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我要当大官 > 第149章 报纸风潮 电气时代

第149章 报纸风潮 电气时代(1/2)

目录
好书推荐: 火影粉丝骂战,给宇智波亿点震撼 我,洗脑博士,妹妹是魔法少女 她把仙界历史改写了 绝武狂兵叶君临 幕后黑手:我创造科学怪谈 大明:从景泰开始中兴 倒反天罡,我被重生天仙截胡了 大秦公主的悠闲生活 人在中土:让我拯救艾泽拉斯? 我怎么成了她们的神性人格?!

第149章 报纸风潮 电气时代

“印刷厂那边怎么样了?”

张良早就预料到隨著时间和口碑的发酵,这一期的销量应该会涨,这段时间让印刷厂印了一千五百份,比上一期多印了五百份,却没想到一早上就卖光了,各处此前联繫的代卖书铺派人来催,报童在外面排队等著领新报纸。

他连忙亲自坐镇报社,並命人抓紧时间与印刷厂协调。

“那边还在加印。”

负责协调印刷厂的编辑说道:“印刷厂此前就已经排好了版,现在印刷比较简单,到下午两点之前,还能印刷五百份。”

印刷厂使用的是金属活字,每一期排版非常费事,但在排好版以后,就是费一些油墨、纸张,以及固定清理的功夫,印刷速度还是很快的。

“好!”

张良考虑了一下:“再加印一千份。这一期,总共印两千五百份!”

“这...是不是有点冒险?”

编辑问道。

张良摆摆手:“问题不大,六斋先生的《鱼头岛风云》,等到再连载三期,就让印刷厂刊印单行本。

从下一期开始,咱们开始全府发售,这样隨著销量上去,成本下降。再加上出版的书籍,根据预算,我们报社应该不但不会亏钱,每月还能赚几十两银钱,等到年底你们都有年利。

如果你们挖掘出了好故事,好作者,都按照咱们报社的制度执行,薪资年利都不会少了你们的这时,外边有编辑敲门进来:“新一批二百份报纸送来了。”

“先放报,优先给门外等待的客人。”

张良说道。

他说完,走到窗边,轻轻撩起窗帘一一报社的窗户都已经换成了透明玻璃。

隨著放报,外边人群一阵骚动,二百份报纸很快就被排队的人抢购大半,只剩下八十多份报纸,不到中午也被陆续而来的人买走。

直到下午时分,五百份报纸送过来,才被分销到了府城各处书铺那里。

隨著东阳半月报发刊的第四期,经过两个月的发酵,东阳报已经渐渐成为了东阳“文化人”之间的一种风潮。

买报纸的通常以读书人、土绅、说书先生、商人,帐房、戏班、青楼女子等群体为主。

这年头,没有什么新鲜事,人们两耳所听,两眼所看,都被禁在了眼巴前的一亩三分地里。

东阳府匯聚南北东西的商贾,消息算是灵通的,但这灵通也限於坊间流传的只言片语。

商队带来的消息往往滯后很久,街头巷尾的传闻更是真偽难辨。

寻常百姓便是想知道临县的事,也少不得等走亲访友时候捎带口信。

而数千里外的东北接连失去四十余城,山海关外只余寧远仅存,东阳府鲜有人知,也不被大部分人所关心。

就连知府衙门前张贴的告示,若非特意去瞧,三五日后才会在酒肆茶楼的閒谈中零星听闻,这个世道,消息便如秋日的落叶,飘到谁跟前,全凭一阵风。

而东阳半月报的出现,实实在在的改变了很多人获得消息的途径,也增加了很多人的娱乐方式。

譬如茶馆当中,只消在柜檯前的报纸架上放上一报纸,便能吸引更多的茶客来一边品茗,一边看报。

“诸位,建虏侵略,急疾如火,那袁慎在寧远只守不攻,这样下去迟早要被那建虏攻克,届时京师之外只剩一道关隘!

那时不仅北直隶危如累卵,整个中原都將暴露在敌寇铁蹄之下!”

牧云桂身著绸衣,手里举著报纸,站在包间的茶桌前,和县学的同学们说道。

“我看,袁慎不行,就该换人,夏阁老出马肯定能把失地夺回来!”

