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皇明 > 第403章 夷使折冲,海权之争

第403章 夷使折冲,海权之争(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从魔禁开始跑团诸天无限 我真无意把她们养成BOSS啊! 三国:满级魅魔,你去酒肆演讲? 三国:我,蔡瑁,大汉忠良 离谱!觉醒雄芯后,吊打漫威宇宙 拾叶小洛的第1本书 我,代驾主播,大姐上车就下播! 我的老婆是天后 穿越者不死于遗忘 一百年前我死了

第403章 夷使折冲,海权之争

天启二年。

正月初九。

北京城。

元宵的欢腾仍未散去。

东直门内的街巷里,灯笼依旧高悬,小贩的吆喝声、孩童的笑声与偶尔响起的爆竹声交织在一起,连空气里都飘着炒栗子与元宵的甜香。

可这份热闹,却半点没渗进西夷使者所居的会同馆。

驿馆内的庭院静得能听见风吹过廊下灯笼的轻响,正厅的门窗紧闭,连值守的驿卒都敛声屏气,显得分外郑重。

正厅内,司礼监太监王德化端坐在靠窗的椅子上,一身太监蟒袍衬得他面色沉静。

他手中捧着一杯刚沏好的雨前龙井,茶盏的热气氤氲着,却没碰一口。

此次随礼部主客司郎中杨弘备来商谈通商,他的任务不是“谈判”,而是“监察”。

陛下临行前的叮嘱还在耳边回响:

“杨弘备老成,但礼部官员素来多顾虑,你去盯着,看他们有没有瞒报、有没有怯场,西夷说的每一句话,都要原原本本地记下来,不许有半分偏差。”

王德化心里门儿清。

上回李明探得西夷要割地、通婚的消息后,陛下虽震怒,却也留了个心眼。

毕竟西夷亲眼见过元日大阅的军威,明知大明国力强盛,还敢提那般狂妄的要求,实在不合常理。

皇爷疑心其中有诈,要么是李明探听得不够细致,要么是西夷故意放话试探,所以才派他这个“御前近臣”来,再探虚实。

“杨郎中,时辰差不多了,该请葡萄牙的艾儒略先生进来了。”

王德化放下茶盏,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他目光扫过厅内。

案上摆着纸笔、算盘,还有一份标注着“通商口岸、关税额度”的清单,都是杨弘备提前准备好的。

杨弘备连忙点头,对着门外吩咐:

“请葡萄牙使臣艾儒略使臣。”

不多时,身着丝绸汉服的艾儒略便走了进来,他的碧眼金发在室内的光线下格外显眼。

“见过杨郎中,见过王公公。”

艾儒略躬身行礼,汉话比上次流利了些。

“使臣不必多礼,请坐。”

杨弘备抬手示意,待艾儒略坐下,才开门见。

“今日请使臣来,是想与贵国商议通商的具体事宜。

我方已拟定了初步方案,先生可看看,有什么需要商议的。”

说着,便将清单推了过去。

艾儒略拿起清单,目光快速扫过“通商口岸仅限天津”“关税按货值抽十税二”“葡船岁入增至五艘”几条,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他放下清单,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郎中,天津口岸固然便利,可我葡国商船多从澳门出发,若只许在天津停靠,航程太远,成本太高。

不知能否……开放广州口岸?

另外,澳门之事,贵国能否正式承认我方的居住权?”

杨弘备心中早有准备,脸上却不动声色:

“使臣,天津是陛下钦定的唯一通商口岸,此事没有商议的余地。

至于澳门,当初是暂借贵国停泊船只,并非割让,居住权之事无从谈起。”

