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没有人比孙权更懂射虎,没有人比孙(1/2)
第292章 没有人比孙权更懂射虎,没有人比孙权更懂占卜
江陵。
虽是战时,但谁都晓得,此次汉吴之战,又或者说第二次夷陵之战必是旷日持久,紧绷著一根弦日日提心弔胆毫无意义,且於军心士气而言有害无益。
便是在夷陵城下围城的汉军,前几日都在进行种种如樗蒲、投壶、蹴鞠、互市之类的活动,更不要说远离夷陵前线的江陵。
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该乐乐。
孙权早就听闻油江口,也即赤壁之战后刘备统治荆南四郡的临时治所『公安』有虎。
昨日莫名烦闷非常,却又因道路封锁无法探知夷陵消息,便命车下虎士安排射虎车,去油江口寻虎,以排解这种消极情绪。
没有人比孙权更懂打虎。
利用发情雌虎的粪便与尿液,那头盘踞在油江口西北密林深处数年有余,食人无数的雄虎,不消半个时辰便迎著东南风寻到了孙权。
见著那披著虎皮、散发浓郁雌虎气味的射虎车,雄虎勃然大怒,凶性大发,前来犯车。
孙权高立车中,却不射虎,而以长矛击虎为乐。
待那头雄虎被孙权玩弄得遍体鳞伤,孙权尽兴忘忧后,才终於命车下虎士弓弩齐发,射得虎毙车下。
正如刘禪关中获鹿,孙权往油江口射虎,自然也是一种有著强烈政治隱喻的行为。
既然得虎,那么便不能不与江陵一眾文武將校宴饮尽欢。
宴席之间,孙权的解烦督陈脩按诸文武將校的资歷、功绩及与孙权的亲近程度,先后赐下虎皮、虎骨、虎鞭、虎肉诸物。
席间之人,儒有上大將军陆逊,有孙权登基时替孙权写告天祭文的行领军胡综,有侍中是仪,有中书典校郎吕壹。
武有徐盛、丁奉、留赞、贺达、宋谦诸將。
再下面,诸葛谨之子诸葛恪,步騭之子步阐,陆逊之子陆延,周瑜之子周胤列於尾席。
其间,以周胤最长,娶孙策之女为妻,为兴业都尉,领兵千人驻守油江口,列席靠前。
美酒佳肉,钟鸣鼎食。
毕竟大吴天子在此,节衣缩食是不存在的,天命本就饱受质疑,要是连最基本的体面都没有了,所谓的天子威仪便也彻底没了。
刘禪没有这种烦恼。
酒过数巡,眾臣尽欢。
呃…至少表面上是这么回事。
但孙权当了这么多年君主,又如何看不出席间文武將校强顏欢笑下的深深隱忧?
吃喝玩乐,终究还是属於那些无知短视的愚兵黔首。
巫县、秭归一月尽失。
宗室镇將孙韶,外姓重臣潘璋、潘濬,尽皆死国,周魴、孙奐杳无音信,不知生死。
车骑將军右都督朱然,眼下又困於夷陵。
至於左右將军诸葛谨、步騭,去年便已败军被俘,据说如今已齐至长安,成为了诸葛亮的座上客。
势颓至此,任谁都要患得患失,担忧孙权的大吴、以及自己与自己家族的前途的。
“若得太史令吴范在此,西线事何至於此?”见眾臣无言许久,孙权忽然嘆了一声,打破了这场宴席略显诡异的气氛。
陆逊、是仪、胡综等同气连枝的儒臣面面相覷。
徐盛、丁奉、留赞诸將,却又是另一种想法。
荆楚好巫鬼,江南尚术数。
巫鬼是流行於下层的低级法术。
而所谓术数,便是在高层间很是流行的望气、观星之类的高级道家术法了。
吴军每逢战事,孙权必请精通术数之士预先占卜吉凶,而其中术数最为精妙者,便是这位大吴天子口中的太史令吴范。
吴范已死。
诸將听得出来,这位居於主座略有愁眉的大吴天子,是真的在嘆恨军中没有像吴范这样精於望气观星、占卜吉凶之士相隨。
不止孙权,徐盛、丁奉、留赞诸將对吴范都很是推崇。
当年,他被荐举为有道之士,前往洛阳,但因汉末世乱不能成行,恰逢孙权崛起东南,便投身效力,每当有灾祸或祥瑞,他虽未亲见,却能依据术数推断,並向孙权陈述情况,大多应验,因此名声显赫。
孙权討伐黄祖。
吴范劝阻:『今年出兵不利,不如明年。明年是戊子年,荆州刘表將身死国亡。』
孙权不悦,仍出兵征討黄祖,果然不能攻克。
而到了第二年,大军西征,刚行进到寻阳,吴范观星望气,亲至孙权船上祝贺,催军急进。
军队一到江夏,便击败黄祖,黄祖趁夜逃走。
孙权担心擒之不能,便当眾问吴范,吴范曰:『未远,必生禽祖。』
至五更天,果然擒获黄祖。
而刘表竟然去世,荆州分割。
至壬辰年,吴范又稟告:『岁在甲午,备当得蜀。』
吕岱从蜀还,言刘备部眾离落,死亡且半,取蜀必不能克。
孙权质疑吴范,吴范答:『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人事何能及天道?』
最后刘备果然得蜀。
孙权、吕蒙策划偷袭荆州,与亲近大臣商议,眾议不能,孙权遂当眾问吴范,吴范曰能。
后关羽兵败,退守麦城,遣使向吴人请降,孙权问吴范:『关羽当降否?』