云龙县县学的卢博文说道。

不少士子纷纷赞同。

刚刚在河南中原大地上,將孙鸿山张网成擒的夏吉,已经成为了不少文人士子眼目中兵法大家“咱们府尊大人去了,也比那袁慎强!”

卢博文说道。

牧云贵摇头说道:“我听闻,那建虏在关外,已经统一了蒙古诸部,如今骑兵数十万,兵锋所指,无不颤慄。

倭寇相比建虏,便是小巫见大巫了。咱们府尊的安国军虽强,但只有区区三千人,相比数十万骑兵,不能敌也!

相比而言,袁慎虽然无胆,但其能居中指挥十万人守城,不论谋略还是能力都不差,若能胆子再大一些,如夏阁老这样主动出击,说不得能將丟失的四十余城收回来。”

“非也!我认为袁將军守城之战也未尝不对。建虏大军压境,军中耗费靡多,只要坚持守城,坚壁清野,未必不能拖垮建虏··::::”

一眾东阳士子,对於远在山海关之外的战爭,爭的唇枪舌剑,唾沫横飞之间,像是在他们唇齿之间打了一场卫国战爭似的。

说著说著,竟有人爭执动起手来,顿时一阵“乒桌球乓”,茶碗茶壶砸了一地。

眾人纷纷拉架:“蒜鸟蒜鸟,都不泳衣·:··

:,,一场搏斗停了下来,只是挺袁派和挺夏派分別不欢而散,十几个人走了一小半,只剩下八九人也没了继续聊东北战爭的兴致。

“这一次第三版的诗词,是龙山县县学的赵整峙。此前从未听说此人,这次凭藉一首《鹊桥仙》声名鹊起,咱们东阳诗坛,再添一人矣!”

卢博文把话题转移到了诗词歌赋上面。

这一下,包间里刚刚还剑拔弩张的场面,一下变得平和了下来。

“东阳报社里的先生们,真的很有本事,我看他们对於诗词的点评,真知灼见,很有见地!

比起府学里的夫子,也不湟多让!”

邵敏见自己的投稿的词没有上报,心里有些酸酸的,但相比这上面几首诗词,却又不得不嘆服。

接下来,阳春白雪的诗词赏读之中,士子们一首首品头论足,並交流著自己最近的心得。

没有谁不想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诗词,实在是报纸“造星”能力太强,相比文会更容易出名。

而只要出了名,不论是院试考取举人,还是在士林之间,都会享受到更多的隱形待遇。

出名趁早,无人不急。

与此同时,茶馆三楼的包间里,头戴方帽的士绅王,正透过窗户,看著窗外大运河上千帆竞渡,一艘巨大的楼船上,水手们正在收拾著桅杆,准备渡过水门桥,拱形的水门桥上眾多百姓正在看著楼船上忙碌的水手瞧热闹。

“亩產一千六百斤,真是敢写!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正张著报纸看的孙家主忍不住笑道。

王闻言,收回目光:“此言差矣。我前段时间刚从伍仁县回来,这土豆確实亩產一千六百斤,此是我亲眼所见!

这些土豆、地瓜是安大人亲自推出去的。

如今,在伍仁县那边的百姓口中,咱们这位府尊大人已经和圣人没什么区別了。”

“当真!?”

孙家主听完,犹自难以置信。

但心里已经开始琢磨著,回去打听一下文中所说的“宝利肥料厂”,去购买土豆种和“丹肥”

了。

孙家有田三万多亩,除了一部分桑树、和药材以外,大部分都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如果这些田耕种同样可以作为主粮的土豆,肯定能赚更多!

和他想法相仿还有很多,这一篇以“记者”视角所写的文章,除了宣传土豆等良种以外,也是为“宝利肥料厂”打的一个软文gg。

“青云建设局的大楼也竣工了,刚刚我从那边过来,比这报纸上画的还要气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女子监狱长?无良作者別搞我! 被迫抄书偷学,我捲成修仙界团宠 我一个兽医啊!你解锁大医系统! 1秒1技能点,你说我凡阶天赋修炼慢? 大明:偷看日记后,老朱坐不住了 毕业后不做牛马,去当赏金猎人 坏了,被李相赫做局了! 超武斗东京 街头直播:随机抓路人答题送手机 超神抽奖师,全民都是我的打工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