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荆棘的男孩(1/2)
第183章 荆棘的男孩
“检测到√波群连续放电,频率上升至92赫兹一”
梅丹佐抬起右手,指尖如弦线般抖动,將一组实时的脑电信號从数据流中精准抽出,投放到三维层面。
雪白的脑电曲线骤然被染上一层近乎液態的墨绿线纹,每一段脉衝都闪烁出极细碎的折射,仿佛海底深处被月光击碎的鱼群。
十五秒前,l的体徵数据图显示,他出现了罕见的全脑同步群振,皮质內各区块的边界信號几乎消失,所有局部节点一度重组为单一电势源,这种现象理论上只会在极端濒死体验中出现。
可他的大脑並没有任何衰竭跡象,相反认知功能与情感功能正在以异常稳定的模式互通。
按照现代科学术语,这是一次彻底的神经重写。
塞拉芬没有说话,只是时刻紧盯正在持续“演化”的“自性之卵”。
一旦內部螺旋脉络断裂,或者出现局部坏死与异变症状,他会立刻强制中断进阶,不计后果的保下l。
“脑电图显示,l前额叶皮质和杏仁核的极端活动上升已趋於稳定。鑑於人理之海与现境存在时间流逝差,不排除他正在和人理之兽抢夺意志控制权的可能。”
几秒后,梅丹佐再次提醒,影像中l的额叶皮层与边缘系统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同步共振,活跃的血氧水平指標持续升,映射出的图层一瞬就变成了蜂巢状的对称结构。
边缘系统与前额叶协同率提升至98%,但核心神经反射依旧保持完整,没有出现任何衰减,θ波与α波依旧保持稳定。”
而就在塞拉芬屏住呼吸时,3d化的日誌窗口忽然发出一声轻鸣,数值骤然定格。
“全脑耦合指数:99.87%(临界值)]
“局部认知相位偏移:无异常。”
“情感-认知区块完全互通,形成单一神经信息体。”
梅丹佐微微抬头,柔美的睫毛在冷蓝光中轻轻一颤,视线越过单向的多玻璃,看向那个被四肢紧扣在现世之椅上的年轻人。
在它的视线里,l的面庞苍白而平静,呼吸绵长到几近不可察觉,汗水交织在颈侧,可那对始终未完全闭合的黄金瞳中,却开始流动著刺眼的光。
“解析完成。”
梅丹佐抬起手,指尖在空中微动,指令投射到墙面,全息光幕自动摺叠。
最终,一行行字母与数字凝成一段注释,缓缓投影在塞拉芬眼前。
“推测判定:道林·l·格雷疑似完成自性循环闭合,进入人格整合极相態。”
“原型炼成阵稳定性检测:通过(94.7%)”
“自性之卵状態:共振波动閾值临近理论极限,流体固態共生结构一一稳定。”
“进阶通过率:97%”
儘管脑电图、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以检测大脑不同区域在某些认知、情绪或冥想状態下的活动变化,但无法直接测量到某个超验、炼金学意义上的精神与人格整合变化。
不过从科技飞速发展的二十世纪起,学者们就开始尝试结合科学去解读途径力量,並获得了价值斐然的成果。
比如荣格心理学中的“人格整合极相態”其实就精准表达了炼金隱语中“溶解”与“凝结”的过程,象徵著从情感衝突中接纳人格阴影。
而“流体固態共生结构”这种物理学术语,既象徵柔软与坚韧的並存,也暗指生与死、混沌与秩序,恰好对应炼金学中“mercuriusduple(双重水银)”概念,即在对立中获得统一。
所以虽然在物理层面的辅助验证无法作为最终判断依据,但当腹腔內出现符合翡翠阶位特徵的稳定结构,通常也会被认为是监测目標完成进阶的標誌性证据。
与此同时,奔流浩荡的循环波动自黑室內传出。
它无声地盪开,就像深夜的月光覆过无垠海面,微光在黑暗中闪碎,层叠的涟漪缓缓推进,每一次轻微的折射都蕴含著饱满的生命脉络。
象徵著死亡本能的达纳托斯之环与象徵生之本能的原欲之液在灵与肉的合一中,彻底与人身统合,恍若天成。
於是,l平静而缓慢地睁开眼,璀璨的黄金瞳中开始隱隱旋转著纹理清晰的荆棘枝条,美的不可方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