吴范於是望气观星,曰:『羽有走气,言降诈耳。』
孙权遂派潘璋小路拦截,侦察的斥候回报,言关羽已去。
吴范再望气曰:『虽去不免。』
孙权问其期。
吴范曰:『明日日中。』
孙权立刻设置测日影的木表,並放下漏壶计时。
日中不至,权问其故。
吴范曰:『时尚未正中也。』
顷之,有风动帷,吴范拊手而赞曰:『羽至矣。』
须臾,外称万岁,传言得羽。
后孙权成为大魏吴王,吴范说:
『据风气而观,魏人表面交好,其实有谋,宜为之备。』
刘备於西陵部署重兵,吴范说:
『后將和亲。』
最终,吴范所言全中。
凡此种种,赫然使得这位道法术数大师,成为了大吴三军將士眼中的风向標。
言出法隨了属於是。
可惜这位太史令前年死了。
在他生前,闞泽、殷礼等江东名儒善士,曾再三屈尊向他求学,吴范保密不言。
孙权亦曾多次向他諮询请教,欲学此等神秘术法,吴范仍旧保密,不肯把道法的核心要领告诉孙权,孙权因此生怨。
先时,这位大师说江南有王气,孙权当封王。
孙权说若真如此,要给他封候,等最后真的成了大魏吴王,吴范当眾问孙权记不记得此事,孙权打了个哈哈,当眾赐他列侯綬带。
而这位道法大师死前还不安生,要最后展示一把自己道法的神奇,告诉孙权:
『至尊某日將丧军师。』
孙权大为疑惑问:『孤无军师,焉得丧之?』
大师答曰:『至尊凡出军临敌,皆须臣言而后行,是以臣乃陛下之军师也。』
至所言之日,果卒。
孙权追思,命荆、扬、交三州向他举荐通晓术数如吴范者。
若证明確实道法高深,则封举荐之人为千户侯。
最终无有所得。
而孙权眼下嘆恨:『若得太史令吴范在此,西线事何至於此?』,实在有种曹操赤壁大败嘆郭嘉,『倘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之感了。
只是郭嘉多少还为曹操出过谋划过策,道法大师吴范,却全凭藉自己言出法隨的道法术数,由是也能窥见江南之人对祥瑞、讖纬、巫蛊、术数之法的推崇。
便是吴县世族顾、陆、张三家的家学传承,都有《周易》,族人深諳天文术数,阴阳卜筮。
曾经的黄巾太平道,如今的张鲁五斗米道,先后成为了江表之地最热门的学术之一。
江表许多豪强子弟在取字时,已开始摒弃能代表儒家之德的『孝悌忠信,礼义仁勇』,而是取了个现下看来有些不伦不类,却蕴含天师道道韵的“之”字。
回到眼下,大吴天子何以要突然在分虎之席上,突然提到得道高人吴范,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果不其然,在眾臣一阵诡异的默然不知何言后,坐姿有些恣肆无態的大吴天子,突然看向那位坐於末席之上,自吴范死后,江表之地最有影响力的观星大师。
这位道法大师每当有水旱灾害或寇匪作乱,他都能提前预测日期,无不应验。
孙辅觉得奇异,任命他为军师。
军中將士无不敬奉,唤为神明。
“太史丞精通太乙,能望天星之变推演天下之事,穷天象之要妙,术算不下吴范。
“不妨替朕算一算,眼下汉吴战事再起,气运於吴何如?”
太乙之术,乃是如今最高层次的预测学之一,与奇门遁甲、六壬神课合称『三式』。
主要功能是占测天象、国运,也能断灾,如水旱、兵灾、瘟疫,还能占测歷史大势变迁。
因能测定王朝气运与天道规律,被视为帝王之学。
先前孙权將称帝,便是这位精通太乙道术的刘惇为孙权观星望气。
在眾人瞩目下,刘惇站起身来,动作有些迟缓,先是向御座上的孙权深深一揖,而后微仰起头。
其人身在屋室之中,眼下更是白日青天,自是无法观星的,他却眉头微蹙,手指在袖中掐算,脸上浮现困惑与敬畏混杂之色,沉默许久。
孙权並不催促,只紧握酒杯,目光灼灼盯在刘惇脸上。
席间,徐盛、丁奉、留赞诸將,在大吴接连失利的压抑下,也不由得全部屏息凝神,等待这位精通太乙之术的太史丞推演论断。
陆逊垂眸,目不转睛盯著案上孙权所赐虎骨,无喜无忧,而步阐、诸葛恪这两个降將之子,则是一脸悲愤中带著几分忐忑。
终於,刘惇似乎完成了推演,收回望向屋顶的目光,再次面向孙权深作一揖:
“陛下,臣…近来夜观星象,確有所见。”
他顿了顿,似在斟词酌句,又似在回忆近日星象之变。
“紫微垣帝星稳坐中宫。
“其光虽为薄云所掩,然根基未动。
“只是…帝星侧畔,客星犯境,光芒虽不甚炽,却隱隱有侵扰主位之势。
“尤在南方井、鬼二宿分野,有星孛突现,其色赤红,自西扫东,乃兵戈大起,强宾压主之象。”
强宾压主?
孙权若有所思。
强宾自然便是刘禪。
但不论如何,主星仍在其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