王德化坐在一旁,身侧的文笔太监则记录两人的一言一行。

艾儒略没提“殖民合法化”,只说“居住权”,比上次李明探得的诉求收敛了些,看来西夷确实在试探。

他没插话,只静静听着,连艾儒略语气里的犹豫都没放过。

接下来。

双方进行了坦率的交流,充分交换了意见。

之后几日。

王德化跟着杨弘备,又分别见了西班牙使者贝纳维德斯与荷兰使者迪亚兹。

贝纳维德斯没再提“通婚”,只反复强调“马尼拉与漳州、泉州的航线更近,若开放这两处口岸,白银与货物的周转会更快”。

还隐晦地表示“西班牙可提供美洲的玉米,作为通商的‘礼物’”。

迪亚兹则更直接,虽没敢提“割让澎湖”,却坚持“厦门、金门的地理位置更适合作为贸易中转站”。

并且希望在澎湖如葡萄牙一般,拥有居住权。

还说“荷兰的造船技术领先,若能合作,可帮大明改良战船”。

每一次谈判,王德化都一字不落地记着。

西夷的诉求确实比上次“温和”了些,那些触及底线的“割地、通婚”没再提起,转而聚焦在通商口岸、关税、船数上,还隐隐透出“用技术、作物换便利”的意思。

可越是这样,王德化越不敢掉以轻心。

西夷这般“让步”,到底是真的服软,还是想先稳住大明,再图后续?

待几轮谈判结束,杨弘备看着记录,面露难色:

“王公公,西夷虽没再提过分要求,可开放其他口岸、降低关税的诉求,依旧超出了陛下的底线,咱们也不敢擅自答应啊。”

王德化点点头,将自己记录的册子拿出来,与杨弘备的核对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才说道:

“此事确实不是你我能定的。我这就将谈判的详情整理好,入宫面圣,请陛下决断。”

他心里清楚,这些看似“温和”的诉求背后,依旧藏着西夷的贪婪。

开放广州、漳州,便是想靠近江南的丝绸、瓷器产地,降低成本。

改良战船,怕是想摸清大明水师的底细。

这些,都得让陛下亲自判断。

当日午后,王德化便带着两份记录册,快马加鞭赶回皇宫。

此刻的大明皇帝朱由校,正在批阅着奏疏。

“陛下,王德化回来了!”

殿外传来魏朝的轻声禀报。

朱由校放下朱笔,指尖在奏折上轻轻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让他进来。”

不多时,王德化便快步走进暖阁。

他进门后,连忙跪倒在地。

行礼之后,这太监便双手高举着两份泛黄的记录册,声音带着几分急促:

“启禀皇爷,臣已将与西夷谈判的详情记录在册,请陛下过目!”

“起来吧,不必多礼。”

朱由校示意魏朝接过册子,目光落在王德化微汗的额头上。

“看你这般模样,路上没少赶吧?先喝口茶,慢慢说。”

王德化起身,一脸恭谨的接过魏朝递来的茶盏,抿了一口热茶,才定了定神:

“奴婢不敢耽搁,谈判一结束,便即刻赶回宫。

西夷此次的诉求,比上次李主事探得的,收敛了不少。”

朱由校已经翻开了记录册,开始看里面的内容了。

葡萄牙的“澳门居住权”、西班牙的“玉米种子”、荷兰的“厦门贸易中转站”,还有三方共同提出的“降低关税”。

一条条诉求清晰地列在纸上,没有了上次“割地”“通婚”的狂妄,多了几分“做生意”的务实。

“这才是做生意的样子。”

朱由校嘴角微微一扬,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李明上次送来的记录,怕是专挑了西夷最过分的话说,那些愿意让步、愿意交换的内容,都被他刻意略去了。”

王德化闻言,心中一凛。

皇爷看来已看穿了李明的“小心思”。

他连忙补充:“臣与杨郎中谈判时,西夷确实提过‘用科技换通商’,比如西班牙愿提供天文仪器,荷兰想展示造船图纸,这些李主事的记录里,半个字都没提。”

朱由校冷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嘲讽:

“这些文官,倒是会‘选择性记录’。

李明所书的,确实是西夷说过的话,甚至是他们心底的念头,算不上欺君。

可他偏偏把西夷‘示好’的部分藏起来,只露‘嚣张’的一面,无非是想让朕觉得西夷不可理喻,从而打消通商的念头。”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

“若是遇到个昏聩的君主,怕是真要被他们蒙在鼓里,错过了通商的机会,还得感激他们‘忠心护主’。”

王德化垂首而立,不敢接话。

文官集团对“与夷通商”的抵触,他心知肚明。

李明此举,既是出于自身的守旧观念,也是想迎合朝中大多数官员的想法。

可陛下却能透过字里行间的偏差,看清背后的算计,这份洞察力,实在令人敬畏。

“不过,就算西夷收敛了诉求,这些要求,朕也不会答应。”

朱由校重新拿起记录册,翻到“澳门居住权”那一页。

“澳门是大明的土地,暂借他们停泊船只已是恩典,‘居住权’看似温和,实则是想一步步将澳门变成他们的‘殖民地’,绝不能松口。”

他又翻到荷兰的诉求:

“荷兰想要厦门作为‘贸易中转站’?

