?”
“况且,我曹宇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做那瓮中之鳖。”
他大步走下城楼,对集结在城下的将士高声道:
“众将士听令!今日我欲出城迎敌,此去凶多吉少。”
“愿随我者,同往!”
“不愿者,可留守城池,或自寻生路!”
城下一片寂静,只有风声呼啸。
曹宇回到府中,取出珍藏的铠甲。
这副铠甲还是他二十岁受封为将时,先王曹丕亲赐。
老管家曹安颤巍巍地为他系紧甲绦,老泪纵横:
“少爷,老奴随您去吧。”
曹宇轻轻摇头:
“安叔,你年事已高,留在城中。”
“若我战死,烦你告知我妻儿,曹宇不负曹氏之名。”
这时,门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曹宇全身披挂,率领八百将士肃立院中。
“将军!末将等愿随将军出城杀敌!”
曹宇见这八百人虽衣衫不整,面有饥色。
但个个目光坚定,手持兵器站得笔直。
副将单膝跪地:
“将军,城中只有三千守军了。”
“但唯有这八百弟兄愿随将军出城。”
“其余……其余皆愿守城。”
曹宇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声音有些哽咽:
“诸位……此去恐无归期,你们不后悔?”
一个年轻士兵高声道:
“将军为百姓开城门,我等愿为将军开血路!”
“愿随将军死战!”
“八百人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曹宇翻身上马,长枪一指:
“开城门!随我杀敌!”
成都城门缓缓开启,曹宇一马当先,八百将士如洪流般涌出。
刘永正在阵前指挥攻城,忽见城门大开,一支魏军杀出,不由得一愣:
“这曹宇莫非疯了?区区数百人,也敢出城迎战?”
参军刘基皱眉道:
“大王小心有诈。”
刘永冷笑:
“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计谋都是徒劳。”
“传令,前军变阵,围歼这支敌军!”
汉军迅速变阵,如铁桶般将曹宇的八百人团团围住。
曹宇长枪如龙,直取吴军将领,大喝:
“大魏曹宇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汉将赵冲挺刀迎上:
“无名小辈,也敢……”
话音未落,曹宇长枪已刺穿他的咽喉。
“将军威武!”
魏军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曹宇率军左冲右突,八百人结成圆阵,且战且进。
竟在汉军的包围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刘永在远处观战,面色渐沉:
“这曹宇,真虎将也。”
“传令,放箭!”
箭如雨下,魏军纷纷中箭倒地。
副将身中数箭,仍挥刀死战:
“将军!我护你突围!”
曹宇摇头,一枪挑飞射来的箭矢:
“今日唯有死战,何言突围!”
八百人越战越少,血染征袍,但无人后退。
战至黄昏,曹宇身边仅剩数十人。
刘永驱马前出,高声道:
“曹将军!你已尽忠,何不降我?我必厚待于你!”
曹宇以枪拄地,浑身是血,却仍挺直脊梁:
“曹氏子孙,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投降的懦夫!”
他回头望向身后残兵,声音嘶哑却坚定:
“诸位可降,保全性命。”
年轻士兵吐出一口血水:
“愿随将军赴死!”
曹宇仰天长笑:
“好!好!今日能与诸位同死,曹宇之幸也!”
他举枪直指刘永:
“刘永!可敢与我一战?”
刘永面色阴沉,挥手道:
“放箭!”
数十支箭矢破空而来,曹宇挥枪格挡,但仍有多箭射中他的胸膛。
他身躯晃了晃,却以枪撑地,屹立不倒。
“将军!”
残存的魏军悲呼。
曹宇目光望向成都城头,嘴角溢血,喃喃道:
“魏王……臣……尽忠了……”
言罢,
气绝身亡,身躯仍挺立不倒。
刘永驱马近前,见曹宇虽死犹立,双目圆睁,不由得肃然起敬:
“……真忠臣也。”
“传令,厚葬曹宇及这些魏军。”
次日,刘永大军将成都围得水泄不通。
刘永策马至城下,高声道:
“城中守军听着!曹宇已死,我大军已到。”
“姜维的大军就在后面!尔等速速开城投降,尚可保全性命!”
“若负隅顽抗,破城之日,鸡犬不留!”
城头守军面面相觑,恐慌开始蔓延。
消息很快传回宫中。
曹叡手持紧急军报,双手颤抖,面色铁青。
“成都北围……曹宇战死……刘永嚣张至此!”
殿内群臣鸦雀无声。
赵俨出列奏道:
“魏王,刘永虽狂,然其所言非虚。”
“姜维大军确实尾随其后,若两军合围成都,则蜀地危矣。”
曹叡猛拍案椅:
“曹宇违抗王命,私开城门,其罪当诛!”
“然其力战殉国,保全曹氏颜面,功过难断……”
他站起身,踱步至殿前,望着东方,长叹一声:
“传旨,追封曹宇为壮节侯,其子袭爵。”
“另,速调南中兵马,驰援成都!”
宦官领旨退下。
曹叡独自立于殿中,喃喃自语:
“曹宇啊曹宇,你以死全忠,却将这天大难题留给了寡人呐……”
殿外,
乌云密布,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八百忠魂已逝,而成都的命运,仍在未定之天。
平时热闹的大殿,此刻显得无比宁静。
每一个大臣脸色都阴晴不定,各有心思。
终于,光禄大夫谯周忍无可忍。
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出班走出。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