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活下来,打造保健食品(1/2)
进口多元化另辟蹊径,同样可以化解大豆危机。不过,这里面又牵扯到定价权的问题,很复杂,要想起到大作用,同样需要时间。
“方式书,那么你认为现阶段最应该面对的是什么?”
王林创业沉吟了片刻,然后很认真的问道。
他这次之所以喊方唯到省城来聚会,主要是为了这件事,或者说是为了他的任务。
之前方唯给他的创造的机会很好,令他受到了上面关注。
现在上面也在绞尽脑汁想化解大豆危机,会咨询一些受到关注的干部,这其中就有王林。
王林当然能想出一些办法,但和方唯这种事件的亲历者还是有明显的差距的。他可不希望自己提的建议被上面否决,所以今天也有咨询方唯的意思。
“我觉得现阶段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活着。让尽量多的种植户活下来,让尽量多的粮油企业活下来,使得国内的大豆市场不至于崩盘。”
方唯这话乍一听有点悲观,但现实就是现实,盲目乐观才是致命的。
对手很强大,不仅仅是技术强大而且还享受全球的定价权。所以从国内的角度出发,能抗住对方的第一波攻击活下来就是最大的胜利。
未来肯定有发起反击的时候,但现在明显做不到。
“嗯,你这样考虑是对的,速胜论和速败论都是不可取的。来来来,大家坐起,接下来讲一些轻松的事情,不谈这个。”
王林若有所思,随后举起了酒杯,和大家一起喝酒。
接下来的时间又重新变得轻松快乐,大家讲讲笑话,聊一些有趣的事,一直到聚会结束。
大家纷纷离开了包间,方唯和庞万新走在最后。
“方支书,你侄子还在乡下搞科技助农啊?让他回来吧,有人会照顾好他的。”
庞万新这话明显是王林的意思,其实他自己也想不通。
虽说方唯的侄子性格有点怪,但有王林的关照,谁也不敢把他怎样,有必要躲到乡下去吗?
“不用管他,喜欢做点实事就由他去吧,等她什么时候想回单位了再说。”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自己侄子很有性格啊,他高兴就好。
对方在新林县干得不错,而且还搞出了高产红薯,同样还帮助农民创收,的确比坐办公室或呆在三产要强。
那天和侄子见面的时候,方唯就说了,研究所的大门是敞开的,不管对方需要使用设备还是和大家进行技术交流,都没有问题。
而且方涛和研究所的不少人都很熟悉,应该不会感到拘束。
“那行,今儿就到这,回头咱们再聊。”
庞万新点点头,随即上车离去。
方唯回到自家的小院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返回了村里。
大豆的事情他已经尽力了,暂时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不如先放放。
“董事长,最近国际上的大豆价格上涨了20%,涨幅不大不小,似乎市场上对这个定价的分歧很大,国际巨头也显得很犹豫。”
上班的第一天,杨峰向他汇报了大豆的情况。
方唯点点头,没有发表任何评论,而是问了问公司食用油最近的表现。
杨峰介绍说,近一段时间以来,食用油市场相对比较平稳。国际巨头貌似偃旗息鼓了,国内的一些食用油企业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瑶岭牌食用油表现良好,菜籽油一枝独秀,其他品种也略有进步。
“杨助理,暂时先这样吧,你抽空盯着点,有什么异动再向我汇报。”
方唯随即把杨峰打发了出去,然后埋头处理公务。
时间匆匆。
方唯再次乘飞机飞往了大西北,夏楚县海水稻种植基地终于迎来了收割的日子。
他赶到的时候,收割已经接近了尾声,王木齐带人正在认真的统计各项数据,并对海水稻进行了检验。
“支书,这边出产的海水稻,产量和海边的滩涂差不多,平均亩产在1520斤,但口感、味道和品质却有了明显的提升。”
王木齐针对基本情况进行了汇报,他已经让人把海水稻稻谷送到省农科院去做检验,主要测定营养成份和微量元素。
大概下周就能有结果。
当天晚上,王木齐让人煮了海水稻米饭,让方唯进行了品尝。
“非常不错,这种海稻米有一股特殊的清香,而且富含营养成分,对人体是有益的。这就是海水稻最大的卖点,以后可以当做保健食品销售。”
方唯有自己的思路,别说这两年,就是未来五年到十年海水稻依然属于稀缺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