还想要在澎湖获得居住权?

厦门是福建的门户,澎湖更是掌控通往倭国的海道,一旦让他们在此立足,日后必然会觊觎周边海域,这个口子绝不能开。”

至于西班牙的“玉米种子”,朱由校倒是多留了个心眼。

这种作物耐旱高产,若能在北方推广,确实能缓解粮食压力。

但他也清楚,西班牙绝不会平白无故送出“好处”,背后定然藏着条件:

“他们愿意给种子,怕是想以此为筹码,让朕开放漳州、泉州口岸。

哼,想用几袋种子换大明的沿海要地,未免太天真了。”

其实,葡萄牙,西班牙、还有荷兰的大致情况,朱由校差不多已经调查出来了。

当然,许多是前世模糊的记忆。

首先是葡萄牙。

作为最早踏足东亚的欧洲国家,葡萄牙自嘉靖年间占据澳门后,便将这里打造成了对华贸易的核心枢纽。

到了现在,他们的商船几乎垄断了大明生丝、瓷器与日本白银的交易。

他们从广州收购生丝,运到澳门分拣,再转运至长崎,用瓷器与丝绸换取日本的白银。

随后又带着白银南下,采购东南亚的香料,最后满载而归,将香料转售欧洲,赚取翻倍的利润。

朱由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们想要的,不过是稳定的通商渠道,只要守住澳门的‘暂借’性质,不让其成为真正的殖民地,便翻不起大浪。”

至于西班牙,此番前来通商,也是为了做生意。

西班牙以菲律宾为基地,靠着“大帆船贸易”赚得盆满钵满:

每年初夏,满载大明生丝、瓷器的商船抵达马尼拉,货物被装上西班牙大帆船,横渡太平洋,运往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

在那里,丝绸与瓷器被转售给欧洲商人,换来美洲的白银,再由大帆船带回马尼拉,用于下一轮采购。

“西班牙与葡萄牙一样,所求的不过是白银与利润,只要关税与口岸控制得当,便能将其纳入大明的贸易体系。”

朱由校心中已有定论,这两国虽贪婪,却还守着“做生意”的底线。

而荷兰,才是真正的隐患。

不同于葡萄牙、西班牙的“贸易获利”,荷兰人更擅长做“无本买卖”。

据朱由校所知,荷兰东印度公司不仅派遣武装商船,勾结沿海海盗,走私大明生丝。

还在南海劫掠西班牙、葡萄牙的商船,抢夺货物后,再以低价转售,填补自身货源的不足。

“他们想要澎湖的居住权,可不是为了通商?而是想卡住东亚贸易的咽喉!”

朱由校的声音带着几分冷冽。

“一旦让荷兰在澎湖或台湾站稳脚跟,他们便能以之为据点,肆意劫掠大明商船,甚至封锁沿海航线,到时候,损失的可就不止是关税了!”

将事情都想明白之后,朱由校转头看向王德化,说道:“你即刻去告诉杨弘备,通商谈判的底线,绝不能再退!”

他伸出手指,一一列明:

“第一,通商口岸,只许天津一处,广州、漳州、厦门这些沿海要地,绝不再增。

第二,关税按‘十税二’征收,一分都不能降!

西夷想赚大明的钱,就得拿出足够的诚意,这点税收,不过是他们利润的九牛一毛。

第三,西夷若愿提供玉米,或是天文、造船技术,朕可以答应,但只能在天津划定专门的‘交流区’。”

说到最后,他加重语气,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至于葡萄牙求澳门居住权、西班牙想开放漳州、荷兰觊觎澎湖,这些要求,一概驳回,没有任何商议的余地!”

王德化连忙躬身应道:“奴婢遵旨,定将陛下的旨意原原本本地传达给杨郎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诸天入侵一人之下世界 高武纪元:开局悟性增幅十万倍 龙头至尊 重生归来,冷眼扫渣 疯癫1960:街溜子带偏四合院 同时穿越:白嫖的正確打开方式 我只想熬死你们,別逼我打死你们 英灵召唤:开局一个碗都没人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